胡斯蒂说,中超不好踢,不是因为水平太高而是因为版图太大。从长春到广州或贵阳,几乎都要飞四五个小时,完全安顿下来,几乎都要小半天。
但是,胡斯蒂的队友们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因为在北方,所以,形成了独特的候鸟足球文化———长春球迷只能在联赛期间才能看到自己的球队,一进入冬季,这支球队或海南,或云南,进行两个多月的冬训。
足球打开另一扇门
有人说,长春是最有人情味的城市,足球上,在过去的18年里,无论亚泰问鼎中超,还是苦苦保级,长春球迷都不离不弃。
与大连、沈阳、哈尔滨的高调相比,同在东北的长春好似隐身于江湖,如果不精于中国历史,人们对这座年轻的城市的认识也是粗线条的。不过,因为足球的存在,长春敞开了一扇门。
多年前,一位首次来长春采访的同行曾有一番感慨:有些城市,因为在相见之前的道听途说,会寄予很多期待。可到了之后,反而容易失望。而当他以一份空白的心情来到长春时,突然多了很多意外惊喜。
比如,每一个在长春坐出租车的外地朋友都会听到一种近似外语的词汇———大回小回。其实,这并不是方言,而是一种源自考驾照时左转弯和右转弯术语。而这座城市的街道名称让会让初到这里的外地球迷感受到一种革命的气息,仿佛停留在某个历史层面。像同志街、自由大路、工农大路、红旗街、建设大街、新民大街、前进大街、解放大路、延安大路。亚泰以前的主场“南岭”就在自由大路上。
在出租车上,你会听到这样的段子:长春在吉林大学里。新吉大是由原来的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邮电学院、长春科技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而成,多达6个校区。此说法虽然夸张,但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长春高校林立,城市的文化含量居于全国前列。
长春的大学很多,每年都会有全国各地的学子来到这里求学,如果是山东、江苏、上海等有中超球队的省份,他们也会在这些球队来长春比赛时找到归属感,“扮演”客队的球迷。而来长的球队不是自己母队时,他们又成为亚泰的拥趸。在归属感上,这部分在长求学的学生球迷在毕业时,一茬又一茬地从长春带走了他们对亚泰的记忆,进而是这座城市的足球文化。
从球迷的成长角度看,因为亚泰的存在,这座城市的球迷也有了代差。那些曾经看过1997年4月12日亚泰在“南岭”首演的球迷,一定会自豪地对年轻球迷说,想当年———虽然只是一场乙级联赛,但却有三万余名球迷涌进球场。如果以球票为证,他们可能就是亚泰的第一代球迷。
“百年梦”中的一道坎
亚泰的历史不太久,但是,2007年,他们刚上中超的第2年就拿下了中超冠军,2009年,他们获得亚军,和北京只差1分。
有着这样的高光时刻,足球成了汽车、电影、文化、森林之外,长春的又一张城市名片。就连亚泰集团老板出国恰谈生意时,“长春亚泰”也是双方交流的一个话题。毕竟,在国外,以企业命名球队,可见老板之实力。
事实上,亚泰的成功在于“96一代”,那是一波自小生在沈阳,却在长春成长的球员,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杜震宇、曹添堡以及张笑飞。虽然有些人离开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长达十多年的鼎盛时期既是亚泰建队以来最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俱乐部青训系统成才最少的时期。因为这批队员之后,每个年龄段的球员只有刘成、米田贺、刘卫东、刘晓东迈进了一线队,其他球员大部分不干足球了。
近两个赛季,亚泰沦落保级阵营,在俱乐部高层看来,这样的窘境是打造百年俱乐部梦想中的一道坎,迈过去,可能就是一片广阔的天空。毕竟,任何一段历史,都会诞生它所需要的风云人物。亚泰18年,又何尝不是呢?
亚泰18年风雨,从一切能接触到的媒介———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以及实地探营,球迷“结识”了这个团体中的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这些朝圣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长春,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球技和智慧,帮助亚泰打造中国足球顶级球队的梦想,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向世界传递着长春的城市性格……
特约记者 二强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