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 再难,也要坚持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毅腾,北理工
  • 发布时间:2014-09-25 12:47

  “干啥呢,哪儿?”一位出租车司机盯着涌出的人群,眼睛里充满疑问。

  2013年11月2日,哈尔滨会展中心,毅腾5比2击败北理工———那是当年中甲的最后一轮,毅腾获得了中甲第二,也拿到了次年中超的资格。

  现场很热闹,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是,当那股劲过去,当体育场的最后一盏灯关闭,一切回归正常。

  走出球场,这座有着“冰城”美誉的城市,与足球无关。街头巷尾,看不到丝毫与毅腾有关的符号,整座城市都回复到孤寂的寒冷之中。甚至那位出租车司机都搞不清刚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毅腾冲超了,又或者,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冲超”。

  冰与火,足球,在这座中超最北的城市畸形地存在。

  毅腾之前,哈尔滨是足球荒漠。别说什么1898年,就有俄罗斯老毛子到这里踢球,那是一群修铁路的;别说1928年,哈尔滨各学校擅长球术的教师就组建了黑龙江地区的第一支足球队(滨华),这只存在纸面上;别说1996年,兰格药业接管哈尔滨队,后来升到甲B,这里第一次有了职业足球,人们记忆更深的是球队的举步维艰;当然,也不用说想在这里扎根的协力,想在这里“骗钱”的国力,他们只是过客……

  哈尔滨有自己的骄傲,那就是冰雪项目,中国体育现行体制内,金牌的份量远远超过了职业足球的影响力,政府不关注、球迷基础差,职业足球在哈尔滨,很难。

  毅腾来了,确切的说,是崔毅来了,这种情况有了改观。

  1994年,崔毅注资大连铁路,开始掌控这支球队,但在1999年,由于“69”事件,他一怒离开,将球队甩卖,当时的小球员,很多如今都已成为中国足坛大腕儿。后来,崔毅去了哈尔滨,在那里,他重新注册了球队,还是叫毅腾。中乙亚军、中甲亚军,现在,上了中超。

  中超满足了哈尔滨球迷对于顶级联赛的“饥渴感”,场均高达两万五千人的上座率,让哈尔滨成为了除广州、北京之外,又一个中超的金牌主场。同时,哈尔滨球迷以其北方人特有的豪迈性格,为毅腾的主场营造了极其强大的气场,每个主场比赛,“战斗!哈尔滨!”都是毅腾最有力的战歌。

  尽管不断被击败,但毅腾不怕,“宁战死”的精神图腾更加让人震撼。在所有人都瞧不起他们的时候,这支东北球队却挺直了腰板,屡屡让中超感动。

  毅腾让哈尔滨足球在整个中超的范围内找到了存在感,同时也让足球成为了哈尔滨一个鲜明的符号。

  如今,在哈尔滨的街头,毅腾的车贴到处可见,毅腾的球衣也不再是稀有品,甚至毅腾主题的餐厅,都开了六七家。每逢毅腾的主场比赛日,会展中心周围的商家会挤满了穿着蓝色队服的球迷,开车观赛的球迷会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停车位而发愁,出租车司机会在散场前提前到体育场附近“趴活”,他们知道,当天有毅腾的比赛,甚至知道对手是谁。

  在赛季之初的名单上,面对着的毅腾的名单,很多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原因很简单:陌生。

  可以说,最初的毅腾,没一个大牌,不过,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城市英雄,他就是阎相闯。

  “再难,也要坚持”———这是写在阎相闯胸前的一句话,如今,已成了哈尔滨的一句流行语。

  坚持,未来,除了冰雪、红肠,哈尔滨的骄傲还有足球,也许。

  记者 刘翔宇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