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的4174张课程表

  • 来源:家教世界
  • 关键字:开学典礼,课程表
  • 发布时间:2014-09-29 09:53

  赵天啸和饶硕平是北京十一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但他们的课程表却截然不同,甚至每第一节课的科目和教室都不同。在北京十一学校,全校有4174名学生,就有4174张不同的课程表。学生们采取“走班上课”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课程安排一天的“行程”。校方表示:给学生安排课程和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有选择,每个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

  除了那些传统课程,学校还有许多“非典型性课程”。

  初二年级的张同学酷爱写作,在网上写了一部20多万字的小说,点击率颇高。为此,学校“枣林村书院”的魏勇老师为她“量身定制”了一个人的写作课。她每周一下午的写作课,就是和老师一起讨论小说的细节以及写作手法。

  还有的学生选择在学校影院里看电影,或者听“名家大师进校园”的讲座,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再比如,如果学生自己组织一个社团,并且能够持续一个年度,可以获得4个学分;如果学生在一个年度中积极参与一个社团的活动,可以获得2个学分。

  算下来,这所学校除了17门课是必修课,其他全部为选修课。

  徐子晗,学习成绩飘忽不定,但他身上依然有亮点———他的诸多头衔中包括“星月共辉”文学社创始人、校文学院院士、学生管理学院行政班助理、模拟联合国骨干成员、松林书院特别管理员以及“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常任主持人。

  他这样描述自己:“爱品读经典,爱享受生活,不爱枷锁的束缚;成不了学霸,也不期待大神,只是特立独行与非主流的代表;我和你一样,都是世界的奇葩。”像这样的“奇葩”,十一学校还有很多。

  比如,学生王珑正很不喜欢数理化,只对画画感兴趣。父母不理解他,但学校接纳了他,让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2012年,王珑正被全世界最顶尖的艺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录取。

  在十一学校,没有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每个人都只是他自己。

  在2013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学校设置了一面“梦想墙”,每位学生都将自己的梦想贴在上面。有的学生想成为IT精英,有的想当作家,有的想当明星,有的想做新闻工作者,有的只想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些梦想各不相同,却并非遥不可及。

  校长李希贵说:“我们的路径很清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只有解放了学生,让他们拥有相信自己的信念,他们才能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