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教学误区,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来源:家教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误区,教学,教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29 12:29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的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的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新形势下,就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功能,我们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做了大量的探索。在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以期共同研究,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真正呈良性发展态势,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对教学目标的误读: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学目标是什么?是方向,是好的教学预期,是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实现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好的教学目标,教学才有动力,才知道课堂上一步步该做什么。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理念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位居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之首,这是由其学科特点决定的。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过去过分注重知识教学的课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已大大减少,但在实现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矫枉过正,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弱化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如一节“世界文化之旅”课,教师以一位初中生参加“文化旅游”活动为教学载体,教学设计可谓独具匠心。课前,教师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准备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常见的粽子、年糕、对联等物品。课堂上,不同国家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着实让学生过了一把“文化瘾”。可待到上课终了铃声响起时,教师还在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演示介绍各国文化风情。这堂课尽管让学生领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却没有达到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真正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辩证看待三维目标,整体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整体,是一节课中需要同时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教学目标。但落实到具体每节课,则应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如有些课侧重于情感目标的落实,有些课则侧重于能力的提高或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我们更应重视和落实情感目标。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当然,我们在强调情感目标的重要性时,不能因此忽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否则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往往会渗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同样,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在探求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得以改变和提升的。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促进学生在教学中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二、对课堂学生活动认识的误区: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学生活动无疑是课堂上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们一改过去自己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课堂活动固然优点多多,但设计不当,同样会产生各种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脱离教学目标,过分注重热闹与新奇,为活动而活动。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把课堂变成了“联欢会”,教师变成了“报幕员”,经常会出现热热闹闹的场面,但需要学生思考的东西不多,学生思维参与也不深。在一节汇报课上,一位青年教师上的是九年级的“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内容。在讲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这位教师根据教材上的材料,设计了“演一演”的教学活动。由教师与学生即兴表演“大街上警察与孙志刚迎面相遇”与“收容所里发生的故事”两则小品。课堂上教师扮演的警察和管理人员犹如凶神恶煞,学生捧腹大笑。两则小品花了近15分钟时间。教师与学生的“表现”都很投入,台下学生也为师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所感染,气氛很热闹。暂且不说这样的活动对于教学主题关联不大,也不说时间安排上的拖沓,单是教师“塑造”的角色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是片面强调“活动”,忽视传授“知识”。《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于是就出现了片面强调“实践”、弱化“知识”的倾向。有的教师一味地强调实践性,无计划、无目的地让学生调查、参观、访谈和进行社会服务,几乎每节课都让学生开展很多活动,如讨论、辩论、演讲、表演、制作等,却很少或者根本不讲“知识”。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在热闹、活跃的气氛中度过,却并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明白什么道理。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活动无疑是课堂上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但活动设计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还必须研究和把握学情,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感悟人生、健全人格。同时,活动还必须适度,切忌过多过滥,为形式而形式,应克服活动设计中的形而上学做法。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考虑活动展开的有序性。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对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引导和调控,以确保活动设计真正起到实效。“动”仅仅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身临而入境”“体验而晓理”“感受而动情”的境界,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景中,创设情境的课堂才能有趣味、有滋味;有深度、有广度;才会实现价值的引领、个性的张扬和心灵的对话。
教师在课堂学生活动的问题上还要处理好“热度”与“深度”的关系。课堂的“热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上还要有“深度”。“热度”概指课堂教学的氛围。“深度”概指学生有效思维的程度,它包括学生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表达等。“深”“热”有度,方为上乘。我们在注重让学生“身动”的同时,更应注重让学生“心动”和“神动”,使学生的“思维”和“思想”都能“随心而动”,我们的课堂才真正“高效”。
三、对探究学习的认识误区:不断发问的课堂就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高效课堂
针对过去“满堂灌”的弊端,许多教师开始注重“启发式”教学,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的不解或是曲解,他们往往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义,把课堂演变成了“满堂问”。在目前的思想品德课堂里,“满堂问”的现象常常表现为:一是频繁提问。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让提问占据了课堂。学生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晕头转向,无暇思考。二是随意提问。教师提问随意,似问非问,目的不明,让学生不知如何回答。三是封闭性问题多于开放性问题,预设提问多,灵动生成少。直白的问题、照书寻找答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看似热闹,但需要或值得学生真正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很少,这并不能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问题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反思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四是罗列问题,分组讨论,掌控失效。
不管“满堂问”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无效提问,其结果只能导致无效或低效教学。教师依次抛出“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常常成为学生的思想圈套———正是在教师的一步步提问,学生的一次次回答,以及教师对学生答案的纠正中,学生成了教师思想的“俘虏”,或是充当了教师见解的复述者。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地设计上课要问的问题,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问题该问吗?有必要吗?问题“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四、对多媒体应用上的认识误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于有效的教学活动
思想品德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从而需要大量的素材和信息,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还要考虑如何将这些教学所需的素材和信息传递给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从各个角度把抽象的概念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展示一些师生无法通过自身展示的动作与信息等。就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还能将抽象枯燥的理论演绎为活泼生动的画面,增强课程的德育功能。当前,现代教学技术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也已普遍注意运用。但不难看出实效并不是很理想。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只为表现教学媒体,忽视了课堂的教学主题。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时为使用而使用,忽视实际效果,淡化了课堂的主题,淹没了中心,不仅违背了学生注意力的规律,也违背了使用教学媒体的初衷和本意。如有些课件自始至终滚动播放着Flash小插件,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吸引到不需要他注意的东西上,因为那些东西“有声有色”,导致“喧宾夺主”,而需要注意的内容由于没有“声音”与“色彩”的强化,往往被忽视。
其二,教师过分依赖教学媒体,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把教学媒体仅仅看成是教师“教”的工具,过分地依赖教学媒体,将之称为教学的机器,教师成为操作手,师生围绕“机器”转。部分教师将讲解的内容都设计进课件里,甚至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也设计进去,课堂上教师会说:“我们来看看答案是怎样的?”鼠标一击,便将开放性论题的答案显示出来,完全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考。一旦教师在课堂上成了“播放员”,学生便成了地道的“观众”,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便被弱化了。另外,老师严格按照课件的制作流程来进行所有的教学环节,就会使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受限于课件内容,教师的思维也为课件所左右。
其三,堆砌材料,脱离教学目标。
在组织“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一课教学时,有位教师为了说明当今社会未成年人受到非法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播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图片,还配之以很刺激的音响。脱离教学目标的堆砌材料,其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
总之,现代教学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也要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以前我们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现在我们同样不赞成“满堂电”的做法,无论是“人灌”还是“电灌”“机灌”,都违背了教学规律,脱离了教学目标与学情,因而都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下运用多媒体教学原则的。
五、教材使用上的误区:片面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视教材的作用
教材可分为广义教材与狭义教材。广义教材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切有价值的材料与信息,而狭义教材仅指课本。我现在所讲的教材指的是狭义的教材即课本。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去教。教材被神化了,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这是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明显提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并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和超越,已成为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此外,许多教师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过于强调教材的滞后性,过多地补充教学内容,导致偏离文本。不少教师为吸引学生的眼球,片面理解“用教材教”,大量引入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整整一堂课都未让学生翻阅教材,教材中的认知点被束之高阁,有些很贴切的案例也弃之不用。二是片面强调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大量的学生活动使学生无暇翻书。一堂课,学生又是表演小品,又是小组汇报,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忙的无暇翻书,上完一堂课,有的学生竟然不知道学的是哪一个章节。
其实,倡导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主张彻底不要教材了。教材虽然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它仍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受到冷落,课堂教学便失去了认知的基点。把教材完全抛在一边进行教学,既不利于教师“教”,也不利于学生“学”,背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确立新的教材观,提升有效驾驭教材的教学功力,将广义教材与狭义教材有机融合,做到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促使教材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双重性。“继承”就要求我们保留传统教学中优良的一面,“创新”是要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关注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模式、新教学方式、新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继承。另一方面,要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不要曲解和误解。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我们任重而道远。
南京弘光中学 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