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中国:跨国公司的中国故事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安利 跨国公司 中国故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5-14 08:51
刚刚落下帷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上,面对“有外资抱怨中国投资环境不如以前” 的质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的回答非常干脆,“中国的投资环境总体是健康的。”
几乎同一时间,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女士在广州被记者问及了同样的问题–––– “您对中国的监管环境有怎样的态度?” “在华美国企业能否取得成功,要看产品和服务如何在市场中竞争,还有如何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国情,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赢得消费者的支持。”
郑李锦芬的语气温柔,但坚定。
“外国企业的身份已不再是一种竞争优势,有更好的产品才是竞争优势。” 英国《金融时报》亦如是说。上海美国商会总裁Brenda Foster表示,很多在华企业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年景”。
而安利(中国)2009年的辉煌也同样佐证了这个说法。2009年安利(中国)的业绩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安利全球任何一个单体市场从未达到过的高度。“我们赢得了中国市场。”
向陌生的大地走来
关于十多年前安利来到中国的故事,已有不少的记载。但2010年4月12日在安利中国的广州工厂见到郑李锦芬本人,记者仍非常好奇地追问动因和过程。
这位被安利员工称为“郑太” 的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董事长,微笑着再次讲述了那段经历,非常耐心。
在她的轻描淡写中,1992年游说美国总部来中国投资,并非一件很困难的工作,因为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大家有目共睹。“中国1979年宣布改革开放政策,到了1992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证明开放政策,很多外商企业在中国投资开放也取得初步的成效,加上中国市场自身的条件,任何公司和企业都会被有十亿人口的国家和市场吸引的。”
但由于1989年的政治风波事件,一些外国企业对中国产生不同的看法,想来又怕来,大多处于犹豫不定的阶段,“因此我只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也就是说,让美国总部了解,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风浪,但是总体的发展要乐观,尤其是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后,她自己更有信心,于是告诉美国总部中国不会离开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
或许正是这份对于中国发展的信心,郑李锦芬才在对美国总部的书面报告中说,“不到中国投资,就不算真正的跨国企业。” –––– 这句话早已成为著名的郑太语录之一了。
而彼时的中国内地,对一些外国企业而言,仍然是一片陌生的大地。尽管已改革开放逾十年,但正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王志乐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那会儿国内的体制、法制环境和基础设施都还很欠缺,对外资的吸引力并不大。
外商直接投资非常少……”
改变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中国进入扩大开放期。据统计,当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就达到了120亿美元。1993年之后,一大批外国企业纷纷进驻中国。
而这个时候的郑李锦芬,已经开始忙碌于安利中国的开业准备。1992年注册的安利(中国),在长达三年的一系列规划、建厂和投产之后,1995年公司正式开业。
“不慌、不乱、不离、不弃”
回忆33年前辞掉香港政务处“金饭碗” 的工作,郑李锦芬十分轻松。
“1977年我在香港政府做公务员,当时才20多岁,是在民政部,政府有怎样的政策要推出,要咨询市民的意见,要做调查,我是做这方面的工作。当时感觉在政府工作的人员是有程序化的,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因此就想到商业机构去做。”
她希望在商界发展,会有较大的空间。于是,1977年加入了安利香港公司,一家当时只有五六名员工的小公司。30年后的今天,郑李锦芬已经身居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及安利(中国)董事长,负责管理安利大中华及东南亚地区。
正如郑李锦芬本人喜欢的一个比喻,香港市场相当于一个小河塘,台湾相当于湖泊,中国大陆相当于大的海洋。在这个海洋中,她自己不断成长,曾荣膺CNBC评选的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之“年度中国最佳人才管理奖”,并在2008及2009年度被美国《福布斯》评选为“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女性”。
既是海洋,总有风浪。
安利中国15年的发展过程中,共有5次大的调整。不过,让郑李锦芬印象最深的困难和挑战,发生在1998年。
1998年4月21日,《新闻联播》播发了国务院下达的传销禁令,宣告所有以直销、传销形式销售的公司一律关闭,安利亦未能幸免。郑李锦芬回忆,虽然安利在海外每一个市场都有困难和挑战,但是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政府会下一刀切的全面禁令。一夜间使公司在各地的数十家分公司、上千名员工立即停止工作。
22日凌晨2点,在郑李锦芬董事长向美国总部汇报时,创办人理查. 狄维士先生的两句话让她终身难忘:“So whatdo you think the headquarter can do for you ?(总部可以给你们什么帮助?)”,“We willpersist !(我们会坚持到底!)”。
“当时对安利(中国)而言,有一定程度的惊讶,但我们也理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直销是新生事物,大家认识是需要过程的,我们也亲眼目睹传销诈骗是非常猖獗和厉害的,如果政府不下禁令全面禁止,用教育或者是其他的渠道是无法保障广大的民众不受欺骗的。”
就在给总部汇报的当晚,北京办公室会议室彻夜灯火通明,郑李锦芬确定了“不慌、不乱、不离、不弃” 的方针,连夜发出声明。这份不到一千字的声明表达了对政府行动理解、尊重以及积极配合的态度,承诺对营销人员和消费者的服务和保障不变,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变。
“我们在中国这个八字真言“不慌、不乱、不离、不弃”,不要慌张,不要自乱阵脚,不会离开中国,更不会放弃中国市场,我们一定要找一条出路。” 因为郑李锦芬相信,中国政府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中国政府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
之后的3个月,凭着这份坚信,在前路未明的情况下,公司一边继续装修刚在广州最高建筑物–––– 中信广场巨资买下的办公室,一边跟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寻找转型方式。最终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于当年7月21日以“店铺销售加雇佣推销员” 的方式转型经营,成为首家获批全面恢复经营的公司。
12年之后的今天,郑李锦芬提及那段难忘的经历时,心平气和。“当时如果硬要将美国或者是安利公司海外的做法套在中国的市场,就不会有发展的空间。我们看上去好像是妥协,我觉得这是非常英明的决定,恰当的时候退一下,来日方长,总有一天中国会跟世界接轨,有很好的直销法规。”
“当时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生存下来,争取空间,在此基础上率先发展,结果证明我们是对的。”
成功的企业须尽应有的社会责任安利中国广州工厂区,有一面墙上写着四个词:“生活、事业、美丽、健康”。郑李锦芬认为,对女性而言,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但似乎还欠缺了一个–––– “社会”。“如果有时间的话应该将社会放在其中,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的爱心活动,这样就是完美的生活。”
对于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而言,不仅仅是捐款那么简单。郑李锦芬说,这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按章纳税,公司应该按章纳税,而不是千方百计地逃税。
安利中国2009年上交的税款是42亿元人民币,从开业到现在15年以来,累计总共上交的税款达到260亿元人民币。“这是对政府负责。”
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时候,产品的质量很重要,尤其销售食品的,安全非常重要。这是对消费者负责。
除了安全外,要重视环保。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关注环保的情况,水是如何处理的,污水是如何处理的,空气的质量有没有受到影响等。这是对环境负责。
还包括对员工如何引导,给他们合理的工资,合理的福利,还要给他们很好的引领和带领。“我们会鼓励员工参与各方面的爱心活动。” 这是对所管理的人员负责。比如,安利的志愿者项目。目前全国分布在不同省市的180支志愿者队伍中,有5.5万名安利志愿者。在过去几年中,安利志愿者累计的服务时间达到97万小时,“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邀请安利公司作为志愿者的支持机构。”
“在这些方面我们也在引领一个潮流,成功的企业也必须尽应有的社会责任。”
目前安利中国在全国活跃的直销人员有16万,经销商有10万,销售部的员工也有几万人,大概是30多万来自全国的各方面人士,通过安利获得收入。这让郑李锦芬感到十分欣慰。而对于未来,她充满信心。除了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越来越强健之外,更重要的是,“安利熟悉中国国情,有十几年丰富的市场经验,还积累了大批的人才,有较强的企业实力。
所以,“未来要继续保持好的声誉,不但推出新的产品,不断地建立和维护品牌,我们的前景是大有可为的。”
……
几乎同一时间,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女士在广州被记者问及了同样的问题–––– “您对中国的监管环境有怎样的态度?” “在华美国企业能否取得成功,要看产品和服务如何在市场中竞争,还有如何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国情,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赢得消费者的支持。”
郑李锦芬的语气温柔,但坚定。
“外国企业的身份已不再是一种竞争优势,有更好的产品才是竞争优势。” 英国《金融时报》亦如是说。上海美国商会总裁Brenda Foster表示,很多在华企业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年景”。
而安利(中国)2009年的辉煌也同样佐证了这个说法。2009年安利(中国)的业绩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安利全球任何一个单体市场从未达到过的高度。“我们赢得了中国市场。”
向陌生的大地走来
关于十多年前安利来到中国的故事,已有不少的记载。但2010年4月12日在安利中国的广州工厂见到郑李锦芬本人,记者仍非常好奇地追问动因和过程。
这位被安利员工称为“郑太” 的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董事长,微笑着再次讲述了那段经历,非常耐心。
在她的轻描淡写中,1992年游说美国总部来中国投资,并非一件很困难的工作,因为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大家有目共睹。“中国1979年宣布改革开放政策,到了1992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证明开放政策,很多外商企业在中国投资开放也取得初步的成效,加上中国市场自身的条件,任何公司和企业都会被有十亿人口的国家和市场吸引的。”
但由于1989年的政治风波事件,一些外国企业对中国产生不同的看法,想来又怕来,大多处于犹豫不定的阶段,“因此我只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也就是说,让美国总部了解,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风浪,但是总体的发展要乐观,尤其是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后,她自己更有信心,于是告诉美国总部中国不会离开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
或许正是这份对于中国发展的信心,郑李锦芬才在对美国总部的书面报告中说,“不到中国投资,就不算真正的跨国企业。” –––– 这句话早已成为著名的郑太语录之一了。
而彼时的中国内地,对一些外国企业而言,仍然是一片陌生的大地。尽管已改革开放逾十年,但正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王志乐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那会儿国内的体制、法制环境和基础设施都还很欠缺,对外资的吸引力并不大。
外商直接投资非常少……”
改变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中国进入扩大开放期。据统计,当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就达到了120亿美元。1993年之后,一大批外国企业纷纷进驻中国。
而这个时候的郑李锦芬,已经开始忙碌于安利中国的开业准备。1992年注册的安利(中国),在长达三年的一系列规划、建厂和投产之后,1995年公司正式开业。
“不慌、不乱、不离、不弃”
回忆33年前辞掉香港政务处“金饭碗” 的工作,郑李锦芬十分轻松。
“1977年我在香港政府做公务员,当时才20多岁,是在民政部,政府有怎样的政策要推出,要咨询市民的意见,要做调查,我是做这方面的工作。当时感觉在政府工作的人员是有程序化的,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因此就想到商业机构去做。”
她希望在商界发展,会有较大的空间。于是,1977年加入了安利香港公司,一家当时只有五六名员工的小公司。30年后的今天,郑李锦芬已经身居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及安利(中国)董事长,负责管理安利大中华及东南亚地区。
正如郑李锦芬本人喜欢的一个比喻,香港市场相当于一个小河塘,台湾相当于湖泊,中国大陆相当于大的海洋。在这个海洋中,她自己不断成长,曾荣膺CNBC评选的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之“年度中国最佳人才管理奖”,并在2008及2009年度被美国《福布斯》评选为“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女性”。
既是海洋,总有风浪。
安利中国15年的发展过程中,共有5次大的调整。不过,让郑李锦芬印象最深的困难和挑战,发生在1998年。
1998年4月21日,《新闻联播》播发了国务院下达的传销禁令,宣告所有以直销、传销形式销售的公司一律关闭,安利亦未能幸免。郑李锦芬回忆,虽然安利在海外每一个市场都有困难和挑战,但是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政府会下一刀切的全面禁令。一夜间使公司在各地的数十家分公司、上千名员工立即停止工作。
22日凌晨2点,在郑李锦芬董事长向美国总部汇报时,创办人理查. 狄维士先生的两句话让她终身难忘:“So whatdo you think the headquarter can do for you ?(总部可以给你们什么帮助?)”,“We willpersist !(我们会坚持到底!)”。
“当时对安利(中国)而言,有一定程度的惊讶,但我们也理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直销是新生事物,大家认识是需要过程的,我们也亲眼目睹传销诈骗是非常猖獗和厉害的,如果政府不下禁令全面禁止,用教育或者是其他的渠道是无法保障广大的民众不受欺骗的。”
就在给总部汇报的当晚,北京办公室会议室彻夜灯火通明,郑李锦芬确定了“不慌、不乱、不离、不弃” 的方针,连夜发出声明。这份不到一千字的声明表达了对政府行动理解、尊重以及积极配合的态度,承诺对营销人员和消费者的服务和保障不变,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变。
“我们在中国这个八字真言“不慌、不乱、不离、不弃”,不要慌张,不要自乱阵脚,不会离开中国,更不会放弃中国市场,我们一定要找一条出路。” 因为郑李锦芬相信,中国政府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中国政府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
之后的3个月,凭着这份坚信,在前路未明的情况下,公司一边继续装修刚在广州最高建筑物–––– 中信广场巨资买下的办公室,一边跟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寻找转型方式。最终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于当年7月21日以“店铺销售加雇佣推销员” 的方式转型经营,成为首家获批全面恢复经营的公司。
12年之后的今天,郑李锦芬提及那段难忘的经历时,心平气和。“当时如果硬要将美国或者是安利公司海外的做法套在中国的市场,就不会有发展的空间。我们看上去好像是妥协,我觉得这是非常英明的决定,恰当的时候退一下,来日方长,总有一天中国会跟世界接轨,有很好的直销法规。”
“当时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生存下来,争取空间,在此基础上率先发展,结果证明我们是对的。”
成功的企业须尽应有的社会责任安利中国广州工厂区,有一面墙上写着四个词:“生活、事业、美丽、健康”。郑李锦芬认为,对女性而言,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但似乎还欠缺了一个–––– “社会”。“如果有时间的话应该将社会放在其中,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的爱心活动,这样就是完美的生活。”
对于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而言,不仅仅是捐款那么简单。郑李锦芬说,这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按章纳税,公司应该按章纳税,而不是千方百计地逃税。
安利中国2009年上交的税款是42亿元人民币,从开业到现在15年以来,累计总共上交的税款达到260亿元人民币。“这是对政府负责。”
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时候,产品的质量很重要,尤其销售食品的,安全非常重要。这是对消费者负责。
除了安全外,要重视环保。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关注环保的情况,水是如何处理的,污水是如何处理的,空气的质量有没有受到影响等。这是对环境负责。
还包括对员工如何引导,给他们合理的工资,合理的福利,还要给他们很好的引领和带领。“我们会鼓励员工参与各方面的爱心活动。” 这是对所管理的人员负责。比如,安利的志愿者项目。目前全国分布在不同省市的180支志愿者队伍中,有5.5万名安利志愿者。在过去几年中,安利志愿者累计的服务时间达到97万小时,“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邀请安利公司作为志愿者的支持机构。”
“在这些方面我们也在引领一个潮流,成功的企业也必须尽应有的社会责任。”
目前安利中国在全国活跃的直销人员有16万,经销商有10万,销售部的员工也有几万人,大概是30多万来自全国的各方面人士,通过安利获得收入。这让郑李锦芬感到十分欣慰。而对于未来,她充满信心。除了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越来越强健之外,更重要的是,“安利熟悉中国国情,有十几年丰富的市场经验,还积累了大批的人才,有较强的企业实力。
所以,“未来要继续保持好的声誉,不但推出新的产品,不断地建立和维护品牌,我们的前景是大有可为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