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我喜欢接地气的小人物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范伟 喜欢 接地气 小人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5-14 09:37
今年春天,范伟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在多家电视台播出,收视率奇高。从一名小品演员慢慢进入影视荧屏,范伟的转型显得比较成功。4月12日下午,范伟在北京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谈及他对演艺和生活的思考。
2003 年,到北京发展的范伟把大哥从沈阳接到北京生活。大哥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有糖尿病。范伟本想大哥能在北京找到幸福的生活,他给大哥安排好吃住,并让他学开车、学电脑。
但是三个月后,大哥“绷不住了”。
他对范伟说:“不瞒你说,我血糖上来了,在这里上火,遭罪啊。” 范伟只好送大哥回到沈阳。
“是我哥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幸福因人而异。” 范伟说,“我哥在他的圈子里也是活跃分子,他的幸福就是周围有一圈朋友,每天一起聊天,怡然自得。
在北京他吃的住的都受不了,我反而是绑架了他的幸福。”
这个经历,就是《老大的幸福》创作缘起。
开始,范伟让一个编剧朋友就此整理出来一个故事,但感觉不够厚重,又找了好几拨作者修改,后来剧本基本定位为,“一群自以为很幸福的人帮助一个本身很幸福的人找幸福”。
剧中,除了范伟饰演那个生活在东北小城的本身很幸福的足疗师傅“老大”,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几乎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 :老二是房地产界叱咤风云的老板,老三是已经混到一官半职的公务员,老四是怀揣明星梦的演员,老五是大学音乐教师。
但经过一系列的故事,“精英” 们最后发现其实老大很幸福,不幸福的是自己。
“含泪的笑” 是范伟听到的对此剧的最高评价,他说:“‘笑’ 是幽默,喜剧性,‘含泪’ 是情感,不是悲情,是温情,人与人之间的爱。”
“我在生活中悟出的道理,用老大的嘴说出来。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幸福观过时了,没关系,我们还在讲一个温情的故事。” 范伟说。
小人物接地气
在《老大的幸福》中,老大带女友梅好去商店买衣服,衣服很贵,他躲到洗手间里数了数身上带的钱,不够。正在为难时,一名清洁工走过来,帮他整理了一下头发,然后要小费,老大先掏出五角,看对方不满意,只好拿出一张十元的大票。
“本来钱不够,还有人要小费,但他又好面子,不能不给。喜剧就是不断给人物设置障碍。” 范伟说,这个情节设置就是为了增加老大的喜剧性。
不管是小品《卖拐》里的厨师,电影《耳朵大有福》中的退休工人,还是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的足疗师,范伟演的都是这种充满了尴尬的小人物。
《瞭望东方周刊》:你为什么一直演小人物,而且这些小人物身上都有些很可笑的东西?
范伟:小人物更真实。我是从(生活)土壤里走出来的,明白什么样的人物接地气。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没有缺点就假了。生活里就是这样,人有小缺点,大善良,就会可爱;如果缺点是致命的,品质有问题,就不行了。
小人物和大人物是用阶层来划分吗?老大,做足疗,给人捏脚,从阶层来说是小人物,但他从境界和情怀来说是大人物,活得比做房地产的人有境界多了。所以我特别喜欢小人物,有大情怀,大智慧。
我想把老大打造成平民偶像,其貌不扬,但是他有智慧,让大家学学他的活法该多好啊。
《瞭望东方周刊》:小人物演真实了也不容易。
范伟:喜剧,不管多么夸张,都要有根,让人觉得合理,不合理就是瞎闹,虚假的喜剧特别难受。
比如,剧本原来有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情节:老大在老二家偷偷拿了几瓶洋酒给农民工拿去换钱。我感觉很虚假,就想这几个民工一定要跟老大有什么关系(才说得通),后来就改成三个民工都是东北人,其中一个民工是老大在老家顺城的一个老邻居的外甥,所以老大的动机首先是他家的声誉,老二在北京做了那么大老板,不给人家民工工钱,在老家传出去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老大才偷酒给民工。这个根找到了,情节就立起来了。
《瞭望东方周刊》:这个戏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范伟:文学流派里讲意识流,我们这叫“生活流”。
与赵本山没什么
“要做好演员,心态很重要,因为技巧的东西太多,急功近利,反而会适得其反。” 范伟说,生活中的自己跟老大有点像,拍完戏就在家陪老婆孩子,做饭,看书,看电影。
范伟1962年出生在沈阳,十几岁时开始学相声,曾经在铁岭民间艺术团工作三年半,1983年考到沈阳曲艺团,一直是相声演员。1993年开始与赵本山合作,之后的十年,他与赵本山合作的一系列小品《牛大叔提干》、《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拜年》、《卖拐》等在央视春晚播出,范伟也因此为全国观众所熟悉。
2003年,赵本山在沈阳成立了辽宁民间艺术团,招兵买马,而这一年,范伟到北京工作,开始涉足影视,为此,曾经一度有传言他与赵本山产生矛盾。
《瞭望东方周刊》:2003年你来到北京,怎么做这个选择的?
范伟:当时我是为了让孩子到北京来读书,我家庭观念比较强,觉得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开始有个部队的文工团,特别希望我去,我跟本山谈了,他说部队特别严,到时候他那里如果有事怕不方便,让我选一个相对宽松的地方,经过他提醒,我2003年到了煤矿文工团。
之后一点没有影响我和本山大哥合作,2003年我们合拍了《马大帅》,然后2006年拍《乡村爱情》两部,2008年又拍了《关东大先生》。来北京后,我们合作了六部电视剧,怎么能说我们之间有问题呢。
我们本来没什么,大家说着说着好像真有问题了。后来我不上春节晚会,他可能比较焦虑,说过气话。2009年的《乡村爱情》第三部,也不来找我了,真生气了。不过没关系,去年他生病,我第一时间就赶到上海,没见着,但是他知道我去了,只要没有矛盾,有点误会,是会化开的。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你撤出春晚?
范伟:我对媒体的回答是想休息休息,其实有更深的原因……不好说,我不想撒谎。
《瞭望东方周刊》:是不是小品不能让你成长了?
范伟:这跟演戏绝对没有关系。
《瞭望东方周刊》:你2003年之前以演小品为主,之后开始涉足影视剧,怎么想到要转型的?
范伟:没有刻意的要转型,就是一步一步自然走过来的,演员是被动的。2001年拍《刘老根》,当时满大街的人都喊我“药匣子”(《刘老根》里的人物)。之后,影视剧开始找我。冯小刚找我演《手机》里面葛优的表哥,就说喜欢看我演的“药匣子”。
演电影能打动我自己
“我演了那么多文艺片,好多观众都不知道,但我喜欢文艺片,特别能打动我自己。” 范伟说,作为一名演员,他80%为观众想,拍观众喜欢的;20%替自己想,拍自己喜欢的。
2004年,范伟凭借在一部小成本电影《看车人的七月》中的表演获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同年以此剧获28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06年,他获第三十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金钥匙”奖(《芳香之旅》);2009年,获第九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耳朵大有福》)。
这几部相对不太为观众熟知的电影都是文艺片。
《瞭望东方周刊》:如果一直做小品演员,赶场子,收入上要比演文艺片高一些吧?
范伟:这是肯定有的。虽然谁跟钱都没仇,但作为演员,挣钱是一方面,心气儿,情怀,还是很重要的。我曾经演过一些小品,有点粗糙,过后我都不太敢看。但演电影很有成就感,能打动我自己。小品就是几个人干不溜儿地表演,而电影有音乐、画面修饰和剪接来帮助你,更精致。
《瞭望东方周刊》:电影能让你在表演艺术上提升吗?
范伟:我想演一演不同的人物,比如演《南京南京》特别遭罪,其实戏不多,但演出跨度有一年。陆川本来找我演一个营长,我说怎么选我演军人,演农民还差不多,他说那时候很多军人都是农民出身的。但我当时胸椎受伤,演不了。过了一段时间,陆川又找我,说有一个人物,动作幅度不大,他把人物小传给我发过来,就是电影里的“唐先生”,他在传统意义上是汉奸,但又不是纯粹的汉奸,我愿意演这样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
《瞭望东方周刊》:听说你在接演唐先生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电影整体气氛很悲壮,而你担心演成喜剧。
范伟:其实真正的坎儿在《看车人的七月》,这个电影演的特悲凉,不是喜剧,我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没压力。到《南京南京》的时候,看到媒体报道,某某演的什么,电影院里笑场了,我就担心了。
《瞭望东方周刊》:结果你没有“跳戏”,有些演员不管演什么戏都是演自己,而你能完全进入人物,怎么控制呢?
范伟:就是想着这个人物。
《瞭望东方周刊》:有评论说你是个没有流露出相声演员痕迹的相声演员。
范伟:要知道是在演人物,不是说相声,比如演老大说评书的时候,要演得有点怯,不能像相声演员那么专业。《老大的幸福》里有几段评书戏,很可惜,审查时删掉了。评书说到了奥巴马、萨科齐,还有扔鞋打布什的事儿。你想,在一个东北的小城里,一个做足疗的说这些,多有意思啊,(被删掉)还是很心疼的。
我不想有一贯的模式
“大哥,缘分啊!”
“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这些范伟说过的小品台词在人们生活中广为流传,在《老大的幸福》中,老大也有类似的语言。
当老大发现梅好吃他的醋时,他暗喜,自言自语道:“吃醋的背后就是爱啊,一不小心还让一颗心受煎熬了呢!”
范伟的喜剧人物语言方式很特别,被人总结为“范式喜剧”。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想到这种说话的方式?
范伟:这是东北人固有的幽默。东北人也有让人很不舒服的弱点,比如有时候我到菜市场买菜,(菜贩子)说“呦,大腕啊,宰他!” 这时候特别不舒服。但当碰到事儿的时候,东北人又很可爱。
《老大的幸福》中,有一次梅好希望老大留下过夜,说“我想报答你”,老大反应特别激烈,你什么意思你?(帮助梅好母子)本来是挺高尚的事儿,这样给整庸俗了。如果是一般人,就会说你误会了,但是东北人一定要把这话说透了。但他回去做了一个梦,梦见把梅好抱在怀里。老大醒过来不住地骂自己是伪君子,当面装成那样,梦里抱得“噔噔的”。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喜剧人物都有点喜欢吹牛。
范伟:东北人具备这样的性格,愿意把一个事儿说得比较夸张,但是用心是好的。如果把一个事说玄了,然后骗别人,就是《卖拐》里面的“大忽悠”,是可恶的。但如果说玄了,爱吹吹呼呼,又做很善良的事,就会很可爱。老大喜欢撒谎,但每次撒谎都是善意的,都想把事情撮合好。
《瞭望东方周刊》:这些台词是临场发挥吗?
范伟:这个戏相对严谨,里面的演员习惯按剧本来,临场发挥不多,过去我和本山大哥演对手戏,两个人一坐,能碰(撞)起来,你有来言我有去语,随便聊,什么时候喊停,拉倒。2009 年春节前后,我把自己关在宾馆的房间里,就是调剧本的语言,按照情节,调得符合老大的说话习惯,两个月才调了20 集。
比如老大的出场,设计“快乐健身操”,把人物的性格都凝结在里面,既有国外的笑疗理念,又有心理学的方法,还有身体锻炼。
《瞭望东方周刊》:你平时怎么观察生活?
范伟:作为一个演员,我变成职业病了,平时跟朋友出去吃饭,聊天,会留心所有可笑的场景,本能地储存在脑子里。
《瞭望东方周刊》:有人把你的喜剧总结为“范式喜剧”。
范伟:这是大家在捧我,这个可能代表固有的风格,会束缚我,我不想有一贯的模式。
……
2003 年,到北京发展的范伟把大哥从沈阳接到北京生活。大哥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有糖尿病。范伟本想大哥能在北京找到幸福的生活,他给大哥安排好吃住,并让他学开车、学电脑。
但是三个月后,大哥“绷不住了”。
他对范伟说:“不瞒你说,我血糖上来了,在这里上火,遭罪啊。” 范伟只好送大哥回到沈阳。
“是我哥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幸福因人而异。” 范伟说,“我哥在他的圈子里也是活跃分子,他的幸福就是周围有一圈朋友,每天一起聊天,怡然自得。
在北京他吃的住的都受不了,我反而是绑架了他的幸福。”
这个经历,就是《老大的幸福》创作缘起。
开始,范伟让一个编剧朋友就此整理出来一个故事,但感觉不够厚重,又找了好几拨作者修改,后来剧本基本定位为,“一群自以为很幸福的人帮助一个本身很幸福的人找幸福”。
剧中,除了范伟饰演那个生活在东北小城的本身很幸福的足疗师傅“老大”,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几乎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 :老二是房地产界叱咤风云的老板,老三是已经混到一官半职的公务员,老四是怀揣明星梦的演员,老五是大学音乐教师。
但经过一系列的故事,“精英” 们最后发现其实老大很幸福,不幸福的是自己。
“含泪的笑” 是范伟听到的对此剧的最高评价,他说:“‘笑’ 是幽默,喜剧性,‘含泪’ 是情感,不是悲情,是温情,人与人之间的爱。”
“我在生活中悟出的道理,用老大的嘴说出来。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幸福观过时了,没关系,我们还在讲一个温情的故事。” 范伟说。
小人物接地气
在《老大的幸福》中,老大带女友梅好去商店买衣服,衣服很贵,他躲到洗手间里数了数身上带的钱,不够。正在为难时,一名清洁工走过来,帮他整理了一下头发,然后要小费,老大先掏出五角,看对方不满意,只好拿出一张十元的大票。
“本来钱不够,还有人要小费,但他又好面子,不能不给。喜剧就是不断给人物设置障碍。” 范伟说,这个情节设置就是为了增加老大的喜剧性。
不管是小品《卖拐》里的厨师,电影《耳朵大有福》中的退休工人,还是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的足疗师,范伟演的都是这种充满了尴尬的小人物。
《瞭望东方周刊》:你为什么一直演小人物,而且这些小人物身上都有些很可笑的东西?
范伟:小人物更真实。我是从(生活)土壤里走出来的,明白什么样的人物接地气。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没有缺点就假了。生活里就是这样,人有小缺点,大善良,就会可爱;如果缺点是致命的,品质有问题,就不行了。
小人物和大人物是用阶层来划分吗?老大,做足疗,给人捏脚,从阶层来说是小人物,但他从境界和情怀来说是大人物,活得比做房地产的人有境界多了。所以我特别喜欢小人物,有大情怀,大智慧。
我想把老大打造成平民偶像,其貌不扬,但是他有智慧,让大家学学他的活法该多好啊。
《瞭望东方周刊》:小人物演真实了也不容易。
范伟:喜剧,不管多么夸张,都要有根,让人觉得合理,不合理就是瞎闹,虚假的喜剧特别难受。
比如,剧本原来有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情节:老大在老二家偷偷拿了几瓶洋酒给农民工拿去换钱。我感觉很虚假,就想这几个民工一定要跟老大有什么关系(才说得通),后来就改成三个民工都是东北人,其中一个民工是老大在老家顺城的一个老邻居的外甥,所以老大的动机首先是他家的声誉,老二在北京做了那么大老板,不给人家民工工钱,在老家传出去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老大才偷酒给民工。这个根找到了,情节就立起来了。
《瞭望东方周刊》:这个戏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范伟:文学流派里讲意识流,我们这叫“生活流”。
与赵本山没什么
“要做好演员,心态很重要,因为技巧的东西太多,急功近利,反而会适得其反。” 范伟说,生活中的自己跟老大有点像,拍完戏就在家陪老婆孩子,做饭,看书,看电影。
范伟1962年出生在沈阳,十几岁时开始学相声,曾经在铁岭民间艺术团工作三年半,1983年考到沈阳曲艺团,一直是相声演员。1993年开始与赵本山合作,之后的十年,他与赵本山合作的一系列小品《牛大叔提干》、《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拜年》、《卖拐》等在央视春晚播出,范伟也因此为全国观众所熟悉。
2003年,赵本山在沈阳成立了辽宁民间艺术团,招兵买马,而这一年,范伟到北京工作,开始涉足影视,为此,曾经一度有传言他与赵本山产生矛盾。
《瞭望东方周刊》:2003年你来到北京,怎么做这个选择的?
范伟:当时我是为了让孩子到北京来读书,我家庭观念比较强,觉得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开始有个部队的文工团,特别希望我去,我跟本山谈了,他说部队特别严,到时候他那里如果有事怕不方便,让我选一个相对宽松的地方,经过他提醒,我2003年到了煤矿文工团。
之后一点没有影响我和本山大哥合作,2003年我们合拍了《马大帅》,然后2006年拍《乡村爱情》两部,2008年又拍了《关东大先生》。来北京后,我们合作了六部电视剧,怎么能说我们之间有问题呢。
我们本来没什么,大家说着说着好像真有问题了。后来我不上春节晚会,他可能比较焦虑,说过气话。2009年的《乡村爱情》第三部,也不来找我了,真生气了。不过没关系,去年他生病,我第一时间就赶到上海,没见着,但是他知道我去了,只要没有矛盾,有点误会,是会化开的。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你撤出春晚?
范伟:我对媒体的回答是想休息休息,其实有更深的原因……不好说,我不想撒谎。
《瞭望东方周刊》:是不是小品不能让你成长了?
范伟:这跟演戏绝对没有关系。
《瞭望东方周刊》:你2003年之前以演小品为主,之后开始涉足影视剧,怎么想到要转型的?
范伟:没有刻意的要转型,就是一步一步自然走过来的,演员是被动的。2001年拍《刘老根》,当时满大街的人都喊我“药匣子”(《刘老根》里的人物)。之后,影视剧开始找我。冯小刚找我演《手机》里面葛优的表哥,就说喜欢看我演的“药匣子”。
演电影能打动我自己
“我演了那么多文艺片,好多观众都不知道,但我喜欢文艺片,特别能打动我自己。” 范伟说,作为一名演员,他80%为观众想,拍观众喜欢的;20%替自己想,拍自己喜欢的。
2004年,范伟凭借在一部小成本电影《看车人的七月》中的表演获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同年以此剧获28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06年,他获第三十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金钥匙”奖(《芳香之旅》);2009年,获第九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耳朵大有福》)。
这几部相对不太为观众熟知的电影都是文艺片。
《瞭望东方周刊》:如果一直做小品演员,赶场子,收入上要比演文艺片高一些吧?
范伟:这是肯定有的。虽然谁跟钱都没仇,但作为演员,挣钱是一方面,心气儿,情怀,还是很重要的。我曾经演过一些小品,有点粗糙,过后我都不太敢看。但演电影很有成就感,能打动我自己。小品就是几个人干不溜儿地表演,而电影有音乐、画面修饰和剪接来帮助你,更精致。
《瞭望东方周刊》:电影能让你在表演艺术上提升吗?
范伟:我想演一演不同的人物,比如演《南京南京》特别遭罪,其实戏不多,但演出跨度有一年。陆川本来找我演一个营长,我说怎么选我演军人,演农民还差不多,他说那时候很多军人都是农民出身的。但我当时胸椎受伤,演不了。过了一段时间,陆川又找我,说有一个人物,动作幅度不大,他把人物小传给我发过来,就是电影里的“唐先生”,他在传统意义上是汉奸,但又不是纯粹的汉奸,我愿意演这样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
《瞭望东方周刊》:听说你在接演唐先生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电影整体气氛很悲壮,而你担心演成喜剧。
范伟:其实真正的坎儿在《看车人的七月》,这个电影演的特悲凉,不是喜剧,我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没压力。到《南京南京》的时候,看到媒体报道,某某演的什么,电影院里笑场了,我就担心了。
《瞭望东方周刊》:结果你没有“跳戏”,有些演员不管演什么戏都是演自己,而你能完全进入人物,怎么控制呢?
范伟:就是想着这个人物。
《瞭望东方周刊》:有评论说你是个没有流露出相声演员痕迹的相声演员。
范伟:要知道是在演人物,不是说相声,比如演老大说评书的时候,要演得有点怯,不能像相声演员那么专业。《老大的幸福》里有几段评书戏,很可惜,审查时删掉了。评书说到了奥巴马、萨科齐,还有扔鞋打布什的事儿。你想,在一个东北的小城里,一个做足疗的说这些,多有意思啊,(被删掉)还是很心疼的。
我不想有一贯的模式
“大哥,缘分啊!”
“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这些范伟说过的小品台词在人们生活中广为流传,在《老大的幸福》中,老大也有类似的语言。
当老大发现梅好吃他的醋时,他暗喜,自言自语道:“吃醋的背后就是爱啊,一不小心还让一颗心受煎熬了呢!”
范伟的喜剧人物语言方式很特别,被人总结为“范式喜剧”。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想到这种说话的方式?
范伟:这是东北人固有的幽默。东北人也有让人很不舒服的弱点,比如有时候我到菜市场买菜,(菜贩子)说“呦,大腕啊,宰他!” 这时候特别不舒服。但当碰到事儿的时候,东北人又很可爱。
《老大的幸福》中,有一次梅好希望老大留下过夜,说“我想报答你”,老大反应特别激烈,你什么意思你?(帮助梅好母子)本来是挺高尚的事儿,这样给整庸俗了。如果是一般人,就会说你误会了,但是东北人一定要把这话说透了。但他回去做了一个梦,梦见把梅好抱在怀里。老大醒过来不住地骂自己是伪君子,当面装成那样,梦里抱得“噔噔的”。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喜剧人物都有点喜欢吹牛。
范伟:东北人具备这样的性格,愿意把一个事儿说得比较夸张,但是用心是好的。如果把一个事说玄了,然后骗别人,就是《卖拐》里面的“大忽悠”,是可恶的。但如果说玄了,爱吹吹呼呼,又做很善良的事,就会很可爱。老大喜欢撒谎,但每次撒谎都是善意的,都想把事情撮合好。
《瞭望东方周刊》:这些台词是临场发挥吗?
范伟:这个戏相对严谨,里面的演员习惯按剧本来,临场发挥不多,过去我和本山大哥演对手戏,两个人一坐,能碰(撞)起来,你有来言我有去语,随便聊,什么时候喊停,拉倒。2009 年春节前后,我把自己关在宾馆的房间里,就是调剧本的语言,按照情节,调得符合老大的说话习惯,两个月才调了20 集。
比如老大的出场,设计“快乐健身操”,把人物的性格都凝结在里面,既有国外的笑疗理念,又有心理学的方法,还有身体锻炼。
《瞭望东方周刊》:你平时怎么观察生活?
范伟:作为一个演员,我变成职业病了,平时跟朋友出去吃饭,聊天,会留心所有可笑的场景,本能地储存在脑子里。
《瞭望东方周刊》:有人把你的喜剧总结为“范式喜剧”。
范伟:这是大家在捧我,这个可能代表固有的风格,会束缚我,我不想有一贯的模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