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桌面操作系统的突围之路

  4月8日,微软宣布停止对“服役”13年的WindowsXP提供服务支持;7月、8月微软涉嫌垄断两次被执法检查,加上“斯诺登效应”带来的国产替代机遇,让我们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前景寄予了更多期望。

  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发展的模式之痛

  “微软模式”锁定的生态系统是国产桌面操作系统难以逾越的壁垒。

  微软用长达30年时间建立起的完整的平台化商业模式,几乎把所有的应用开发商都绑到了这一战车上,形成了稳固的利益群体;而国产操作系统相比则势单力孤,仅靠本就弱小的厂商来联合主流应用厂商开发Linux版本的应用程序,效果可想而知。而年初的中科红旗资产清算事件,更使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PC思维主导的发展之路使得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厂商难以投入更多资源。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均以开源Linux为核心发展而来,其思路一直延续了微软的传统PC市场打法,即“个人PC端OEM+行业客户正版化推广”模式。

  在2006年国家正版化预装政策出台后,国产主流操作系统厂商都曾获得一、二线厂商的预装合约,但由于用户对Linux不熟悉,且应用匮乏,更多的用户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购买Linux版本电脑,自行卸载后安装Windows版本,OEM的销量变成徒有虚名;且预装多以年单方式签订,单价一度降到几元或更低,厂商获得的收入也极其微薄,难以支撑其研发和市场投入;在行业定制市场,由于应用程序不兼容,大客户往往要求更多的行业定制化开发,而厂商销售收入又难以打平开发投入,导致行业应用市场发展也不温不火。

  国产操作系统的“同心圆”突围之路

  微软的崛起顺应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当移动、大数据和信息安全等新浪潮汹涌的今天,国产操作系统迎来了跨越赶超的良机。桌面操作系统必须采取不同的突破模式,从“同心圆”的内核向外逐步拓展。首先,重要部门需采取“强制突围”之路。“自主可控”是重要部门的核心要求,需要国家设立更高的准入门槛,组建数支桌面操作系统“国家队”,通过自主可控替换联盟等形式,增强系统、内核的研发能力,完善不同应用之间的兼容性测试和定制化开发,逐步替换原有操作系统,构建安全可信的IT平台。

  其次,关键行业可采取“合纵连横”突围之路。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是此市场的核心诉求。面对行业垂直一体化整合的趋势,需要加强从操作系统到整机再到应用的“合纵”整合路径,并结合BYOD、云计算等热点方向,打造行业解决方案;在战略实施上,则可采取“连横”策略,加强与整机等自主替换厂商的联合攻关,实现关键行业自主可控。

  最后,消费者市场必须采取战略性放弃与跨界融合的突围之路。主动战略性放弃已日渐下滑的PC市场,大步进入移动、物联网等新市场,加强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研发和推广。

  未来,除了第三方桌面操作系统厂商,手机厂商、汽车企业和家电厂商等都可能成为这一操作系统领域的新领导者。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 王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