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经济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官员,权力
  • 发布时间:2014-10-22 13:48

  近期,在数十名违法官员被刑事处理、锒铛入狱之后,广东省委向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公布了对茂名领导干部系列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嫌行贿买官人员一百五十九人的组织处理结果:降职八人,免职六十三人,调整岗位七十一人,提前退休一人,诫勉谈话十六人。诸多案情细节同时得以披露。涉案者中有些基层干部的“从众”令人感喟。信宜有个镇长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没有得到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五万元,凑了二十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却也因此受到处理。

  真乃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听说过贷款买房、贷款上学的,“贷款买官”还真是头一次听说。笔者听说后除了对当下官场的行贿之道深表痛恨外,对“贷款买官”也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忧虑。

  常言道:“吃饭穿衣量家当。”身为一个官场中人,家中究竟有多大的财力,他本人当然心知肚明,可为了自己的升迁竟然不顾家中财力状况,到银行“贷款买官”,岂不成了“负翁”?其实,公众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官员深谙“官场经济学”,他们当然不会自己掏腰包买官,一旦大权在握便会进行疯狂的“权力变现”,贷上几十万,捞回来的恐怕就得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可谓是“官外损失官内补”,由此看来,“贷款买官”远比贷款买房、贷款上学划算得多。

  当下社会语境下,买官卖官已成为一种社会顽疾,许多省市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官场丑行。德才兼备者得不到提拔重用,而一些善于逢迎、投其所好、时常以“贿道”为公关产品的人却常常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平步青云。坊间流传的“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调动”的段子便是这种官场积弊的形象写照。

  一些人热衷“贷款买官”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个别人说了算,想提拔谁,不想提拔谁,没有严密的制度制约,完全是根据领导的好恶,提拔升迁的大权牢牢掌控在个别人手里。人们常说,要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当干部的选拔任用权牢牢掌控在个别人手里、权力成为脱缰野马的时候,官场还有公平与正义可言吗?

  一些人把“市场逻辑”引入官场,买官卖官成了利益集团的“圈钱游戏”,成为半公开的秘密,民间甚至流传着从科长数十万元至副市长数百万元的“价目表”。倪俊雄在任职茂名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期间,利用提拔使用公安系统干部的机会卖官敛财,小到两三万,大到上百万,他大小通吃,甚至采用了“相同条件下价高者得”的荒唐逻辑。乌纱帽成了名副其实的“商品”,让百姓情何以堪?

  【以上三篇作品选自2014年9月22日、29日、8月25日《西安晚报》】

  李红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