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从苦辣到香醇

  早在16世纪初,可可豆就被哥伦布从南美洲带到了欧洲,可直到16世纪30年代,可可才在欧洲受到广泛欢迎,并用于生产巧克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欧洲人重新认识了可可呢?

  1519年,以西班牙著名探险家科尔特斯为首的探险队进入墨西哥腹地。队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一处高原。他们累得腰酸背痛、精疲力尽,一个个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不想动弹。

  正在这时,从山下走来一队印第安人。友善的印第安人见科尔特斯一行人个个无精打采,立刻打开行囊,从中取出几粒可可豆,将其碾成粉末状,然后加水煮沸,之后又在沸腾的可可水中放入树汁和胡椒粉,顿时一股浓郁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印第安人把那黑乎乎的水端给科尔特斯和探险队员们。科尔特斯尝了一口,“哎呀,又苦又辣,真难喝!”但是,考虑到要尊重印第安人的礼节,科尔特斯和队员们还是勉强喝了两口。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探险队员们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体力恢复了!惊讶万分的科尔特斯连忙向印第安人打听可可水的配方,印第安人将配方如实相告,并得意地说:“这可是神仙饮料啊!”

  1528年,科尔特斯回到西班牙,向国王敬献了这种由可可做成的神仙饮料,只是,考虑到西班牙人的饮食特点,聪明的科尔特斯用蜂蜜代替了树汁和胡椒粉。“这饮料真不错!”,国王喝了连声叫好,并因此封科尔特斯为爵士。从那以后,可可饮料风靡了整个西班牙。

  一位名叫拉思科的商人,因为经营可可饮料而发了大财。一天,拉思科在煮饮料时突发奇想:调制这种饮料,每次都要煮,实在太麻烦了!要是能将它做成固体食品,吃的时候取一小块,用水一冲就能吃,或者直接放入嘴里就能吃,那该多好啊!于是,拉思科开始了反复的试验。最终,他采用浓缩、烘干等办法,成功地生产出了固体状的可可饮料。拉思科将他的固体状可可饮料叫作“巧克力特”。拉思科发明的巧克力特,就是第一代巧克力。

  然而,西班牙人很会保密。他们对巧克力特的配方守口如瓶,直到200年后的1763年,一位英国商人才成功地获得了配方,将巧克力特引进到英国。英国生产商根据本国人的口味,在原料里添加了牛奶和奶酪,于是,“奶油巧克力”诞生了,也就是第二代巧克力。

  当时,巧克力的味道虽说不错,但因为可可粉中含有油脂,无法与水、牛奶等融为一体,因此巧克力的口感很不细腻。直到1829年,荷兰科学家豪威发明了可可豆脱脂技术,才使巧克力的色香味臻于完美。这就是第三代巧克力,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享用的巧克力。至此,巧克力从最初的又苦又辣变成了风靡世界的香甜醇厚。

  文/许怀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