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不必盲目追捧

  超市的蔬菜货架上,透明塑料薄膜上贴有的“有机生态”、“无公害系列”、“净菜系列”等标签赫然入目,在吸引眼球的同时,较之普通蔬菜,价格要高上几倍,这些标识为“有机”的蔬菜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那么,这些冠以各种名目的蔬菜是物有所值还是商家的噱头?市面上标榜的“有机蔬菜”是否已经达到相应标准?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7月对蔬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让人意外。经认证的有机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品牌小包装蔬菜虽然在价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数倍,但某些指标检测结果并没有质量优势。

  例如,一款有机芹菜的零售价为每公斤24元,是普通芹菜价格的6倍多,其农药百菌清残留量检测结果为0.002mg/kg,不符合国家标准“不得检出”的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即便是微量的,只要是检出来,就不符合有机产品的特征。”天津市绿色食品流通协会秘书长徐岱昆说。

  此外,一款品牌小包装韭菜每公斤售价22元,标称“农超对接”的散装韭菜每公斤售价2.5元,在合格范围之内两者比较试验的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区别,甚至前者的几项重金属检测结果还高于后者。

  据了解,目前我国蔬菜认定可分为三类,即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其中认证流程最为严格的当属有机蔬菜,从产地选址到产品生产再到产品成熟的过程都需要经过多道严格审查,确保没有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和基因技术后,方能取得认证。

  按照规定,有机食品外包装上必须同时标注“有机食品”标识和认证机构名称或代表认证机构的标志。然而,市场上某些“有机”蔬菜,只体现在包装外标注的“有机”、“无公害”等字样,却没有标注认定单位名称或代表认证机构的标志,无法证明真伪。

  针对这种市场乱象,业内人士建议,“正规的有机蔬菜应当贴有‘中国有机产品’绿色圆形标志,并有唯一的有机编码,消费者可在相关网站进行查询,以此来辨别所买产品是否为有机产品。”

  “虽然贵,但吃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消费者认为,“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没用使用农药,不会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所以吃起来肯定更安全,更有益于健康。宣称“拒绝化学品”的有机食品,可谓击中了消费者不安的心。

  事实上,有机农业的初衷在于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补偿生态环境,而不是消费者追逐的“最安全、健康的食品”。天津市消协秘书长张正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要合理科学消费蔬菜产品,购买蔬菜既不过分迷信“有机”、“绿色”等,也不要全盘否定,多比较各个品牌的信誉。

  此外,专家呼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零售、批发市场和商场超市的监管,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有机蔬菜真正“有机”,让老百姓买得踏实,吃得放心。(据燕赵晚报、山西经济日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