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租来的故居”到“戒贪碑”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蔡元培,权力,贪腐
  • 发布时间:2014-11-15 08:54

  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官,一生不置产业,不聚财物,老来连一处安顿家人的安身之所都没有。沈尹默说他是“一个道地的知识分子,对政治不感兴趣,无权位欲”,周作人赞他“到老不殖财,没有艳闻,可谓知识阶级里少有的人物”。

  当真有人这么“傻”?

  这个“傻子”就是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毕生致力于教育、文化事业,说他“桃李满天下”乃实至名归。然而直至退休,他一直是靠租房生活的“无壳蜗牛”(陶英惠语)。连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的蔡元培故居,都是他任北大校长时曾经租住过的房屋。

  堂堂部长级高官,一生不曾为自己及家人添置一套房产,若在当今,委实令人难以置信。蔡元培归隐后在上海华山路租房居住,这让以胡适为首的北京大学旧师生蒋梦麟、罗家伦等人于心不忍,遂策划“献屋祝寿”行动。然而他们担心的不是建屋资金来源,而是恩师、老校长会不会接受他们的馈赠,于是怎样委婉说明心意,让老校长安心接受,成了最大难题。最后他们决定将由胡适起草,王世杰、罗家伦等共同润色的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交给蔡元培,强调献屋祝寿“可看做社会的一座公共纪念坊”,“是几百个公民用来纪念他们最敬爱的一个公民的”,可谓费尽了心思。蔡元培接信后考虑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才答应接受弟子们的赠屋计划,并书长函致谢,称“惭悚得很”,“誓以余年,益尽力于国家对文化的义务”。可惜“赠屋”行动因淞沪沦陷终成一纸空文。

  “赠屋祝寿”虽未能成功,然而,这种弟子尊师重道、校长两袖清风的佳话,却深为世人感佩。

  想起当下一些贪腐官员,坐拥数十成百套房产,烈火烹油犹嫌不足,从不知“惭悚得很”是何滋味,还要把脏手一伸再伸。欲望无止境,诚不欺人。想起关汉卿的句子:“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报应来时,法庭上痛哭流涕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寻死觅活者有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在全国各州、府、县衙署大堂前,刻石立碑,上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警示各级官员为官须公正廉明,不可贪赃枉法。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戒贪碑”。可惜历经元、明两代,衙门几易其主,终有人以“出入不便”为由,改立石为牌坊,变相废了戒贪碑。自古官府衙门阔大敞亮,一块“戒贪碑”究竟挡得了路还是遮得了光?再说,即便碍事,论体积也大不过门口那一对威风八面的石狮子罢。因何初建时进出无碍,之后却越来越不便,最终一废了之呢?只怕此“不便”非彼“不便”罢!

  所幸世间尚有“清明”在,十六字“戒贪碑”虽无迹可循,山西古城平遥另有一座“戒贪碑”--古县衙内一副对联至今高悬:“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尽述为官为民的辩证关系,警醒当官者莫欺下民,莫做昏官,须为百姓谋福祉。一副对联如一声警钟,穿越时空,定格在平遥县衙,也响在今人耳畔。

  朗朗乾坤,厚地高天;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欲望失了管制,权力少了约束,贪念会如洪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欲壑难填,最终填进去的,必将是自身,甚至祸延子孙。何苦来哉!

  网上流行一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嬉笑声处听惊雷。

  【原载2014年10月30日《姑苏晚报·怡园》】

  陈爱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