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送来台湾热带雨林 从垦丁到兰屿的“飞鱼部落”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台湾,热带雨林,垦丁,兰屿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7 09:53
中国台湾的热带区域,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的恒春半岛、兰屿及绿岛等地。北赤道暖流,不仅赋予了这些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多风的气候特征,也为它们带来了独特的热带季风林、海岸林和漂流树种。
冬季是探访台湾热带的最佳时令。恒春半岛的垦丁地区,有着台湾唯一涵盖陆地与海域的国家公园,这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也是世界各地鸟类爱好者观鸟和摄影的天堂;兰屿因为盛产蝴蝶兰而得名,岛上的达悟人崇拜飞鱼,在每年的“飞鱼季”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而台湾热带最为著名的旅游地当属绿岛,它被称为“台湾的恶魔岛”,岛上的监狱曾被用来关押黑恶势力……
垦丁国家公园
神奇的“落鹰”景观
垦丁位于台湾南部的屏东县,东临太平洋,西靠台湾海峡,南望巴士海峡,处于台湾岛的南端,是全岛热带气候最明显的地方。
在一般人的眼中,垦丁是一个略显奇怪的名字,实际上这个名字与当地发展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朝廷为了开发台湾,从广东潮州一带募集了大批壮丁到此垦荒,这些筚路蓝缕的拓荒者,凭着自己的手脚将山野荒林改造成为适合居住的地方。为了纪念那些开垦的壮丁,后来的政府就将此地叫作“垦丁”。
垦丁一年四季炎热多雨,海岸线上生长着大片热带海岸林。这些热带海岸林树种,大多随着洋流漂洋过海而来,如海岸林中最常见的棋盘脚与莲叶桐,它们都不是台湾本土的树种,而是典型的海漂植物--棋盘脚的老家在南洋,莲叶桐则来自太平洋岛屿的热带海岸。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垦丁的热带海岸林曾一度被逼入绝境,岌岌可危。当时,台湾兴起的一场建设高潮,砍伐掉了大片树林。后来,人们渐渐意识到海岸林防风防浪、促淤保滩、净化海水和空气的重要性,才增强了保护意识。1984年,为了保护垦丁地区的热带海岸林,台湾当局将垦丁地区开辟为国家公园,这是台湾地区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台湾岛唯一涵盖陆地和海域的国家公园。
垦丁国家公园的建立,让热带森林得到了保护,林木数量和种类逐渐回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动物到这里栖息。据统计,公园内如今生活着330种鸟类、24种爬虫、162种蝴蝶、13种两栖动物及15种哺乳动物,尤其是公园里的鸟类,70%都是迁徙性鸟类,其中红尾伯劳、赤腹鹰、灰面鹫、泽凫等候鸟,都是亚洲罕见的珍稀鸟类。
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是垦丁观鸟的重要季节。此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观鸟爱好者都会云集垦丁,带着各种摄影、摄像器材,对着各色鸟群拍个不停。本刊摄影师,鸟类爱好者陈子昭已经连续超过10年到垦丁拍鸟,每年春秋候鸟的迁徙时节,他都会从台北到垦丁,一待就是好几个月。陈子昭说,这里最容易观察到的是滩涂鸟类,最难的是森林和山头鸟类,他曾为拍摄台湾蓝鹊,等待了近一个月……
垦丁公园管理处,也会在观鸟季节进行一些鸟类的常识教育,帮助人们更加细致地了解公园内的鸟类。据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阿裴介绍,管理处经常会接到委托调查过境候鸟的调查计划,在2009年,她就曾经参与“过境猛禽调查计划”,在一天傍晚有幸看到了神奇的“落鹰”景观--一大群赤腹鹰密密麻麻地飞越山头,然后借助热气流攀升、高飞,再俯冲下来,消失在密林之中。
兰屿岛
“天赐飞鱼”和蝴蝶兰
充满热带风情的小岛兰屿,离垦丁并不太远,从垦丁的鹅銮鼻乘船出发往东76公里,就可见到兰屿特有的椰林雨蕉漫岛密布。
兰屿由火山喷发形成,面积45平方公里,是台湾岛最大的属岛,同时也是台湾地区唯一被归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地区。岛上遍布含有大量硫化铁的火山岩,远看时一片殷红,就像血淋淋的人头,所以此地又曾被叫做“红头屿”。
虽然岛上生存环境并不算好,但却生活着一支奇特的台湾原住民--达悟族。1895年甲午战争后,兰屿随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日本人鸟居龙藏在1897年组织了一支勘察队登岛勘察,结果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资源,却发现在此过着原始生活的达悟人。他试图和达悟人交流,但却根本无法沟通。在被遍地的火山岩、湿热的气候折磨了5天后,鸟居龙藏放弃了勘察,他认定这个岛屿没有任何开发价值,岛上的原住民也不可能教化,遂将此岛列为人类学原始民族研究地区,禁止外人移入,使其与外界隔绝。
1945年日本投降后,兰屿随之解禁,达悟人也开始脱离原始的生活。但时间并未遗弃传统,达悟部落依旧保留着大量习俗--比如崇尚飞鱼的传统。
达悟人以捕鱼为生,把飞鱼看作“天赐神鱼”,称自己为“飞鱼部落”。每年的3~5月,达悟人都会专门出海捕捉飞鱼,然后把捕来的鱼按颜色分类:最差的黑色鱼给老人吃,灰绿色的鱼给男人吃,红黑花纹或白色的鱼,也就是最好的鱼给女人吃--在达悟人的社会观念中,女人要种田、养育儿女,工作最繁重,应该吃到最好的鱼。
每到捕飞鱼的季节,达悟人在出海之前会举行盛大的仪式--“飞鱼祭”。仪式一般选择在早上进行,先将一艘艘绘有五彩图案的木船停放在海滩上,参加仪式的族人聚集在船周围,由长者主祭,以鸡、猪为祭品供奉海神。祭祀完毕后,部族里的男子便赤着上身,穿着丁字裤,划着独木舟出海。捕鱼一般在晚上进行,达悟人在船头点燃火把,飞鱼见光就会跃出海面飞到网中,一条独木舟一晚上通常能捕到几十条鱼。在整个飞鱼季,全岛渔民可捕鱼上百万斤,吃不完的便晒制成鱼干,可供一年食用。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达悟人捕捉的飞鱼大出风头,成为世人皆知的美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兰屿岛上除了飞鱼,还有另外一种神奇的植物--蝴蝶兰。蝴蝶兰生长于热带雨林地区,在观赏花卉中很受宠,素有“洋兰皇后”的美誉。兰屿上的蝴蝶兰品种众多,而且多为原生品。1934年,一名学者上岛考查,发现了这里众多的珍稀蝴蝶兰,兰屿从此声名大噪,成为著名的蝴蝶兰产地。在上世纪70年代,兰屿的蝴蝶兰一度遭到破坏性的采集,直到90年代,当地政府才开始对岛上的蝴蝶兰进行保护和复育工作,如今已大有成就,岛上又开始出现桃红蝴蝶兰、小兰屿蝴蝶兰等珍稀品种……
绿岛
“台湾的恶魔岛”
绿岛应该是台湾热带地区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起初,它并不叫这个名字,而叫“火烧岛”,据说是由于很久之前岛上有过一次火山爆发,烧掉了岛上的半片森林而得名。现今的绿岛,可以说名副其实--从天空鸟瞰,会发现整个岛一片葱郁,宛若大海中的绿宝石。
不过,绿岛之所以鼎鼎有名,街知巷闻,却不是因为这里的热带森林,而是因为岛上那座令人闻风丧胆的监狱:绿岛监狱。
1949年,国民党元老陈诚宣布在全台湾地区实行戒严,并开始大肆逮捕政治异议人士,以及各种“疑似间谍”的人物。大批政治人士被逮捕后,一座特殊的监狱--即绿岛监狱应运而生。绿岛监狱最初叫“新生训练处”,喻意犯人可以在这里经过训练重获新生。这座监狱和别的监狱不同,没有高墙铁门,是一所可以自由出入的监狱,但是犯人根本别想逃跑,因为绿岛位于台东县东面的大洋上,孤悬海外,根本无路可逃。
1951年,第一批犯人被押上绿岛,迎接他们的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严酷的思想洗脑,很多人都因不堪体力劳动而生病,甚至死亡。即便是挺过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迎接他们的是更令人恐怖的思想改造--当局在岛上发起“一人一事,良心救国运动”,要求所有犯人每天都要做一件效忠党国的“好事”,为表忠诚,还要宣誓喊口号,同时要将口号刺在手臂上……
1972年,绿岛监狱进行了改造重建,完工后,监狱除了关押政治犯,同时还关押各种重刑犯和黑道大哥。著名学者李敖、柏杨、陈映真、柯旗化,以及台湾竹联帮、四海帮、天道盟的一些黑道大哥们,正是在这一时期被关入绿岛监狱的。这些黑道大哥大多被单独关押在一所房子里面,完全断绝和外界的接触,在狱中孤掌难鸣,只有严苛的管教和孤独的痛苦相随--这让很多黑道人物从此对绿岛噤若寒蝉,绿岛也因此有了“台湾的恶魔岛”的称号。
上世纪70年代,一首《绿岛小夜曲》唱遍了整个台湾岛和东南亚地区,这首著名歌曲描述了绿岛美丽的夜色,表达了一个男子对姑娘深深的爱恋--不过,曾被囚禁在这座监狱中的著名学者柏杨却表示,这首歌是根据岛上犯人给情人的遗书来创作的。
当那段略显黑暗的历史成为过去,绿岛上的监狱也随之废弃。2003年,监狱建筑被改造为观光景点,小岛四周遍布的珊瑚礁,也不再是阻止犯人逃跑的天然障碍,而变身为潜水爱好者的天堂--岛上的石朗、中寮、柴口、柚子湖、大白沙和龟湾等地,都是理想的潜水地点,深受游人喜爱……
文 王谢 图 陈铁濠 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