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铁骨柔肠气壮山河

  • 来源:醒狮国学
  • 关键字:边关,悲壮,战士
  • 发布时间:2014-11-21 12:39

  ——用生命铸一支嘹亮的军歌

  编者按:“琴说古曲”系列既与中国古典文化一脉相承,又打通了古今礼乐生活的边界,别开生面。从铁马兵戈到市井巷陌,从侠骨柔肠到苦乐自当,历史感、人文感,可以完全在古曲中寻见,只要你有一颗向美和淡然素朴的生活之心。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曲《关山月》铁骨柔肠情

  古琴曲《关山月》分为六大乐句、十二乐节,而《关山月》的诗也正好十二句,以关、山、月这三样事物为三个支点,阐发着对于家国、男人、女人的思索。

  关,是指边关,这首诗里说的边关之山,就是祁连山,汉时匈奴称“祁连”为“天”,所以祁连山也称天山,就是诗篇起首一句写的“明月出天山”。西北关山上的明月,照耀的,是在中原少见的苍茫云海、是在江南不闻的强劲长风、是在内地不明的狼烟边关。那里是国家的边患,常有异族进犯,所以,各地男儿要作别家乡的杨柳、告别妻子的温柔,跋涉到这片从来就冲突不断的征战地带,冒着此生不还的危险为祖国尽职一方。

  戍守的岁月异常苦寒,将士们有太切身的感触去领略天地之苍茫、生死之迫近,他们怀抱的激情是在沙场对决时击退敌军、一朝得胜,而心底长存的柔情是在兵役结束时重返故乡、安稳度日。这两个希望,不免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建功立业就得冲锋陷阵,而兵戈相见又难免命丧沙场。求平安,就祈祷服役的年月里外敌不来侵犯;当英雄,就渴盼边疆的战火待我辈征讨平定。这种激烈的矛盾和张力,又未免不是烽火线上一道内心的风景线。

  一国的边疆是“关”,边关守住才有家国之安,所以守关的男儿就是那“山”,他们巍峨的身姿比连绵不绝的祁连山更具抗敌之效,他们坚毅的斗志比任何封锁线上的关卡都更有气吞万里、气壮山河的气势。但每当东升的月亮引领他们的视线回望家乡、每当横吹的笛曲牵出他们夜月下的故园情,这些征人便暂忘了雄心壮志,在猎猎寒风里一夜尽望乡。此时,他们怀念的那双红酥手、他们思念的那份红袖香,便是他们心中最美的月。“月”,就是此时此夜,在故乡高楼上跨越万水千山、与他们遥遥相望的妻子。那些女子在月夜下叹息,如杨柳岸的晓风,悠悠吹进塞外征人的心坎里,吹拂得他们一夜白头,苦颜思归。

  “关”是家国,“山”是男儿,“月”是女子。边关呼唤着热血,天山守卫着家国,明月照耀着九州。在《关山月》里,这三者虽相互矛盾,却也相互应和、相互成就,他们相互配合着、支撑起一道民族的万里长城。所以在这一曲《关山月》里,古琴明白征人的苦、理解家人的痛、更懂得民族的魂!

  关雄壮、山巍峨、月明亮!《关山月》,这三样刚柔并济的事物,托举出了中华民族的铁骨柔肠。

  壮我山河兮志在凌云端

  《关山月》这首曲子虽小,却需要“小曲大弹”,因为,它的意境不小,非但不小,而且辽阔;它的视角不小,非但不小,而且广阔;它的情怀不小,非但不小,而且深远;它的气势也不小,非但不小,而且磅礴。

  《关山月》曲目不长,难度不高,却像是一首波澜壮阔的史诗,在它的视野中,有家国有社会、有热血有冷骨、有时间有空间、有天地有个人、有激越也有反思、有伤怀也有豪迈。这首曲目几乎是通用于任何时代的一部战争史、血泪史、家国史和英雄史。

  所以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关山月》,那就是“壮”。它的曲风是雄壮有力的,它的情感是悲壮而又充满矛盾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外敌环伺的边关,是否该有战士去浴血守卫?当然应该。一朝征战,是否可能遭遇葬身沙场的有去无回?当然可能。而戍守边疆、冲战烽火的人就因此减少了吗?当然没有。一代又一代的男儿们,依然像周而复始的月出关山般、一潮一潮地涌向边关,在生死一线的边疆上巍然如山。在那苦寒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却常见有人往,他们的称谓是“戍士”,戍守边疆的战士,而他们的名字更该叫“壮士”,壮志不改的战士!

  所以,这是《关山月》这首曲目以雄浑指力弹奏出的一份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长风万里,吹不灭热血激昂,征战年年,征不尽壮志凌云!

  这是从战士的视野出发看待征战,若是从家人、从后方的视线去观望边疆呢?这就是《关山月》中提到的“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指代着那些在高楼上遥望边疆战士的闺中人。这些女性的叹息声与男人的厮杀声一样令社会振聋发聩,令历史沉重。在高楼望尽处,长风携沙,吹打的是她们的心上人,霜冷伴月,笼罩的是她们的梦中人。对于她们,纵有千般不舍,又怎能随意阻拦男儿的一腔热血?对于苦盼征人不归的她们来说,因为思念,所以孤苦,又因为分离本来就是一场冒险,所以赔上的是幸福的赌注。一场战役,牺牲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

  所以,这又是《关山月》的温情与豪情。明月照九州,天涯共此时,高楼上的月,与关山上的月一样苍茫云海间,无论那月的形态是檐角上一弯温柔蛾眉,还是关山上一轮遒劲圆盘,苍莽,都是它不变的色调。就像无论是后方女儿家的悲伤,还是前线男子汉的悲凉,他们都在共同完成着同样一场战争,悲壮,是他们共同的心头曲。

  悲壮的情怀、雄壮的战场,壮阔的时空、壮丽的天地,壮士断腕、铁骨铮铮,对月当歌、气壮山河!所有的矛盾与统一、缱绻与疏豪,都在这一支曲中起伏有致。《关山月》奏出的,就是一份壮之所在的辽阔画面!

  曹雅欣,独立撰稿人、文化主持人、国艺解说者,国内新生代青年文化学者。“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琴歌艺术音乐会的品牌策划人、著作权人。编撰有《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等作品。坚持“科普国学,文化健康”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做时代性解读,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

  编辑/林青雨 文/曹雅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