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文化

  • 来源:醒狮国学
  • 关键字:中秋,苏轼,嫦娥
  • 发布时间:2014-11-21 13:31

  中秋节史话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时间是阴历八月十五,时值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又叫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是和农业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以农业立国,人的起居作息要严格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季节阴阳消长的变化来进行。秋季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农民都对农作物有敬畏之心,古代春天播种,要祭祀土地爷,祈求五谷丰登,这叫“春祈”,秋天收获庄稼,也要祭祀土地爷,拜谢土地爷的恩赐,这叫“秋报”。收获的季节逼近要拜谢土地爷还要拜谢月神。史籍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的活动,拜月神就是“秋祭”。汉代,要在立秋或者中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代则有中秋赏月之事,唐宋开始出现以赏月为中心的节目,明清,中秋成为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的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和月亮崇拜连接在一起。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故月饼又叫团圆饼。《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错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徧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如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

  传说中月宫不仅有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捣不死之药,还有一个吴刚。我们抬头仰望月亮,月中有些黑影,这便是吴刚在伐桂。唐代传说月亮广寒宫前有棵五百多丈的桂树,吴刚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砍不倒。而吴刚是汉代西河人,他学仙有了过错,被罚往月宫伐桂,以示惩罚,李白有“欲砍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诗句。从嫦娥偷吃了不死仙药,化为月精,到吴刚被放逐到月中伐桂,说明月神已由宇宙之神,演化成为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中秋节商店贩卖新酒,布置彩楼,晚上到酒楼赏月,以丝竹萧管助乐,小孩儿则通宵游玩,夜市热闹异常。明清两代,许多地方还形成可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的节庆活动。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现代化与城市化正在消解古代的认知,天文知识令月宫神话失去魅力,五彩霓虹灯使月光相形见绌,丰衣足食使月饼不再令人垂涎,手机网络让天涯成为咫尺,中秋节的内容随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乾隆皇帝的中秋节

  根据一份清宫档案,乾隆四十一年的中秋节,乾隆皇帝是在前往盛京(沈阳)祭祖的途中过的,乾隆这次中秋祭月的情景,档案是这样记载的,“八月十五酉初,在莲花套大营西洋房东院内坐西北、向东南设摆月光花插一个,挨插屏前,摆条桌二张,一字摆着。用黄缎桌套一个。安毕,茶膳房随摆供一桌,十九品,摆三路。从怀里往外摆。月光码两边,供子母藕一对(用斑竹杆,上捆鲜花,在月光码插屏架上)。供桌后桌边上供黄豆角两把(高一尺五寸,挨着月光码供)。头一路(供桌后桌边)中间设斗一个,上供大月饼(重十斤,彩画圆光)。斗左边鲜果三品,西瓜一品。右边鲜果三品,西瓜一品。二路,中间设檀香炉一个,左边茶三钟,西瓜一品。右边酒三钟,西瓜一品。三路,香炉前,中间设檀香炉一个,炉左边,月饼一品二个(每个月饼重三斤),蜡台一个(此供子母藕,豆角,十斤重月饼,三斤重月饼,俱系随果报发来)。

  万岁爷至供前拈香行礼,还西洋房少坐。

  酉正、小太监常宁传送上用黄盘野意酒膳一桌,十五品。用茶房紫檀木折叠矮桌摆。

  酉正二刻十分,香尽,养心殿首领刘秉忠请万岁爷送焚化。

  总管萧云鹏用茶房如意茶盘请茶三钟、酒三杯。跪进,与上奠、酒,送焚化。毕,随撤供一桌。大月饼(十斤重)遵例贮,除夕共进。随将三斤重月饼两个呈送。切一个,托一个,用金龙盒盛,送上进。毕,赏随营妃嫔等位。整个月饼果报来之日,随果报带进京去,交与养心殿内总管王成,赏京内妃嫔阿哥、公主等位。供前鲜果、西瓜、月饼赏给随侍太监等。

  宫廷中秋祭月的仪式是隆重的,赴盛京途中尚且如此排场,皇宫中的礼拜可想而知,乾隆五年中秋,乾隆侍奉皇太后到西苑万寿堂礼佛,接着游览南海赢台诸景,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金风玉露共徘徊,

  为奉慈母特地来。

  壁月圆时瞻月相,

  壶天深处是天台。

  香飘桂子堆金粟,

  酒献南山作寿杯。

  无限欢欣随辇道,

  人间端的有蓬莱。

  宫廷祭月赏月不过是祈求黄泉永固的一种形式,普通百姓供的是从自己地里摘来的新鲜瓜果和自制的月饼,表达是的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的追求。唐代曹松写了首《中秋对月》,他说: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此诗词写出了天道无私的情怀。

  中秋诗词

  有一首民歌叫做“月亮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流落在天涯。”月亮是中秋文化的主角,更何况月到中秋分外明,要了解中秋文化就阅读中秋明月的诗篇。

  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海上升起了明月,纵然远隔天涯,此时此刻不论是诗人还是亲人都在同一轮明月照耀之下。怀念远方的亲人,怨恨着长夜漫漫,整个夜晚充满了相思之情。熄灭了蜡烛,爱怜着满屋的月光,到了室外,披上外衣,仍然感到秋露带来的凉意,虽然满手都是月光,却不能持赠给远方的亲人,也许在梦中将会相聚在一起。诗人通过明月、天涯、遥夜、竟夕、天烛、披衣、露滋、盈手赠、梦佳期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抒发了望月怀远的深情。

  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代大多数家庭都必须承担劳役或者兵役,应征者远离了自己的亲人,官员大多数离开原籍到外地任职,一定级别以下的官员不能携带家眷,求学的士人和商人也不得不离家。著名学者葛剑雄在研究人口史、移民史的过程中发现,古人真正完整的家庭只有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民才得以拥有,所以相思是古代诗歌的一大主题。

  此诗前两句写景,“中庭”点明地点,“地白”写月光,“冷露”“无声”“树栖鸦”“湿桂花”写月夜景色。末两句抒情,时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两个意境扣题,“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个疑问句,点明了秋天思念之情。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明镜喻月,刀头有环,达到既折,喻不得还也。“满月”“攀桂”“白兔”的意象点明了题旨,表现了有家归不得的离情别绪。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唐)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同样是中秋之夜,昔年在曲江池畔杏园边,那是京城繁华所在,今年则在湓浦沙头水馆前,那是何等的萧条冷落,今昔对比,倍觉黯然,愿望西北,何处是故乡,身处东南,多次看见月残月圆,无人领会我的困境,月光相似而境遇相异,诗人惆怅之情可想而知。

  《水调歌头》

  苏轼(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有个小序,说明熙宁九年中秋,诗人通宵欢饮,此词不只描写了明月也表达了对子由的深情。

  上片一开头就提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一是明月什么时候才有,一是天上宫阙里,今昔是哪一年,接着从问月转到赏月,本想乘风飞往天宫,又担心在琼楼玉宇的高空,忍受不了那里的寒冷。不能上天只能在明月照耀之下翩翩起舞,尽管是在人间,已不像在人间。

  下片从赏月回到问月。明月流转到朱阁之上,流转到低低的绮户,照耀着不眠的人们。至此,诗人对明月又有质问,为什么你总是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是不是对人有所怨恨,曲折地点出了对子由的思念。接着笔锋一转,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无论是人还是明月都是“难全”的,婵娟,美好的样子,既指嫦娥,也暗指明月。即使相隔千里,美好的明月也将诗人和子由联结在一起,这样不仅表现了对子由的思念也表现了美好的祝愿。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天才的想象力,抒写了丰富曲折的情感,借问天问月抒发了自己的胸怀,通过想象设问,展现中秋月宫超越尘寰的奇景,从景物的自然转为流转变迁,以自然境界的澄澈,映现出诗人思想境界的乐观广阔,是中秋词中境界最高、流传最广的名作。胡仔《笤溪渔隐从话》认为:中秋词,自苏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都是千古名句。

  编辑/书含 文/张荣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