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 韩式主旋律战争片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战争片,主旋律,韩式,
  • 发布时间:2014-12-01 15:58

  续集已筹备完毕 讲述李舜臣鸣梁海战之后的英雄功绩

  自7月30日上映后,金汉珉编剧并执导的《鸣梁海战》迅速飙升至韩国电影的“历史卖座冠军”。这部16世纪背景的史诗古装片在当地掀起了观影狂潮,在亚洲其他地区也被寄望赢得关注。不过在北美市场,该片对韩国本土民族主义的激昂描述或许很难吸引美国观众,反响平平当在情理之中。

  影片中,朝鲜海军将领李舜臣(崔岷植饰)受日军反间计所害,被贬入狱。1597年,日军再次大举侵略朝鲜。大敌当前,朝鲜国王不得不重新起用李舜臣。不过在他入狱期间,朝鲜海军已在与日本海军的一次大战中近乎全军覆没。出狱后的李舜臣没有时间重整海军,只能亲自率领仅有的12艘战船,出兵迎战拥有300余艘战舰的日军。

  虽然与侵略者力量对比悬殊,但面对这场家门口的生死之战,李舜臣仍然认为朝鲜拥有战略优势。他派人前去查探老对手——日本海军上将胁坂安治(赵震雄饰)下属的日军舰队,可探回的消息却令他感到疑惑:由于日本统治者新任命的“海盗王”来岛通总(柳承龙饰)到来,胁坂安治已被迫交出舰队。与此同时,日军正在从陆路进攻朝鲜首都。李舜臣熟知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鸣梁海峡一带天气复杂且暗流汹涌,故决定在此地与日军决一死战,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军队还能否支撑足够长的时间,以吸引日本海军落入陷阱……

  鸣梁海战被认为是韩国海军历史上最重大的胜利。李舜臣率军以寡敌众以少胜多,英雄事迹在韩传颂百年。电影《鸣梁海战》着重强调了朝鲜战士们毅然决然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日军冷酷无情的暴行。这样的主题先行与电影的史诗格局决定了电影的基调——作为一部主旋律式的古装大制作,《鸣梁海战》意在强化叙事的历史真实感,而非描述主角的性格特征和具体事件的复杂性。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演员发挥,例如本片男主角,一向表演出彩的崔岷植。相比他在吕克·贝松执导的《超体》中的表演,以及其以往塑造的那些令人难忘的歹徒角色,崔岷植在本片中扮演的这位广受尊敬的历史英雄还是令人略有拘束之感。片中他经常穿着笨重的盔甲,脸部也被络腮胡子、长发、血渍和污垢所遮盖。纵观全片,应该说崔岷植未能实现他一贯的表演方式,演绎与角色有一定距离。电影中日军指挥官们(由韩国演员扮演)之间的自相鱼肉,倒是比他们跟李舜臣之间的对手戏有趣得多。

  导演金汉珉曾在2011年成功执导过古装战争动作片《最终武器:弓》,该片在韩国同样取得了票房佳绩。在本片中,他精心设计了不少令人赞叹的海上场景。剧组专门建造了8艘朝鲜和日本的古代战舰,并在CGI技术帮助下将战斗场面和效果充分放大。《鸣梁海战》中大部分的海战场面都颇具实感,激烈的炮火与刀剑场面令人印象深刻,掩盖了片中少数差强人意的电脑特效镜头。影片续集目前已筹备完毕,据悉故事将继续讲述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之后的英雄功绩。

  编译/丸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