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 改革创新——深圳市龙岗区探索“五化”改革路径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深圳,龙岗,五化,改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2 08:57
龙岗区正在由常规发展阶段迈入跨越发展阶段,担负着打造特区改革发展新标杆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决定着当代中国的命运。2012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就选择了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深圳,他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此后,习总书记围绕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改革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龙岗区作为城市副中心、深莞惠地理几何中心和深圳辐射粤东、联系海西的战略基点,当前正处于经济、城市、社会转型期,正在由常规发展阶段迈入跨越发展阶段,担负着打造特区改革发展新标杆的历史使命。
随着全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大幕的拉开,龙岗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紧紧围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按照“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化一平台”改革主攻方向,把改革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强力手段和制胜法宝,坚持抓早、抓实、抓领导,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出台了改革实施意见和年度改革计划,从区级、部门和街道、社会各界三个层面强力推动改革,积极探索“高质化目标、市场化方式、法治化思维、社会化参与、科技化手段”的“五化”改革路径,最大限度抢抓改革机遇、破解发展瓶颈、释放改革红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
龙岗区现有1项改革被列为全国试点、2项被列为省试点、4项被列为市试点。同时,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8.8亿元、同比增长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54亿元、同比增长32.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各区中均名列前茅。
以“高质化目标”牵引改革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驱动,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龙岗作为深圳的后发展地区,既有世界500强的企业——华为,也存在大量落后产业,在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和效益、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龙岗必须摆脱由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按照打造“深圳质量”的要求,深入实施“高端引领、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创新制度机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集聚高等院校、高端企业、高级人才、创新平台“三高一平台”资源,以改革的思路把后发优势转化为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方面,我们面向国际集聚高端资源。融合国际化元素,探索新型合作办学模式,以国际化高等教育集聚智力资源,打造“东部智谷”,为更长时间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经正式开学,深圳特色学院集中校园将于今年年内动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吉大昆士兰大学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还有华盛顿大学、墨尔本大学正在洽谈引进,一批国际一流大学正在龙岗大运新城集聚,深圳东部国际大学城雏形初显。另一方面,我们着力营造综合创新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专项扶持资金实施细则,搭建“政产学研用资介”一体化的平台,打造创新沃土。现已引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试基地、中科院技术转移南方中心等一批技术先进、共享度高的创新平台,2014年上半年全区专利申请量6963件,同比增长12.9%,共有13个片区、89.6平方公里纳入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划,面积占全市近1/4,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市场化方式”撬动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龙岗区经过大运会的洗礼,城市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但目前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成率还比较低,与特区一体化标准和目标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当前,群众对生活的期待不断提升,要求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但是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在发挥好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作用的基础上,如何有效缓解政府有限财力与快速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传统做法,不断创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拓宽社会资本进入民生领域的通道,发挥市场在提供高端优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在这方面,龙岗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政府资助型学校”改革试点,构建“社会建、政府养、社会办”的办学新模式,与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等知名教育品牌达成合作意向。在文体方面,我们以社会融资为主渠道,开展旧改项目配套文体设施改革试点,以BOT、BTO、ROT等多种融资模式推进大型文体设施建设,区科技馆、青少年馆、公共艺术馆已经开工建设,布吉文体中心力争今年年底动工。
以“法治化思维”谋划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目标,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
转型发展中的龙岗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健全制度机制、树立法制权威,更多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谋划工作、化解矛盾、保障安全。例如,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方面,我们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清单之外无权力”的理念,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全国率先编制权责一致的“权责清单”及运行流程图。省纪委专题通报了龙岗区的“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并要求全省各地各单位学习借鉴。
又如,在提升信访法治化水平方面,我们在横岗街道试点,整合调解、行政、司法资源,搭建信访诉求调处平台,探索了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给信访调解盖上一枚“法律章”,增加一道法律约束。既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又充分体现法治精神,将在全省推广。
以“社会化参与”推动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龙岗区的实际管理人口近400万,其中户籍人口仅43万,90%左右是流动人口,人口结构严重倒挂,而且居住在龙岗、工作在原特区内的“钟摆人群”不断增多,社会管理和服务事项庞杂,基层管理服务面临着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呈现出“小马拉大车”的不利局面,基层治理水平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
因此,创新基层治理成为龙岗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个关键着力点。我们将社区基层治理改革与社区股份公司改革、聘员管理综合改革结合起来,厘清社区综合党委、工作站、居委会和股份合作公司的职责,试点制定社区工作站权责清单,探索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通过“减员、整合、增薪、提效”整合基层资源,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新局面。
又如,在转移政府职能方面,我们着力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培育扶持、诚信自律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按照“一年破冰、两年推广、三年铺开”的思路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出台了政府向社会转移的22项职能目录、政府部门购买的180项服务目录、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100家社会组织目录,将部分管理服务事项交由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来承担,力争用3年时间形成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长效机制。全区社会组织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现有社会组织1077家(含备案),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多元共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龙岗区也被民政部确认为首批“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此外,针对区内居住类历史违建安全稳定隐患突出、基本公共服务配套缺乏等难题,我们选择南湾街道开展试点,先行探索综合整治路径。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为开发商、社区、业主搭建沟通平台,引导业主成立投资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建立协商自治机制,监督物业公司改进管理、加大投入、优化服务,形成了各方联动、共建共治格局,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试点期间社区信访量下降50%,撬动社会资源和市场力量投入超亿元资金,参与安全及基本民生设施整治工作,现已形成一整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并于今年年内在全区推广。
以“科技化手段”助力改革
当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运用科技信息手段创新和优化政府服务管理方式,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龙岗区结合“织网工程”、智慧城区建设等工作,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服务管理模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社会投资重大项目备案等事项上,龙岗区向电商服务学习,试点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快递收送件的智慧化服务新模式,为管理服务对象提供足不出户办成事的“网购式”体验。
对于暂时不能全流程网上办理的事项,实行行政服务大厅“一窗受理、并联办理、资料共享、统一送达”的联合办理模式,让数据在后台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免跑路。
创新“科技围合”,破解城中村治安难题,在布吉街道桔子坑小区开展城中村“科技围合”试点,综合运用门禁视频、移动警务终端、“猫眼”工程等科技手段,加大技防力度。试点1年时间来,小区治安环境明显好转,这一创新做法将于两年内分批分期在全区铺开,并被《人民公安报》誉为全国首创,现由市公安局上报评选“公安部基层技术革新奖”。
杨洪
作者是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
编辑/杨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