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面包屑式的交易革命——《高频交易》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高频交易
  • 发布时间:2014-12-02 09:06

  今年3月,摩根大通宣布自己在2013年高频交易的亏损日是0,全球顶尖电子交易公司Virtu也在招股书中宣布,过去4年所有交易日中,只有1天出现亏损。这几乎是神一样的投资业绩,据统计,在7成投资者亏损的2008年,大部分的高频交易者都获得了正收益,著名的文艺复兴公司甚至赚了25亿美元。

  传统的交易模式分为基本面模式和技术面模式,而高频交易无法简单归为其中一类。有人将其比喻为“拣面包屑式的交易革命”。艾琳·奥尔德里奇在《高频交易》一书中所写“如果说传统的交易技术关注的是水面上的波涛汹涌,高频交易关注的则是水面下的丝丝涟漪。”这些在毫秒或微妙范围内进行的交易彻底颠覆了原有基于人的判断而进行的低频交易模式和理念。高频交易诞生的基础是计算机硬件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艾琳·奥尔德里奇在书中将其形容成“以光速交易,决战于毫秒之间”毫不过分。除了聘请科学家、数学家和程序员来设计更为复杂的计算机算法系统外,高频交易公司在硬件技术上也展开激烈的竞争,交易速度的竞争从毫秒级进入纳秒级别。有些交易机构将自己的服务器群组安置到了离交易所计算机很近的地方,缩短光纤传输的距离;著名的高频交易商Jump甚至斥巨资购买了退役的军用信号发射塔,信号塔微波技术可以将传输时间缩短一倍,这将帮助公司大幅提升利润。

  《高频交易》一书生动地描述了高频交易发展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产生了采用电子化交易系统的交易所,但受制于计算机设备成本昂贵等技术原因,20世纪是由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主导的年代。后来,“大量拥有物理学和统计学高级学位的新型交易员涌入华尔街,开发出了许多与传统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几乎毫无关联的先进的数学模型,新的数量模型孕育了量化交易。”这其中,统计套利策略非常流行,这种依赖于速度的交易方式很快使得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并成为了高频交易中重要的一种模式。

  2000年,高频交易带来的交易量占比不到10%,而到了2012年,全市场70%的股票交易量由高频交易提供。“高频交易策略发现并消除市场暂时出现的无效率之处,并促进市场价格更快地反映市场信息。很多高频交易策略给市场提供了显著的流动性,使市场运行更加平稳,并且让每个投资者都降低了摩擦成本。”

  但是,高频交易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高频交易需要的设备和计算能力对中小投资者是一种不可逾越的门槛,这些利用高频交易获取收益的机构,可能造成市场的不公平。另外,一些黑天鹅事件由于高频交易的存在而被放大了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2010年5月6日美股的“闪电崩盘”事件,5分钟内,标普500指数跌幅就超过5%。这种大幅波动导致了很多高频交易商的系统出现错误,进一步加剧股指波动,至今,监管机构仍未查清“闪电崩盘”事件的具体诱因。但SEC要求各大交易所增加“熔断机制”应用,及时暂停极端波动的交易,原因之一就是电脑程序可能缺乏必要的判断来处理意料之外的市场压力。

  供稿/银华基金 编辑/罗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