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能说会听”——《2014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智能语音,智能家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2 15:48
智能语音技术在移动互联网、呼叫中心、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深入,带动了智能语音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正在从“能说会听”的语音应用走向“能理解会思考”的人工智能方向。
2013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到33.7亿美元,同比增长38.1%。2014年预计达到47.5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1%。预计到2017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将达到11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1%。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2013年,中国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到16.9亿元,同比增长95.6%;2014年,中国智能语音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30.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1.1%,中国在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中的占比将从2013年的8.4%提升到10.7%。从中国语音产业联盟最新发布的《2014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可以看出,中国智能语音行业已经进入令人兴奋的产业爆发期。
11月2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14中国语音产业联盟年会暨中国语音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简称年会),中国语音产业联盟理事长、科大讯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在联盟工作报告中指出,目前在智能语音的技术方面,我国在部分领域已经居于世界领先位置,但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联盟成员单位必须齐心协力,有序竞争,才能最终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产业格局悄然改变
为什么智能语音市场产业规模涨幅如此惊人?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全球智能语音识别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并不断向政府、金融、家电、汽车等垂直行业渗透;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语音技术正在迅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显著地改变着消费者的交互方式。
在全球智能语音市场,美国Nuance公司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2013年底,Nuance在全球拥有超过110家分支机构,员工总数近1.2万人。但是随着谷歌、苹果、微软等IT巨头不断发力,Nuance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步改变。
近年来,谷歌通过推出语音助手等方式不断强化和推广其智能语音技术和产品,并将其与输入法、语音控制、翻译、网页搜索等应用深度整合。此外,谷歌还开放了语音识别的API供开发者使用。苹果则凭借Siri切入智能语音领域,并大力推广“iOSintheCar”计划,在汽车领域寻求突破。微软则凭借其在智能语音领域的长期积累,试图将IT应用和语音信息入口的掌控从桌面延伸到移动互联网领域,进一步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微软2014年推出的小冰机器人被微信封杀甚至成为移动互联网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2013年,Nuance全球市场份额虽然仍然高达51%,但是已经比2012年的62%下滑了11个百分点。谷歌依靠其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16.9%猛增到2013年的28%。苹果、微软,以及来自中国的科大讯飞分别以4.7%、4.4.%、4.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四、五位。
虽然中国在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中的占比并不高,但发展增速极其惊人,且产业带动效应明显。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语音技术带动移动互联网、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相关产业规模增长超过150亿元。预计到2017年,随着智能语音技术在汽车电子、智能家居领域的大范围渗透,智能语音将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增长超过1300亿元。
产业爆发期来临
一年一度的年会,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振超都到会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亲自担当年会主持人。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安徽省智能语音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更是提出,力争到2017年,语音互联网产品用户达到10亿、语音技术应用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着力打造以科大讯飞为龙头的语音产业,把语音产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把安徽建设成为中国语音产业发展示范区域。
“在全球合成语音大赛上,科大讯飞已经连续7年获得冠军,今年比赛的语种是印度语,科大讯飞仍然获得全球第一;如何在汽车高噪音环境下应用智能语音系统,一直是业界难题,在今年全球两个著名的测试中,科大讯飞均位列第一,产品已经被奥迪、宝马、奔驰等厂商采用;在口音识别方面,科大讯飞已经可以识别20多种方言,这些技术已经应用到智能家居产品中;我们的英语口语评测系统在公平性和准确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已经被多个省份的教育部门采用。”刘庆峰认为,如今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有很好的先发优势。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将从“能听会说”的语音应用走向“能理解会思考”的人工智能方向。产业已经迎来前所未有的产业爆发期。
面对良好的市场前景,刘庆峰表示,中国语音产业联盟成立两年来,会员单位已经从19家扩大到50家,他希望产学研用各单位能共同推动智能语音技术发展,大家抱团推进标准研制。
引来行业用户关注
越来越多的智能语音产品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国语音产业联盟也邀请了几个典型行业用户来到了年会现场。
在江淮汽车车身电子研究院副院长李卫兵看来,智能语音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用语音技术替代传统的按键、触摸屏等介质来操控汽车驾驶室的很多应用,已经是明显的发展趋势。在汽车驾驶室内,噪音、电场的干扰非常严重,这也是语音技术应用与汽车行业的难点问题。
中国移动和科大讯飞在两年前合作推出的灵犀语音产品,目前已经有了4000多万用户。中国移动数据部副总经理沈红群自豪地表示:“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最懂用户的语音助手。”她把灵犀形象地比喻成“语音金手指”,通过讲话就可以操控手机。比如可以通过讲一句事先设置好的关键词就可以唤醒手机,动动嘴巴就可以开灯、转换电视频道。目前,灵犀在语音导航、搜歌、阅读等方面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未来,灵犀还将推出很多个性化应用。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移动还将灵犀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理解等功能,对业界开放,后续也会不断研发出新的能力,比如身份识别、个性化语音播报、语音数据的挖掘等,向外部开放。中国移动的开放模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打包,也可以进行资源交换。她希望更多的中小开发者跟他们联系。
虽然目前银行业对智能语音的应用还停留在语音导航、语音留言分析等初级阶段,但是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熊福林认为,智能语音在银行业的应用空间非常广阔,银行对智能语音应用有着强烈的需求。未来,在电子账户管理的声纹身份识别、大数据分析、无人银行等方面,智能语音技术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熊福林希望业界有志于此的企业,可以和光大银行一起建立实验室,共同推进智能语音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
相关链接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十大观点
1.智能语音产业规模增长近一倍;
2.智能语音市场由垄断走向垄断竞争的格局;
3.移动互联网成为最大应用场景;
4.我国技术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
5.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6.中国智能语音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
7.智能语音将从“能听会说”的语音应用走向“能理解会思考”的人工智能方向;
8.智能语音产品将加快向前端市场发展;
9.智能家居成为垂直行业新增长点;
10.语音信息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本报记者 王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