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应用将拥抱哪个“开放”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英特尔,IBM,私有云,核心应用
  • 发布时间:2014-12-02 16:00

  四年过去了,在英特尔2014企业核心应用论坛上,记者发现用户关心的话题已不再是“用x86架构的服务器替换IBM小型机是否靠谱儿”这样的问题,而是更关心如何利用x86集群将企业的核心应用做好,如何将企业核心应用放入私有云环境中,并具备商业智能分析、大数据分析这样的能力。

  由此可见,今天的用户并不想被任何一种平台所“绑定”。对他们来说,什么样的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打造开放灵活的应用,加速企业业务创新,它就是企业核心应用最终的归宿。今天,x86也好,Power也好,谁更适合开放,谁就更有可能胜出。

  开放并不简单

  开放,似乎已经成为目前整个市场,乃至技术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人人谈开放,人人都说自己在打造开放的架构、开放的生态圈,但是“开放”只是这么简单吗?

  在VMware中华区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解决方案总监王俊标看来,对用户而言,IT业“开放”的价值只有一个——开放能给用户更多选择的自由。无论是“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还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这些基于“开放”的概念之所以能受到用户重视,都是因为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去搭建软件定义的企业,让业务、服务更为灵活。但“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要如何实现,由谁去推进其实现,显然不是由几家厂商的同盟可以做到的。

  正如SAP公司数据库和技术平台部售前总监、数据管理技术首席架构师宋一平所强调的那样,将基础设施变为一个开放的架构,就要涉及多个环节能力的提升。应用、系统软件、底层硬件都要具备平滑迁移的能力,必须让整个体系的中间接口更少;不同系统间的互通能力也很重要,从企业级的核心业务系统到移动互联网系统,从高配的系统到低配的系统,不同系统之间互通的效果也完全取决于开放的程度;此外,还有开放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等。

  “开放,还意味着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服务器产品市场部产品市场经理罗一峰认为,它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者们的联盟,还需要众多ISV、OEM合作伙伴的加入,需要整个业界、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参与。无论是硬件层面、软件层面还是应用层面,这个生态系统都需要经过多年打造才可能实现。对任何一个技术企业而言,开放过程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笔财富。

  让企业安心拥抱开放

  “拥抱开放”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让用户、开发商、集成商用更低廉、更有效、更具定制化的方法去开发所需产品,不必再受限于传统厂商或封闭厂商所带来的软硬件局限性。今天,这已经成为英特尔所倡导的“开放”。

  作为计算平台的提供者之一,近年来,英特尔的一系列举措甚至大有将“开放”转化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势头。从至强到至睿,除了用每单位功耗下的性能大幅提升保证开放架构的能力提升外,英特尔还从硬件底层、系统应用层面解决了大量问题,为“开放”架构打下更好的地基。例如在CPU内部集成I/O控制器,将PCIe的控制器也集成到CPU端,可省去其他部件的芯片,使处理性能进一步提升;可以根据应用需求提升频率的睿频加速技术,能在处理业务时瞬间提高CPU频率和性能;面向计算密集型应用的超线程技术和核心、非核心的独立频率控制技术等;还有像Vt-d、Vt-i等硬件辅助虚拟化的技术,能让用户实施虚拟化时获得更好的硬件支持。

  “过去几年,英特尔一直不断进行SDI实践,以便英特尔的处理器能在存储单元、计算单元和网络单元各方面为SDI提供模块化的设计和基础支撑。”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大区产品市场部总监赵萌告诉记者,在存储方面,这些技术已表现在高速缓存存储加速技术、ICI技术上。在网络方面,英特尔面向开发者推出的开发工具包DPDK也是SDI实践的结晶,开发者可以灵活定制化地开发网络环境。在计算方面,像AVX2.0这样的技术也是据此打造的。SDI实现的难度恰恰在于打地基,没有底层的优化,没有更好的管理和模块化设计的能力,不可能按照SDI的设想去满足上层应用的需求。英特尔的这些技术无疑正在为SDI提供通路。

  在生态系统的整合方面,英特尔除了传统的厂商联盟外,还成为了OPenstack等开源组织中的主要贡献者。英特尔还整合了软件、硬件部门的众多资源,以便和业界合作伙伴一起交付Openstack的源代码。

  “开放”不仅是一种姿态,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企业的核心应用最终会拥抱哪一种“开放”,并不是由今天厂商的口号决定的。谁更适合云、大数据,谁能为用户提供经济、便捷的选择,谁就会成为企业的选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