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时代,我们当如何思维?

  • 来源:信息方略
  • 关键字:网络经济,网络逻辑
  • 发布时间:2014-12-03 08:39

  读书多了,渐渐体会到,发现一本好好最快的方法是看作者。有一个好的书名并不一定是本好书,但一位优秀作者写出来的书,则肯定值得一读。在这本《新经济,新规则》的封面上,最显著的地方赫然写着两个大大的字母——KK。

  KK的名气,这两年在国内愈发响亮。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围绕互联网生态发展起来的科技公司、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移动设备等等一系列新鲜事物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已经融入了生活。另一方面,一些对新兴网络经济下的游戏规则看不懂、不理解的企业或组织也面临迅速被淘汰的风险。十年前科技公司的CEO们今何在?有的已经成为神话,有的已经成为笑话。脑子不够使怎么办?张朝阳闭关了,周鸿祎修炼了,刘强东留学了(这货还顺手泡了奶茶?!),他们思索的核心就是,如何理解网络经济下的游戏规则,而关于这个问题,硅谷游侠凯文凯利(人称KK)的书,不可不读。

  在《新经济,新规则》中,KK专门就网络经济,提出了十种规则及应对的策略。作者用他一贯的思想笔记似的方式,将他对网络经济规则的思考,排列成集,每一段,每一部分都可单独阅读。他对人们比较陌生的“网络经济”这个主题的思考,涉猎之广泛,内容之深入,另人脑洞大开。

  例如,他认为,价值产生于普及之中,而非稀缺之中;追随免费之道,先人一步推行低价策略;网络经济中,公司的主要关注点已经从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向网络价值最大化等。书中的许多观点与我们理解的传统的商业定律有悖。因为,网络逻辑是违反直觉的。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网络逻辑?

  这个问题是全书的核心,但作者并没有在这本书给出答案。早在作者二十年前的扛鼎之作《失控》中已有系统的思考。简单的讲,有两种极端的途径可以产生“更多”。一种极端途径是按照顺序操作来构建“系统”,像钟表内部的机械结构一样,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复杂系统;另一种极端途径是由成千上万个“自治成员”并行行动,各自分离,没有统一命令,像鱼群一样,每个“自治成员”的“动作”都会传递给整个集群,从群体中“涌现”出众多个体动作集成的“同步动作”,这就是网络的模式。

  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事物大都靠近网络模式这一端。蜂群、鱼群、民主、大脑神经元网络,电脑网络。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节点和连接。决定一个网络最核心的特征是:任何一个节点所发出的信息都能通过连接迅速传遍整个网络,任何一个节点都能通过连接迅速接收其他节点发出的信息。信息的实质性延迟和屏蔽会导致网络的分裂或崩溃。蜂群鱼群通过光线传播和眼睛的接收,实现位置信息的瞬间沟通。大脑神经元网络通过神经元细胞传递的讯号实现瞬时沟通。电脑网络,通过电讯号和比特实现沟通,让每一个终端设备上的信号能够瞬间传遍网络。

  有鉴于此,回头再去看书中KK提出的应对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就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当我们能够与其他人或组织实现实时信息的交换,我们就不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变成为网络的节点,所以要拥抱网络,利用网络的优势去发展自己。网络上节点的数量越多,网络的价值就越大。以算数级速度增加,价值就在以指数级增加。网络上便捷的信息传递使过去利用信息不对称创造价值的企业失去了根基,这类企业应当追随免费之道,抢先推行免费或低价。

  今天,互联网仍处在快速发展的早期阶段,开启了面向未来几百年的大门,就像大航海时代一样,机会属于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弄潮儿;那些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独立见解的思想家,那些能够把握本质、捕捉机遇的冒险家。网络思维虽然违反直觉,但人们的直觉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修正。

  文/书评人:宫彦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