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凯立德,小米要给车联网下个定义

  但当小米全资子公司以8400万元人民币入股凯立德之时,业内人士却大多认为:一直做硬件的小米,想要用地图作为入口,切入到APP应用生态当中,收复当年《米聊》被《微信》驱逐后在O2O(连接线上到线下的一种商业模式)领域的失地。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拿下凯立德,只为O2O?

  雷军作为一个极其智慧的投资人,其近年的战略布局都颇有些高开高走、落子在意料之外,如当年的小米手机,以及之后推出的小米手环等。观其言行,其布局逻辑显而易见—即围绕着充满“极客”意味的高性价比硬件,打造一个应用生态圈,然后连接其他关联硬件打造一个更大的互联生态圈。诚然,小米入局地图领域,一出手便拿下了和高德、四维图新等厂商处于同一量级的凯立德。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米是不是希望与拥有高德的百度、入股四维图新的腾讯在O2O领域一拼高下呢?在优质地图厂商资源已经被互联网巨头瓜分殆尽的大背景下,这种联想十分正常,但真会如此吗?

  基因天性的抉择

  基因的不同,决定了用法的不同。百度拥有《糯米》、《百度地图》,以及优势的APP分发渠道,而腾讯则拥有京东、四维图新,与《微信》引导出来的营销资源。尽管其所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却都指向了一个目标:以地图数据为基础,形成一个覆盖本地生活化服务和电子商务的网络,打通线上与线下的销售模式。而这些资源,小米都没有,如果仅仅是跟随百度与腾讯的步伐,用传统的方式与其在O2O领域一决高下,那只会一败涂地。

  按照凯立德副总裁嵇然最近对媒体谈及小米入股之事时的说法,凯立德就是看中小米在手机端的硬件优势,希望推进双方在移动互联网端以及车联网端的深入合作。“凯立德还是立足于车载层面,不过移动端也不会放,以后的发展肯定是多屏的。”

  话语间也透露出了合作的关键点—以硬件为依托,形成小米特有的车联网模式。这样的合作不仅仅可以互相弥补短板,更可以在BAT的包围圈中,从对方目前没有实际兵力部署的区域上开疆拓土。

  所谓短板,一言以蔽之,即凯立德有地图资源而车载导航设备不够强悍,而小米虽然在硬件市场占据不少份额,但缺乏优秀的地图资源。双方取长补短之下,可形成一个车联网的基本模式:利用凯立德已经拥有的庞大车载用户基数,实现硬件换装和软件升级,让移动端和车载设备连成一体,破解目前车载导航除了带路外,其他功能基本鸡肋化的格局。而在智能汽车短期内不可能普及的情况下,通过极客化的车载导航来实现汽车智能化,将直接击中车主的“痒点”。

  又一个小米生态

  较之百度与腾讯,将小米手机的性价比神话复制到车载导航之上,才是小米目前在地图领域的最大优势。毕竟基于Android进行定制化与个性化再开发的MIUI系统,是其他互联网巨头所没有的,转战车载系统,难度也并不算太大。加上凯立德之前已经融入到比亚迪与东风风神等自立品牌的车载系统之中,深入配合车企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更多汽车智能化刚需,亦有可能。因此,我们几乎可以将此视为又一个小米生态:拥有同类产品的所有功能但价格低到极点,匹配小米手机以丰富其使用场景。随着装车量的攀升,小米模块也将顺理成章的成为各类O2O服务的入口,比如利用导航预定停车位、餐厅座位等……。这样的方式,或许才是小米所希望看到的。虽然颇费周章,却也避开与腾讯与百度等巨头的正面碰撞。如此一来,小米所需要的流量阀门自然便打开,雷军的算盘不可谓不精明,只是最终一切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吗?

  文|张书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