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苇·克劳特:38平方米也温暖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乌苇·克劳特,文化使者,亚和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14-12-25 16:24

  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40年的德国人,他在中德文化交流上所做出的贡献却鲜为人知。

  >>Introduction

  乌苇·克劳特

  有人说,他是“我们时代的马可·波罗”、“全球化的开路先锋”、“一个跨越文化高墙的德国人”。由于历史的机缘,他在“文革”后期来到中国,意想不到地一待就是40年。着迷于东方艺术的魅力,他结识了众多文化名人,使老舍话剧《茶馆》首次走进欧洲;致力于架设东西方理解的桥梁,他把《探长德里克》介绍到中国,并发起多项中德交流与对话;因为不能自主的爱情,他不畏阻力娶了影星沈丹萍,“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如今,他经营自己的公司--亚和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单快乐。

  风很大,三里屯临街的咖啡馆里并没有因为风大而挡住食客的步伐,这里人来人往。三点没到,向来守时的乌苇·克劳特(Uwe Kraeuter)微笑着向我们走来,身材修长,眼神温和。

  可能多数时候,乌苇·克劳特被大家熟悉都是因为他是明星沈丹萍的老公,但是,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40年的德国人,他在中德文化交流上所做出的贡献却鲜为人知。

  而且,除了文化使者身份,他还是一个企业家,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亚和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德的影视事业。看着轻酌咖啡的乌苇,问他为何如此低调,他笑,“为了沈丹萍和我的孩子。”

  我是同志

  乌苇来中国时很年轻,大学毕业,青春洋溢。

  当1974年7月19日他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时,正赶上中国文化大革命后期,一个穿着蓝灰色中山装的外国人在大街上行走总能遇到人们惊异的目光,但是乌苇对这些都视而不见。

  他告诉记者:“我在外面吃饭,服务员称呼我为同志,这一声同志,让我觉得自己已经是这里的人了。”

  乌苇来中国是因为他的外公,他的外公是一名船员,在旅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告诉他很多关于亚洲人的故事,尤其是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外界对中国的了解比较少,所以中国人在乌苇的眼里是最神秘的一群人,想要了解这群人让乌苇对来中国工作的机会倍加重视。

  在中国,他的工作是在外文社负责审校被译成德语的文章,即德国专家。像其他人一样,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上班,风尘仆仆。但是乌苇却很享受这段时光,这段时间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努力了解中国文化。他大学时期修的是社会学,但是在中国,他却渐渐地离社会学越来越远。

  那时候,单位安排的住址是友谊宾馆,直到今天,乌苇说:“对友谊宾馆都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愫。”因为在那里,他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结缘艺术是意外

  乌苇很坦率地告诉记者:“我是因为喜爱文化艺术才从事和文化艺术有关的工作。”

  乌苇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是不能被遗忘的。因为他曾看过中国的话剧《茶馆》,印象很好,所以,他想让德国人也能看到中国的话剧。1980年他第一次把中国的话剧《茶馆》带到德国。

  《茶馆》的德国之旅如果没有乌苇的努力促成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让《茶馆》能在德国曼海姆民族剧院演出,乌苇亲自回国,找到曼海姆民族剧院的负责人,向他宣传《茶馆》,引起了曼海姆民族剧院的兴趣。

  1980年9月28日,《茶馆》在曼海姆民族剧院举行了首次公演,整个公演过程都是乌苇在担任同声传译。剧终大幕关闭时,剧场里先是出奇地安静,然后狂热的鼓掌声、叫好声和有节奏的跺地板声如潮水般突然涌起,响彻了整个剧场大厅,演员谢幕27次长达7分多钟。

  《茶馆》的成功,让乌苇开始对文化艺术有了兴趣,之后,他开始将德国的影视剧引向中国,他把《探长德里克》介绍到中国,同样获得了成功,至此开始,乌苇的“文化大使”之路开启。

  其实,在这之前,乌苇已经和中国很多的文化艺术名人是朋友了,当时被认为是中国一代奇才的黄永玉、曹禺,还有老舍的遗孀胡絜青,演员赵丹等等,“我越来越觉得自豪,因为我现在也成了这个令人佩服的圈子里的一员。”回忆起那些岁月,乌苇在自传《穿越界限--一个德国人在中国35年的传奇》中写下了这段话。

  当然,在文化艺术领域,对乌苇来说,收获最大的应该就是她的爱人沈丹萍。

  38平方米的温暖

  1983年,在一次聚会上,乌苇结识了中国多栖明星沈丹萍,对沈丹萍,乌苇一见钟情。遗憾的是,乌苇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所以,和沈丹萍的关系没有办法继续深入发展下去,走之前,乌苇问沈丹萍:“你愿意嫁给我吗?为了你,我愿意留下来。”

  沈丹萍很快给了乌苇惊喜。于是,中国第一个明星嫁给外国人的跨国婚姻出现了,那时候是1984年,因为在中国很少这样的案例,所以,这对新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不被认可。

  很多时候,沈丹萍都告诉乌苇,“我们离开吧。”乌苇总是劝说沈丹萍,“我们不能离开,我们没有做错事,如果我们离开了,就真的变成我们做错事了。”于是,乌苇将沈丹萍接到友谊宾馆,而他自己则出去赚钱养家。

  为了生计,乌苇开始从事电影事业,他很快做了巴伐利亚影业的代理,做起了中德电影生意。此外,他还参与制作和导演了一些电视片,如《异域公主》和《沙漠儿童》等。

  乌苇的介入,让中德的文化交流出现了活跃的局面,也让乌苇的人生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乌苇和沈丹萍的努力,似乎渐渐化解了中国人对他们的误解,从特务变成伙伴,让乌苇觉得,这场战役打赢了。90年代初,他们终于分到了自己的第一套住房,38平方米的一间屋子。

  在朋友看来,那间屋子真的很小,并不适合居住,但是乌苇和沈丹萍都很高兴,他们用心装扮了屋子,既有德国的简约风格,也有中国的温暖情调,“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而在乌苇的朋友们看来,这也是乌苇在中国扎下根的开始。

  我是德国人也是中国人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只有一个结尾,就是“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每当问起乌苇幸福的秘诀是什么时?他总是笑,“相爱。”是啊,没有什么比相爱更长久。

  但是实际上,在这段跨国婚姻里也是有缺憾的。

  浙江卫视“我不是明星”在今年初邀请了乌苇一家参加节目。节目现场,工作人员急急忙忙找来乌苇和沈丹萍,告诉他们,他们的女儿在节目现场出现了状况,沈丹萍很紧张,和乌苇迅速赶到前台,但是迎接他们的却是鲜花和礼服。

  因为当初的婚姻不被认可,所以,乌苇和沈丹萍一直没有举行过婚礼,成为他们婚姻中最大的缺憾。这一次,就是为了让他们圆梦。

  对此,乌苇说:“很感动,中国人民的友谊真的很让我感动。”在中国生活了40年,乌苇有时候都会弄不清楚自己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很喜欢中国人,虽然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很复杂,但是和中国人在一起永远都感觉不到自己的年纪。”

  如今,乌苇还是会经常回到德国,和德国的朋友们一起,回国的乌苇似乎永远都是焦点,中国人的故事,在德国的朋友圈里最受欢迎。而让乌苇最舍不得中国的地方则是,在这里,永远不会有人把他当作年纪大的人对待,“每个人都愿意和你交朋友,在德国,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回到从前也无悔

  如今,乌苇经营着自己的企业,专业从事中德文化交流和影视交流,对事业,乌苇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他希望自己能做好这个企业,让中德的文化交流能更加活跃。他也希望有志之士可以加盟他的企业,一起为中德交流做贡献。

  但是,世事无常,见过太多起落的乌苇说:“如果真的让我回到38平方米的日子,我也会依然觉得快乐。”

  对乌苇的想法,乌苇的一个朋友就很质疑,乌苇的朋友起家之后一直住在三环边的大别墅里。他告诉乌苇,生活不会回到从前,如果乌苇有什么困难,需要多少钱,他都会帮助他。

  对此,乌苇觉得无所谓,“一个人,如果在精神上完胜,那么人生也就完胜了。”

  也许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他的这种想法,但是他的太太,他的女儿,都很支持他,这可能也是乌苇有动力奋斗的根本。

  对于未来,乌苇有很多想法,但是,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一直这样幸福下去。

  《穿越界限:一个德国人在中国35年的传奇》

  “等你老了,你想住在哪里?”有时德国的朋友很严肃地问我,然后再加一句,“一定是在这里吧?”这叫什么问题,等我老了的时候!我笑了笑说:“你看,我现在刚刚35岁,关于这个问题我还从来没有考虑过!”我在中国生活了刚好35年。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里我从不觉得自己有多老,因为我每天都可以看到学到新东西,同时亲手创造出新的东西。穿梭在两个文化中间让我的生活既丰富多彩又无可比拟。

  《穿越界限:一个德国人在中国35年的传奇》是一个德国人在中国35年的传奇。

  文|《小康·财智》记者 胡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