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清水姑娘欧桑走进黔东南苗乡
- 来源:新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神树,信仰,糍粑,凉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9 08:19
欧桑,苗语,意为清水姑娘,一个寻梦的苗族姑娘,她出生在黔东南黄平新州镇清水江边一个苗家寨子——晒金石村,没上学之前还不会说汉语她,现在是贵广高铁“动妹”们的苗语老师。与她分享黔东南苗乡独特的美食、习俗和神树的故事,清水姑娘带你游苗乡。
500年苗族古寨和“神树”
欧桑出生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新州镇清水江边一个苗家寨子——晒金石村,小时候没上学之前不会说汉语,都说苗语,在寨子里沟通都是说苗语,直到现在回到寨子里,见到与我父母同辈人,我都叫阿爸、阿妈。欧桑离开寨子以后这么多年,最怀念的是那些寨子的质朴的亲人。
据寨子里的老人说,这个寨子已经有500年的历史。寨子里有很多古树,枫香树、樟树……有的古树要几个人合抱才能围拢。
欧桑小时候住的那幢木楼旁边,有一棵300年历史的树,藤爬上树,藤缠树、树缠藤,树上长了三种叶子,三种不同的树长到一起了,春夏秋冬长出不同的叶子,一年四季景不同。欧桑在木楼里抬头透过木窗就能看到老树,躺在床上也能闻到树香,这棵老树就像老人一样陪伴着她长大,也就在她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据寨子里老人们说,以前每当有人要侵犯寨子的时候,寨子里的人就会用木棍敲击这棵树,树中间是空的,就会发出浑厚响亮的声音,人们用不同的敲击节奏,告诉寨子的苗家人什么灾难要发生了,人们就会离开寨子躲到远山的石崖洞穴,就这样老树提前预警一次次让苗家人躲避过了灾祸。
2007年,发生了一件让人很痛心的事情,这棵被当作带来好运的吉祥树,被寨子里一户村民砍掉,当作修房子的木料。之后,寨子里接二连三死了很多人。欧桑相信这是一棵有灵性的“神树”,寨子里的古树都是“神树”,而“神树”之死也刺痛了欧桑,回到家乡看到连树桩都烧掉了,她留了一些老树的树皮,封存在罐子里,也把儿时的回忆也都一同装了进去。更令欧桑心痛遗憾的是由于保护不利,现在寨子里很多的苗族木质结构的房子被砖房替代了。
白鹭与苗家人的信仰
青山绿水之间,每一年夏末秋初,有很多白鹭会飞到寨子里来,白鹭筑巢安家,一棵古树上就会有几百个白鹭窝。欧桑说,自己家乡的苗家人相信大自然很多东西是有灵性的。善良的苗家人认为,白鹭来临,给苗家寨子带来和谐、安宁与祥和。
苗家人立下村规民约不得驱赶、伤害那些白鹭。秋天,坐在木楼走廊,闭上眼睛,和着薰风,你总能听到白鹭鸣唱,轻轻哼唱苗歌,天人合一,自然和谐。
白鹭得到了保护,繁衍生息,数量也越来越多,地里的庄稼也越来越多的被侵害。
欧桑心底一直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有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一颗善良的心,她说,“苗族没有宗教信仰,但有信仰,对本源文化的信仰,共拜祖先,祈求祖先灵魂安好,保佑我们在世的人身体健康,祖先仍然看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崇尚生活的真善美,如果做个恶事,祖先是要来惩罚我们的,苗家人不共拜任何的神灵。”
苗族崇尚生活的真善美,崇尚自然和谐,所以苗家人不愿意去捕杀白鹭,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一起帮助他们,在保护自然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四月八”和“九二七”
苗族“四月八”节,在春季春耕的季节,代表耕耘,祈求风调雨顺。
每一年“四月八”农历4月8日至10日三天,寨子里的苗家人都会去离十分钟车程的飞云崖,参加民族集会,身穿盛装,唱歌跳舞,成为飞云崖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每年的“四月八”与其说是一个民间集会,倒不如说是一个地方民间节日,那热闹的场面相比于春节或其他活动应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苗族“九二七”节,在秋季收割的季节,代表收获,欢庆一年的丰收。
每一年“九二七”芦笙会农历9月27至29日三天,四乡八寨的数万苗家人都会汇集到黄平谷陇镇,吹芦笙、跳苗舞,喝酒唱歌,用传统的方式庆祝丰收。成百上千的身穿银衣、头戴银冠的苗家姑娘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阵阵笙歌。在芦笙节的日子里,山寨没有黑夜,芦笙不停地吹,飞歌、酒歌、情歌尽情地唱。欧桑也会回到家乡助阵,当上一回主持人。
“‘四月八’和‘九二七’是苗族最盛大的节庆。”欧桑说,“黄平远不止‘四月八’和‘九二七’,还有爬坡节、龙船节、粽粑节、哈戎节、踩亲节......”黄平少数民族地区过节不仅仅是传统习俗,还是必需品。
家乡味道野菜糍粑
欧桑小时候,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她,她就会走到乡亲家里,哪一家有吃的,就吃哪家,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家乡的百家香味道挥之不去。
那个时候,欧桑吃得比较多的,能够填饱肚子的,非常好吃的一种糍粑,口感清香微甜,满口溢满糯米香味。
那种糍粑经过捶打,再加入从山里采来的一种野菜制作而成的。这种食物除了能填饱肚子,还有一种家乡的味道。家乡这种加入野菜的糍粑现在已经不多了,寨子里也只有一些老阿妈还会去做这种糍粑,在那个比较困难的年代,能够吃上的美味。
凉虾不是虾
凉虾,类似于凉粉,外形像蝌蚪一样的米豆腐,吃起来会比米豆腐更加的滑嫩,凉虾拌上苗家特制的糟辣椒和苗乡才有的一种葱根,加入苗家白酸汤,少许糍辣椒和盐就可以食用了。味道酸辣鲜香、细嫩可口,是黄平一带特别的美食,也是苗家人夏天劳作一天之后回到家中,补充体力,放松心情的小吃。
凉虾的制作,对水质要求也特别高,使用的是特有的山泉水,只有这样的水做出来的凉虾才会结实硬朗滑而顺,有嚼劲。同样的食材在北京做,由于水质原因也做不出地道的凉虾。欧桑说,以前自己吃到的是是带一点绿色的凉虾,食材上选用的是一种特种的米,比现在吃到的要香得多,现在已经不太讲究食材是什么样的大米了。
在黄平重安江边,可以吃到凉虾,如果想吃到更地道的凉虾,则需要到谷陇镇更偏远的乡村才能吃到纯手工的。
姜芽依不是地瓜的“地瓜”
苗乡有一种野果,是欧桑最怀念最想吃的,她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苗语叫“姜(jiang)芽(ya)依(yi)”(音),翻译成汉语是“地瓜”的意思,也有长在旮旮缝缝里的水果之意。
“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红薯、地瓜之类的,就是上山的一种野果子,圆圆小小一颗。”欧桑说,6、7月份间才能见到“姜芽依”,它生长在不是很肥沃土石相间的山地里,通常会躲在石缝里,只有藏在石缝后的又红又肥又大,长在有土壤较厚的“姜芽依”却不会长得大,越是逆境中“姜芽依”生长得越好越甜。
小时候,农耕季节里,父母在山田间劳作忙碌的时候,欧桑就会与弟弟,在田边野地水土壤交界的地方,顺着草藤寻找着那种香味,拨开草藤就能发现“姜芽依”,寻找“姜芽依”成为了儿时的游戏,变成了苗家小伙伴的乐趣。那时候,没有太多的食物水果,“姜芽依”便是苗家孩子们的绝世美味。现在不论在家乡还是外地,没有发现有人工培植的“姜芽依”。
不把鸡稀饭当饭的菜
欧桑的家乡还有一种美食,苗家鸡稀饭,就是土鸡炖的粥,在物质不丰富的年代里,是给怀孕、坐月子妇女吃的,或者上年纪的老人生病才可以吃到的,小孩子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到。
苗家鸡稀饭的食材很讲究,必须是苗家人自己放养的土鸡,这样才有香鲜味,用的锅也是很大很重的铁锅。做法与普通的土鸡炖粥也不太不一样,整只鸡入锅炖到八分熟,用筷子戳得动,根据需要放入米,加入红枣、姜等数种辅料和调料,再熬至鸡肉完全熟透,取出鸡肉,保留内脏在粥里继续熬粥,用小柴火煨到米糯软与汤完全融在一起,粥就熬好了。取出鸡肉剁成块,撒上盐巴,蘸着辣酱吃。
直到现在,这种美食在苗乡依然盛行,吃鸡稀饭成为怀孕、坐月子的妇女、生病的老人进补,调养身体的传统习俗。苗家人不把鸡稀饭当饭,而是除了酸汤鱼之外的一道大菜。
文|本报记者 李斌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