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门槛50万元,把大量中小散户挡在门外,而沪港通基金最低认购金额仅1000元,使得证券市场改革开放的红利惠及公众
2014年12月9日,国内首批3只沪港通基金发行,分别为南方恒指ETF、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及联接基金。它们通过各大券商、农业银行、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等渠道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沪港通自2014年11月17日起正式运行,实现了上海与香港两大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根据香港证监会要求,境内投资者参与港股通,其证券账户及资金余额须合计不低于50万元。这个门槛使得大量普通投资者被挡在门外。
针对这种状况,华夏、南方两大基金公司分别推出各自的沪港通基金,以满足中小散户丰富资产配置的需求。南方基金总裁杨小松表示,港股通基金的最低认购额为1000元,大幅降低了投资门槛,从而可以帮助更多投资者获取收益。
好买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波分析,与此前华夏恒生ETF等QDII一样,沪港通基金的投资标的也是港股,跟踪指数也是恒生指数。不过该沪港通基金的主要优势在于走港股通的通道,成本更低,交易更为便捷、迅速。对于传统的港股QDII而言,未来或面临进一步挑战,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或面临转型为沪港通基金或者投资其他海外市场的选择。
前景无限
沪港通基金以恒生指数成分股为投资对象,具备突出的投资价值。恒生指数由在香港主板上市的50只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跃的股票组成,涵盖了香港本地股、国企股、红筹股等多种类别的上市企业,是大盘股的卓越代表。恒生指数每年的分红较高,且比较稳定,近五年来年度股息率约3%,整体高于A股市场的股息率。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表示,沪港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举措。沪港通开通后的实际运行情况,验证了当时设计的方案非常可行。虽然沪港股在开通初期的交易不怎么火爆,但这个机制着眼于长远。
2014年11月以来,上证50指数涨势如虹,财富效应巨大。与上证50指数相比,恒生指数成分股并不逊色,其机构投资者占比更大,国际化程度较高,流动性良好,是更加理想的交易工具。
专业人士认为,目前恒生指数的估值较低,市盈率为10倍左右,处于近10年来的底部区域,安全边际高,为基金建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国银行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说:“将中国内地、香港和美国股市放在一起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以美国股市作为参照物的话,不管是中国内地的蓝筹股票还是恒生指数代表的香港股票,都处于估值洼地。”
华夏基金双箭齐发
华夏基金发行的2只基金分别是华夏沪港通恒生ETF,及其联接基金。前者认购下限是100万元,后者认购下限低至1000元。
投资者认购华夏沪港通恒生ETF,须具有上海证券账户,主要通过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华夏基金指定的57家券商认购;对于华夏沪港通恒生ETF联接基金,投资者则主要通过农业银行,以及数米基金网等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认购。
据华夏基金经理张弘弢介绍,沪港通基金成本优势明显。华夏沪港通恒生ETF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率合计仅为0.6%,大幅节省了投资者成本。
与港股QDII产品相比,港股QDII产品在资金管理方面需要选用境外托管行,在交易方面,也要使用境外交易系统。而沪港通基金只需在内地托管,并将内地的交易系统稍微升级即可,因此,托管成本和交易成本都会下降。
除此之外,香港市场的换汇和划款效率没有内地高。例如,当基金有赎回时,因为沪港通是统一办理换汇,在T+2日即可收到人民币。但如果是境外托管,T+2日最多收到的是港元。
南方恒生ETF千元起投
据介绍,南方恒生ETF基金认购起点为1000元,大幅低于港股通要求的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和其他ETF最低50万元的申购起点。同时,其最小买入单位1手(100份)约200元,明显低于港股从3000多港元到15万港元不等的整手限制。
与其他跨境ETF相比,从申购与赎回角度看,沪港通基金的效率已取得明显提升。该基金采用全现金替代申购赎回的模式,投资者申购的基金份额T+1可用,赎回资金一般情况下T+4可用,而普通的跨境ETF申购后一般要T+2可用,赎回时间则为T+7,相比之下,沪港通基金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尽管沪港通基金没有实现T+0交易,但相关通道并未就此关闭。南方基金产品开发部副总监鲁力说:“我们现在做的产品仅仅是一期方案,有关二级市场T+0交易机制的申请报告已向证监会提交,如能成行,这个产品的未来将很美好。”
除中长期的投资机会外,沪港通基金还能提供套利交易的机会。胡立峰表示,国内投资者特别重视短线套利交易。在A股飙涨的过程中,每天收盘之后他都要做大量的数据处理,半夜12点以后才能完成,用于指导客户进行套利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通个股交易遇香港节假日休市需暂停,而南方恒指ETF只要国内开市即可照常交易,从而延伸了港股投资的交易时间。也就是说,在香港休市而上海开市时,如果爆发影响股指波动的事件,那么南方恒生ETF基金将为投资者提供避险或套利的机会。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祁和忠/上海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