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在深圳举办 首次发布《中国电视剧(2014)产业调查报告》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交易会,深交会,调查报告
  • 发布时间:2014-12-30 08:50

  12月16-17日,“2014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以下简称“深交会”)暨“中国电视剧(2014)产业调查报告”发布会在深圳举办。

  此次“深交会”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与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联合主办。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新形势下,“深交会”是全国电视剧制作和播出机构深入领会讲话精神,研讨2015年电视剧工作的一次重要聚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南非、新加坡、韩国、以色列、保加利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业界人士参加了交易会。其中有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1名国际嘉宾;20家境外机构的50名展商;全国15家卫视、28家省级台、57家地市级台的播出机构代表,约300人;全国200多家制作机构的600余名代表。此外,还有近百位临时注册参会的业界人士。

  为期两天的“深交会”日程满档。交易会期间,举办了高峰论坛、研讨会、推介会等系列活动,为推动国内影视行业发展和国内外交流搭建起沟通与合作的平台。除此之外,此次“深交会”上首次发布了《中国电视剧(2014)产业调查报告》。

  “该报告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可参考、可研究、可对自己的生产创作有所帮助的文字资料。”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表示。

  前置对接优化资源配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在“深交会”开幕式的发言中表示,“希望此次深交会能够为电视剧的制播双方搭建起一个早期沟通的桥梁,实现制播双方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合作的科学性,以避免电视剧题材创作千篇一律,剧情大同小异的现象发生。”

  “一剧两星”政策之下,电视剧市场的竞合规则发生变化。为了减少投资风险,保证电视剧出品质量及合理配置市场资源,促进影视业制播双方加强沟通,前置对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一趋势,此次“深交会”特设了“新剧项目前置对接”专项活动,并特别汇编了《新剧故事大纲汇编》,将电视剧的生产与购播的对接提前到剧本大纲预订阶段。

  作为“深交会”的一项创新之举,该专项活动得到业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参与对接活动的新项目共有225个。其中,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占50%以上。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声音成为专项活动的“主旋律”,以往备受诟病的“狗血剧”“过度娱乐剧”基本绝迹。

  为了促进国内外影视业交流,推动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此次“深交会”举办了“中外电视剧暨电视叙事类节目创作制作合作模式研讨会”。美国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副总裁魏克然、南非开普敦影视基地首席执行官尼科?德克、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电视剧采购及合拍副总裁弗雷泽?罗宾逊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从业者参与并分享了有关电视剧及电视叙事类节目在题材、内容、制作、市场等诸多方面的运行模式与合作经验。同时,国外同业纷纷表达了希望与中国同业合作的强烈意向。

  李京盛表示,国内影视业从业者应放眼世界,鼓励优秀电视剧走出国门。

  电视剧产业报告首次发布

  除了为制播双方搭建交流平台,“深交会”还同步发布了《中国电视剧(2014)产业调查报告》。

  该报告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与《综艺报》联合出品,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尤小刚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第一次由制作业从实际情况出发,拿出的一份力求客观、力求全面,力求有一定深度的调查报告。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发展到一个转型提升期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报告采用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专题研究”的采编体例,对当前电视剧产业进行市场调查和方略研讨。报告显示,2014年网络自制剧数量超过了之前数年累计的总和,而2015年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容载量将较2014年下降约25%。这两组数据分别反映了电视剧播出领域和生产领域的两项重大变化。

  尤小刚表示,自2014年开始,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每年都将推出一份产业调查报告,为行业发展提供客观、全面,有参考价值的产业意见。

  文/任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