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名城 激战正酣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软件,名城,激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10 10:25
本报记者 汤浔芳
6月2日~4日,第14届软博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西安的董先生,早上9点钟准时到软博会现场。一整天,听听论坛,看看展览,寻找代理软件企业的机会。“许多软件企业都会借着软博会来做展示,我能从中寻找到很多好机会。”董先生对本报记者说道。
一边是观众在寻机,一边是众多企业的“表演秀”。东软、微软、启明信息、中创、用友等国内外软件企业都参加了此次展览,香港的软件企业也是首次组团来参加软博会。更为突出的是成都、南京、济南、上海等城市为争夺“软件名城”上演了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
产值将破万亿
“2009年软件产业收入为9513亿元,同比增长25.6%,是2000年的16倍;软件出口196亿美元,是2000年的49倍。今年以来,软件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4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7%,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增长32%,软件出口增长22.4%。”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道。
2009年软件业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IT支出同比下降3%。这也对我国的软件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其中对日外包出口同比下降了两位数以下,嵌入式软件也因整机市场需求下滑放缓了增长。
庆幸的是,危机似乎已经告一段落,据Gartner公司预计,2010年全球IT支出将达到3.3万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3%。而在国内也有很多利好消息。目前,我国国内软件市场目前仍处于普及率和饱和度较低的水平,未来几年将继续处在高速成长的阶段。
从行业来看,软件业更是“机会满地”。2010年是金融行业的建设大年,银行业将继续扩张,区域性银行、投资银行增长迅猛;电信行业的3G系统建设和新业务开发也将带来巨大的软件服务需求;交通控制、电力控制、医疗等行业的信息化需求也都进一步释放。此外,电子商务、互联网增值服务、数据服务等新业务给软件业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机会,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新模式下软件服务的增长空间巨大。
李毅中提出,2012年,软件业营收将达到1.2万亿元。为此,工信部将从六方面来引导,做大做强软件产业,一是发挥政策扶持、规划指导和标准引导作用,营造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实施重大专项,加强软件和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三是抓好技术改造,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四是培育新兴业态,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五是务实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加快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六是规范软件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争夺“软件名城”
对“软件名城”名誉的争夺,再次在软博会上演,成都、南京、济南等城市可谓可出奇招。
在南京市的展区中,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江宁软件园、江东软件园、雨花软件园、徐庄软件产业基地都被集中到“南京”的名下。南京市相关领导在软博会上更是高调地宣称,“软件名城,南京是最好的,大家可以来看看。”
而在软博会之外,各城市推介会也是一场接一场。在6月3日,成都市高新区及成都天府软件园就举办的推介会上,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婷婷认真解答前来咨询的企业的疑问,并与有意向前往成都“安家落户”的公司商谈。“成都是创建‘中国软件名城’试点城市,IT公司都值得来落一子”,从大连这个对日外包的代表城市来到成都的杜婷婷认为西部尤其是成都将会是IT业的新增长区域。
实际上,这些二线城市在争夺“软件名城”同时,中国的软件产业布局也在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在软件业“遥遥领先”,而如今,二线城市的增长速度很快,大有“迎头赶上”之意。
据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会长华平澜介绍,北京的软件产业产值曾一度占到全国的60%,现在已经下滑到不到20%。他还指出2009年北京市软件业增长速度只有21.08%,“这一速度落后于全国平均速度。再不努力,北京就保不住全国第一的位置了”。
从2009年,软件业增长速度来看,而二线城市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的25.6%。其中,成都市软件业营收756亿元,同比增长41.7%;南京市软件业务总收入达632亿元,同比增长33.9%;济南市软件收入达450亿元,同比增长也在30%以上。
投融资纽带作用凸显
去年,本报曾在第13届软博会召开时,撰文预言:“2009年,中国软件业将迎来投资热和并购潮。”今天预言得到了应验,华软投资发布的《2009中国软件业投融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软件企业的投资案例数量为48起,而2008年是36起;2009年,软件企业IPO共13起,2008年是9起;2009年,软件企业并购是59起,2008年是35起。
不仅数量上有大的增加,而且投资并购的金额也有较大提升。2009年IPO融资金额为20.85亿美元,融资金额大幅上升,同比增长629%;软件并购的金额达到16.12亿美元,同比增加257.4%。
“现在,软件业真正到了极具投资价值的时代。”在软件业投融资分论坛上,华软投资总裁唐敏的这句话振奋了每一位与会者。唐敏认为,未来几年,大量的本土软件逐渐浮出水面,软件业的投融资规模将会大幅增加。
这缘于中国软件企业的群体崛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用友、金蝶为代表的管理软件、以东南融通、亚信联创、亿阳信通为代表的行业软件,以东软、文思创新、软通动力为代表的软件外包企业,都已经完成了年营收10亿元级别的积累,开始冲刺50亿元,甚至百亿元级别。
而值得注意的是,各地软件行业协会和软件园正在软件企业投融资中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黑龙江软件行业协会也在帮助其会员企业获得一些资金,如让软件企业互相担保、贷一些流动资金。江苏软件园设立了一个风险投资管理中心,专门给园区中那些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
“凭借每年的软件统计数据,以及我们对软件企业的了解,我们正在建立一个软件企业评估系统。未来,这个系统将会服务于企业的投融资。” 黑龙江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