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年轻的养殖“老手”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中国生猪业风云榜颁奖典礼上,一个叫黄超的名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不仅因为他是年度猪业新星的获得者,更因为与获奖名单上其他熟悉的名字不同,黄超让不少行业人士感到陌生。然而在颁奖典礼结束后,当许多获奖者还在合影留念时,打算深入采访一下的记者却找不到黄超了。一打电话才知道,黄超一领完奖就赶回了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在种猪拍卖会上的摊位。对于黄超来说,金陵农牧种猪事业部销售总经理的职责似乎比任何荣誉都重要。事实上,这份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正是黄超能获奖的重要原因。

  从小与养殖结缘

  为了照顾好销售的工作,黄超最终选择了在摊位上接受采访。尽管采访时不时就会被前来咨询和拜访的客户所打断,但也给了记者侧面了解黄超的好机会。在不断的迎来送往,握手寒暄之间,黄超始终保持着略显憨厚的笑容,同时总是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来访者。来找他的人已不乏行业知名专家和老板,也许记者此前的结论有点武断了,作为一颗养猪业冉冉升起的新星,黄超已经有着不小的知名度。

  黄超自己倒是对此不以为然,他依然将此主要归功于金陵农牧本身。的确,说到黄超的经历,不可能绕开金陵农牧,以及它的董事长,黄超的父亲黄雄。作为广西最具影响力的养殖集团之一,金陵农牧由黄雄于1997年创建,总部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这是一家集养鸡、养猪和饲料、有机肥料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牧集团,是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下设四大事业部:种禽事业部、种猪事业部、畜禽事业部、饲料及生物肥料事业部,拥有十余家分支机构,各类畜禽养殖基地面积达2290亩。公司现存栏种猪7500头,每年可提供优质种猪36000头,商品肉猪12万头;存栏种鸡110万套,年产父母代种鸡300万套,商品鸡苗1.2亿只,出栏肉鸡2000多万只,禽畜饲料20多万吨,销售收入达12.6亿元。

  尽管金陵农牧现在规模庞大,但一切都来源于黄雄当年那一家小小的种鸡场。黄雄从小就爱养鸡,1989年,在许多老乡为求发展都往广东跑时,黄雄由于从小养成的农民情结,却将全部热情投入于养鸡事业中,并将其视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有这样一个热爱养鸡的父亲,黄超自然也是从小便深受感染。1997年金陵农牧在南宁的种鸡场建成,黄超当时才十岁,但是每天放学后就经常去鸡舍玩,而且除了玩,他还开始主动参与到养鸡的过程中。所以别看黄超现在才27岁,其实也从事养猪工作十几年了。

  黄超也坦言,父亲对养殖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他。通常的养殖企业老板都会把家安在城市里,他们的后代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养殖业。可黄雄却一直把家安在养殖场里,因为这可以更方便视察养殖场的情况。黄超还清楚记得,父亲最喜欢一早一晚进鸡舍和猪舍,因为这个时候可以最清晰地感受到猪只和鸡只的体况,比如猪咳嗽一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甚至直到现在,黄超还经常见到父亲深入鸡舍,尽管由于事情繁忙,次数不如以前多,但是亲临一线这个习惯始终没有变。这一点也同样贯彻到了黄超现在的工作中。

  不过虽然从小与养殖结缘,黄超最开始在大学的专业却不是畜牧。原因也很简单,父亲觉得家里已经很熟悉养殖,但管理上还有欠缺,希望黄超能够弥补这个缺陷,更好地帮助公司发展。然而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许多行业朋友建议他们,要搞养殖还是应该先学习一些畜牧的基础知识,所以黄超最终选择了当时的佛山兽专(现在的佛山科技学院)。佛山兽专作为两广地区有名的农牧院校,培养出了大量在养殖一线工作的人才。黄超在佛山兽专不仅学到了扎实的畜牧知识,还结识了很多畜牧行业的校友,为他日后在畜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救火”中磨练自身

  与金陵农牧一样,黄超也是从2009年开始才接触养猪。金陵农牧当时的种鸡事业正值顶峰,然而出于对行业风险的考虑,金陵农牧开始同步发展养猪。“稳步发展养鸡,重点发展养猪”成为了金陵农牧新的发展方向,2009年公司投资建设广西雄桂种猪有限公司和田东雄桂牧业有限公司两个大型养猪场,其中田东雄桂牧业有限公司原种猪场是广西第一个国家级进口原种猪隔离场,并两次成功从美国引进新美系SPE原种猪730头。

  当时的黄超还没毕业,便投身到了金陵农牧开拓养猪的新事业中。2011年1月,黄超迎来毕业实习,便干脆回到了金陵农牧,全身心地投入到养猪之中。尽管要担任的是管理的职务,但黄超还是跟随工人扎扎实实地养了一个完整周期的猪。从公猪站到后备猪栏再到产房、保育舍,他深入体验了养猪的每个环节。让黄超自豪的是,他养的第一批保育猪取得了很高的成活率,还得到了场长的赞扬。

  在初步熟悉养猪之后,黄超便立马被派到了田东的新原种猪场,正式开始管理猪场。尽管新猪场当时规模还不大,只有500头母猪存栏和30多位员工,但是新场地各项设施还不完善,一些有经验的员工还萌生去意。黄超一开始也陷入了和员工特别是中年员工沟通的困难。但他没有气馁,而是采用最笨的办法,挨个到宿舍里跟员工吃饭聊天,同时还在猪场搞起篮球、唱歌等各种娱乐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在猪场除了工作,其实8小时之外的生活更重要”,在黄超的努力下,田东原种猪场也慢慢走上正轨。

  正当黄超在田东度过了成功的10个月时,由于金陵的两个种鸡场的销售分拆,他接手了8个月的种鸡销售,随后又被调到了现在的职务——种猪销售。短短几年里黄超便经历了金陵农牧的几大板块业务,俨然成为了一个“救火队员”。外人眼中老板儿子似乎理应轻松自在,但这个“救火队员”的辛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过黄超却对父亲的苦心有自己的理解,“年轻人多经历各种磨练绝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试水种猪电商

  刚从养殖场转到销售岗位时,黄超也有一段适应期。习惯了原本固定的工作环境,突然间要天南海北地跑,从和猪打交道到和人打交道,变化着实不小。不过黄超也只是用一句“年轻人适应性好”便撑了过去。2013年6月,黄超做成了自己种猪销售的第一个大单。经过朋友介绍,江门的一位养殖户从金陵农牧引进了60头原种猪。

  说起这个客户,黄超坦言一开始肯定是希望对方买的越多越好,但经过仔细的沟通,他最终意识到,引种必须要适合客户猪场的规模才行。只有让客户得益,生意才能长久。

  在不断的销售过程中,黄超也一直琢磨如何将种猪卖到新的平台上。在接触了不少通过网络卖畜牧设备的电商后。他也开始尝试种猪电商,首先是将金陵的种猪资料放在某知名畜牧网络平台上,同时结合相关厂家的会议进行宣传。他从2014年初开始尝试,最终成功地在2014年8月的一次会议上,谈成了第一个从网络下单的客户。目前已经先后谈成了十几个从网络渠道过来的客户。不过他也认为,目前种猪电商还是只能以宣传为主,真正的看猪和交易还是要落实到线下。接下来,黄超打算在销售服务上重点改进,将原本简单的电话追踪升级,从客户引种前开始指导,引种后还要派人驻场服务。只有教会客户怎么养,才能真正让金陵种猪发挥出优势来。

  《农财宝典》记者 吴昊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