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梵:使用疫苗需配合整体防控策略

  如何通过提高养殖效益来摆脱低迷的猪价带来的阴霾?12月5日,由江西省科协举办、江西牧科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协办的江西省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江西南昌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梵,中国农业科学院陶秀萍研究员,三仪集团董事长江国托等著名业界专家与来自江西省的300多名规模猪场、经销商和学界代表对当前的疫病防控、环保政策走向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探讨。

  刘秀梵:正确认识疫苗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近年来,养殖一线疫苗使用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过度依赖疫苗和滥用疫苗的情况时有发生。刘秀梵认为,兽医工作者应当根据新发疫病、外来疫病、常在疫病等不同特点采取疫苗使用策略,遵循老一辈兽医工作者“早、快、严、小”的方针控制动物传染病。

  疫苗免疫是完整的疫病防控策略的一个组分,刘秀梵认为,这个完整的防控策略包括:1、养殖场的生物安全;2、发生疫情时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的限制;3、扑杀感染动物;4、疫点隔离、封锁和消毒;5、科学使用疫苗。

  绝大多数疫苗不能产生消除性免疫或不再发生感染的免疫,全球通过疫苗消灭的第一个动物疫病是牛瘟,不同的病原具有不同的特性,免疫原性不一样,能够产生的免疫力也不一致,如非洲猪瘟,免疫原性基地,至今无有效疫苗。需要正确认识疫苗的作用所在!疫苗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保护免疫动物不死亡或降低死亡率;2、保护免疫动物不发生临床疾病或降低其发病率;3、保护免疫动物遭遇强毒感染时降低病原体在体内的复制(病毒载量和排出)。

  “疫苗免疫对强毒攻击后的消除能力(强度载量和维持时间)是重要评价指标,”刘秀梵认为,对于任何一种传染病的防控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最佳的防控策略,是不是使用疫苗,这取决于该病原体的特性,其发病和免疫机理,对不同疫病疫苗所起作用差异很大。比如针对伪狂犬应当以疫苗免疫为主;而对禽流感则以早期对患病家禽的扑杀为主;针对禽淋巴白血病则应以净化为主,此外,近20年新发、再发传染病16种,针对新发传染病首选控制策略是扑灭!新发再发传染病搞清传播路线极为重要,爆发调查要做疫源追踪和散布追踪,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和扑灭传染病。

  江国托:肉食品可追踪是趋势?

  江苏三仪集团董事长江国托博士向现场的许多经销商代表分享了成功理念。江国托认为,下一个五年,中国畜牧业的竞争将再次升级,乱世出英雄,如何把困境和挑战变成机遇?

  “养猪的人如果只是定位为猪肉的制造厂,而不着眼于研发和品牌,必将失败。”他还指出“中国的肉类食品,奶类食品,蛋类食品可追踪系统的鉴定将是下一轮的顶层设计”。从市场发展行情角度看,要把握市场,定位好自己的方向,才能赢得挑战。

  养殖环境如何进行评估和建设,给养殖户带来效益呢?江博士指出,通过畜牧业养殖数字化的描述、评估,引进海陆空一体化数字模式才能做好环境评估。此外,他分析,消毒环境控制制剂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养殖环境如何建设?畜禽粪便如何转化成效益?江国托认为,传统都是通过发酵,堆肥方法产生沼气等,不能彻底把粪中有机质分解。从动物营养和生理两个基础层面提高饲料报酬,将饲料中的原料通过酶解体外预消化,益生菌和酶制剂促进内消化、吸收,最终变成再生饲料。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孙亮 实习生 丁雪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