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中透出秀美--赵振川国画欣赏

  • 来源:新媒体
  • 关键字:赵振川,国画
  • 发布时间:2015-01-12 13:09

  赵振川,1944年生于陕西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委员,黄胄美术基金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第四届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国画赵振川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协党组成员、陕西省政协委员。他还是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国第五、第六届美代会代表。九届全国美展评委,陕西省评委会副主任:中国美协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评委和“2003年全国中国中国画提名展”评委;全国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评委;中国美协“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评委;陕西省十届全国美展评委会主任。

  立秋,关中田野里的玉米,像十月怀胎的孕妇,悄悄地集体傲慢起来。它们可不在乎是否能吸引时尚青年的眼球。它们得意的是,世世代代总有人尽情地把它们搬进精彩的画卷之中。

  “哎呀,一看见玉米就想起我画的一幅画:村落里,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处庭院中央有一洼水塘,水面绽放着鲜嫩的荷花,旁边就是这样一株株漂亮的玉米……”陪同画家赵振川去陕西省三原县渠岸乡采风的路上,一片又一片挺拔的玉米“模特儿”们,耐心等待着有慧眼、重情感的画家来品评自己。

  不管人类社会如何发展,不管是农耕时代还是工业时代、信息时代,都丢不掉田园风光这一永恒的主题。是人们情感的需要还是视觉审美的需要?应该两者兼而有之。众人簇拥在快节奏的城市打拼,共创现代化的“鸟巢”。试想,大小“鸟巢”里挂满快餐式的艺术作品,你是否会有欲爆炸之感?于是,田园艺术召唤和净化着都市人的心灵,为繁忙和困惑的都市人减压。这或许是长安画派备受推崇的因素之一吧!

  想到这里,我按捺不住一种感动:“赵老师,您去过不少地方,最喜欢在哪儿写生?”赵老师说:“潼关以西,陕北、陕南、甘肃、新疆……还去过你们三原的嵯峨山画画--最美不过大西北了!”美术界大都熟悉,赵望云、石鲁是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他们以大西北风土人情为母体语言,表现并赞誉大西北厚重而豪放的精神。赵振川老师接过从父辈手中递过来的接力棒,立志“振兴画坛,颂我秦川”!赵老师的山水画,秉承长安画派的画风,于厚重与豪放之中渗透着秀美。

  陕北的土地与黄河、陕北人同颜色、同命运。常年干旱缺水、与沙尘为伴的黄土高坡似陕北汉子的脊梁。赵振川的《陕北冬景》歌颂生命内涵的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画着等号。作为长安画派的传承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画家,赵振川将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与西方的焦点透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了写意与写实融合的方法,使作品像一幅“宽银幕”的大幅油画,厚重而大气。

  中国传统风景画善于“留白”,与西方油画的“铺满”作比较,恰是东方艺术“无为而无不为”的意境和妙笔。俗话说:“男人是山,女人是水。”云和水用“留白”处理,增加了画面的阴柔之美。留白,往往是一幅画灵性的核心。赵振川的《雪后》,不直接画雪,而是巧妙地将雪“留白”,使画面既有陕北豪放的风情,又有玲珑剔透的冰雪质感。

  人的审美意识是非常神奇的。可以说,世界有多奇妙,人的审美意识就有多奇妙。它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宇宙共创的作品。它与世界观有关,与思想、阅历、情感、喜好、知识有关。人传达审美的方式极为丰富:文字、声音、肢体语言、充分体现了赵振川独特的审美。他选择竖幅的构图,正可以体现《陕北高原之秋》的高度。这幅作品表现出了秋季陕北高原的醇美,画面有一种流动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艺术家、评论家都对“高”各有感受。画家赵振川“高”就“高”在把“土”给画“洋”了,把厚重粗犷的陕北高原画得透明、秀美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