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澳门全民享有博彩业股份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澳门全民 博彩业股份
  • 发布时间:2010-06-13 15:30
  近几年来,特区政府每年都会採取一些临时纾困措施,包括:现金分享、发放医疗券、实施工作收入补贴、减免税项等等。

  可以肯定,推出这些临时措施,广大市民的生活困难,尤其是基层市民的生活压力,或多或少都得到了缓解。但是,这些临时措施,並未能够解决澳门社会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微妙的现象:面对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广大市民似乎已经失去了惊喜,普遍认为,继续实施这些措施,都是意料之中的事,甚至认为,是政府应该做的。以现金分享计划为例,第三届政府新官上任,市民普遍认为,继续派钱,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大多数人都认为,对比2009年,只应该多派,不应该少派。因此,在施政报告之前,即使政府卖了“关子”,但是,消息公佈后,卻未能够引起市民的普遍惊喜,因未能够多过去年的六千元,有人甚至感到失望。其中,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应该值得特区政府等方面认真思考。

  2008年开始,特区政府推出现金分享计划,连续三年,政府向市民派发了近100亿元,以澳门近年来的税收以及财政滚存情況来看,应该是有能力承担的。況且,透过这种手段,实行社会财富再分配,广大市民起码不会反对。但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市民也有权希望这种措施,能够长期实施,而且希望能够越派越多。如果有一天,政府宣佈停止这种措施,广大市民即使无权强行要钱,但从情绪上来讲,难免会有人不高兴,甚至可能会批评政府“今不如昔”。作为政府,可能已经看到其中的问题,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强调,要逐步将短期计划过渡到长期的中央储蓄制度,力求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以派钱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临时措施,如何同社保体系有机结合,同时又能够令广大市民普遍满意,显然,已经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结合施政报告的方向,本人经过思考之后,得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在年年派钱的前提下,可否考虑换一种方式,停止派钱若干年,由政府预支一笔资金,同时再批一个赌牌,让全民按照现金分享的比例,入股经营博彩业,只要符合资格的澳门居民,人人都是老板。让负责经营的人士义务管理,不收人工,做到账目绝对公开透明,实行全民监管,力争每年人人都可以分红。

  对於本人的这种大胆设想,社会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但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澳门允许开赌,而且赌牌“三个变六个”,可以发给美国人,外资财团,为什么就不能发一个牌给全澳市民?再者,博彩业作为澳门的龙头产业,相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局面都不会改变。正所谓“不强不做,不熟不做”,博彩业作为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应该可以考虑让全民投资,外资企业可以在澳门开赌赚大把钱,澳门人在澳门赚钱,天经地义。

  政府出资,开办全民企业,为全体市民谋福利,在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或地区都有成功的实例。挪威以石油致富,早在20年前,这个国家的政府就以前瞻的眼光通过石油基金法,利用石油产业的收益为未来投资,投资所得,全国人民都有份。

  邻近的新加坡,政府出资,为全民投资,时间已经长达30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以及子公司,对世界各地的2,000多家公司进行投资,涉及方方面面,並取得了比较好的回报,负责管理的全民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1994年,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建设,2008年的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2008年,新加坡政府又在天津投资,力争在10至15年内,在天津打造一个30平方公里的生态城区。尤其值得澳门借鉴的是,新加坡开赌后,据消息来源讲,新加坡政府资本通过适当的渠道,对其中一个赌牌属下的赌场进行巨额投资,这个究竟意味着甚么?

  澳门回归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均GDP亚洲第一。但是,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市民的工资中位数,虽然不断上升,但远远追不上疯狂的楼价,买不起楼的人越来越多,在高物价、高消费的情況下,市民生活百上加斤。对此,连续几年来,特区政府的一系列临时纾困措施,其实只能起到临时的安抚作用,在不能解决民生根本问题的同时,随着临时措施的持续实施,市民对此已经产生依赖性。作为政府,在持续惠民的前提下,如何将这些临时措施变成长久之计,对此,我个人认为,与其每年向市民派几千元,倒不如从长远打算,寻找可持续的投资项目,当然,投资博彩业只是其中之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