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超算腾云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腾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18 13:29
从曙光5000A到曙光星云,“中国速度”完成了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征程。超级计算正走下神坛,为国计民生提供云中的超级计算服务。
5月的天津温暖晴朗,阳光透过玻璃幕墙静静地洒在伏案工作的曙光天津产业基地的技术人员身上,在曙光天津产业基地里,占地600多平米的曙光星云高性能系统最为惹眼。据相关人员介绍,目前的曙光星云正处于应用后期的调试阶段,今年6月1日,这台标志着“中国速度”的超千万亿次(每秒运算能力)大型计算机正式与公众见面。
从曙光1号,曙光1000,曙光2000、曙光3000、曙光4000A直到2008年的曙光5000A,在曙光超级计算机谱系中,“曙光6000”有了一个更符合当今计算时代的名字——曙光星云。“从国内第一台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1号诞生,到即将发布的曙光星云,曙光就是中国高性能产业发展的缩影。”每每谈到中国高性能计算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玻璃房子”,曙光公司总裁历军感慨颇深。
今年5月17日,温家宝总理参观了曙光天津产业基地,其间详细询问了曙光星云系统研发,生产,应用普及的细节,他满怀深情的对曙光员工说到,现在你们的手里能研发设计出千万亿次的计算机,希望今后在你们手里创造出更先进,应用更广泛的计算机。
作为一个需要生存下来的企业而不是生活在政府光环照耀下的研究机构,曙光超算承载了太多理想甚至是民族产业的期望。
超算创世
超级计算机,也叫高性能计算机,是由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机)组成的、能计算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代表一个国家计算技术的尖端科研能力。
在超级计算机不断提高运算速度的过程中,千万亿次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瓶颈”。云计算让超级计算机走下神坛,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从云计算这件事上看,应该说是一个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一个节点,从过去的分散,也就是大家卖笔记本,卖服务器,变到最后卖的不是服务器、卖笔记本,而是已经在卖计算能力给你,这是未来的方向。”历军说道。
毕竟,云计算对服务器的需求与传统超级计算中心或者数据中心有明显的不同。云计算不是长时间运行同一个计算程序,而是要同时处理成千上万个服务请求,要求响应时间很短,对通信带宽和存储容量的需求巨大。
早在5年前,曙光就开始研发适用于云计算环境的高端服务器,曙光星云系统就是曙光云计算的第一代产品。曙光星云系统计算能力可扩展至千万亿次以上,存储能力可扩展至10PB量级,采用10Gb以太网和40Gb专用网络实现系统互联,从而满足云计算需要的集群计算、分布式存储、海量数据管理,资源调度以及数据安全等新技术的支持。
云计算的出现,令现有的IT生态系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个角色将会重新定位并产生不同作用。在云计算时代,曙光把自己定位为建设者(提供各种基础资源,解决方案和服务)和提供者(各种云计算服务,包括SaaS、PaaS和laaS)。
“云计算(包括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方向,率先理解和接受新的概念和理念,就占领了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抓住云计算带来的机会,曙光也不例外。”
一直以来,曙光将超级计算(云计算)视为一项重要战略,已经在国内建设,部署超过10个大型计算中心。这其中包括中国运营最成功的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以及中国第一个由企业投资并采用商业化运营的超级计算中心:成都云计算中心等等。自从2008年发布“宏计划”战略开始,曙光率先在国内开始推动云计算中心建设,力图复制上海的云计算成功经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都云计算中心在国内率先将超级计算技术用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并采用了。政府指导、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全新模式。
2010年初,曙光公司再次宣布,将与北京市计算中心合作,共同打造北京云公共计算平台。曙光联合Platform公司为北京市计算中心构建了运算能力达到20万亿次每秒的共有云计算平台,面向工业领域提供laaS和SaaS为主的云计算服务。
中国速度
作为民族高性能计算水平的代表,自主知识产权对于民族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就显得意义深远。
“由于在一些关键领域上,数据信息就是命脉,就是国家的安全,中国用户对于拥有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是迫切的。然而中国服务器的全线的自主化,对于中国各产业在数据安全上给予了很大的保障,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创造不仅仅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的垄断。更是对中国IT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历军说。
“高性能计算机的作用,不亚于两弹一星。”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参观了曙光机之后,曾经感慨地说。1993年10月,在李国杰院士的带领下,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SMP(对称式多处理机)结构计算机——曙光1号。1995年,以曙光1号2000万元知识产权为基础成立了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4年前占地面积60余亩的曙光天津产业基地落成投产,实现了民族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历史跨越。据悉,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一期生产线可达年产量lO万台,二期生产能力可达50万台。今年春季,囊括了曙光5000A,刀片产品,小型机、PH PC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等全系列的曙光服务器及体现国际一流装修设计的“中国服务器博物馆”在天津基地落成。
2008年,就在此基地诞生的曙光5000A以突破230万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刷新了高性能计算的历史记录,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有能力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当时,在谈到未来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时,历军无比自信,“随着龙芯的不断成熟,曙光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必将采用龙芯处理器。中国人自主研发制造的超级计算机水平也将上一个新台阶。”
为了突破千万亿次大关,曙光星云采用全新内部架构,并且支持异构集群,也就是说既有普通x86处理器,也有龙芯处理器。
曙光星云采用了完全自主设计和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产龙芯处理器,即“普通CPU+国产龙芯处理器”的组合。其中,曙光星云大规模采用的八核龙芯,除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外,其功耗只有30瓦左右,相比其他处理器,功耗大大降低。
走下神坛
从某种意义上讲,曙光星云将为许多中国用户带来“超级计算之光”。
毕竟,一个高性能平台在提供给社会来使用的时候,单独的评议性能的指标很难完全满足需要,有的是10压力比较大,有是CPU的压力比较大。而排名,从来就没有成为曙光追求的目标,尽管在世界范围内,曙光已经多次在高性能计算第一阵营崭露头角。在2009年最新公布的TOP100排行榜中,曙光总体市场份额达到了27%,排名第一,超越了IBM(26%)和惠普(23%)。
“机器其实始终是要领先于应用的,只是排名上搞竞赛往往会‘劳民伤财’,排名与应用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街。”历军说,
“高性能计算机如果在给用户创造价值,就是一个聚宝盆、摇钱树。如果没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很多用户就会想电费能不能花得起,成了一个吃钱的机器,高性能计算机这种特点决定了发展不仅是硬件机器的发展,而牵扯到软件的配套。”聂华解解国内厂商面对的问题时说,“国内开并行计算学科的大学很少,软件成熟还比较滞后。”承担着基础设施的高性能计算机已经成为IT市场的睛雨表。
现在,政府、金融、电信、气象、石油等多个行业的需求继续扩大着超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我并不认为已经建成的这些超级计算中心规模太大、计算能力供大于求了。比如上海的曙光5000A,落成时有人认为每秒23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太大了,但是6个月以后,已经有60%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应用,也许到明年,它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人们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历军说。
“我们目前像国家的很多基础建设方面的话,国家的铁路调度,能源调度,现在很难做到清晰的全国一盘棋,像流水一样。电力调度等等方面,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可以精细化,所以我觉得整个市场是往‘大’里面走,它的增长是快的,因为从目前来看的话,中国市场客户端,PC机和服务器的比例是远远低于美国的。”英特尔公司政府与大型企业合作部经理梁岩表示。
多年来依靠自主可控的创新研发实力积累的强大技术优势,曙光打破了国外厂商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垄断,拥有了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计算机。“做强就要不东张西望,曙光这么多年走过来遇到的诱惑很多,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失去重点,甚至失去安身立命的东西。我们一边在竞争,一边在拒绝诱惑。”历军所指的安身立命的东西,就像自主研发之于中国超算产业一样。拥有话语权,才有不断刷新的突破计算速度极限的数字。
……
5月的天津温暖晴朗,阳光透过玻璃幕墙静静地洒在伏案工作的曙光天津产业基地的技术人员身上,在曙光天津产业基地里,占地600多平米的曙光星云高性能系统最为惹眼。据相关人员介绍,目前的曙光星云正处于应用后期的调试阶段,今年6月1日,这台标志着“中国速度”的超千万亿次(每秒运算能力)大型计算机正式与公众见面。
从曙光1号,曙光1000,曙光2000、曙光3000、曙光4000A直到2008年的曙光5000A,在曙光超级计算机谱系中,“曙光6000”有了一个更符合当今计算时代的名字——曙光星云。“从国内第一台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1号诞生,到即将发布的曙光星云,曙光就是中国高性能产业发展的缩影。”每每谈到中国高性能计算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玻璃房子”,曙光公司总裁历军感慨颇深。
今年5月17日,温家宝总理参观了曙光天津产业基地,其间详细询问了曙光星云系统研发,生产,应用普及的细节,他满怀深情的对曙光员工说到,现在你们的手里能研发设计出千万亿次的计算机,希望今后在你们手里创造出更先进,应用更广泛的计算机。
作为一个需要生存下来的企业而不是生活在政府光环照耀下的研究机构,曙光超算承载了太多理想甚至是民族产业的期望。
超算创世
超级计算机,也叫高性能计算机,是由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机)组成的、能计算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代表一个国家计算技术的尖端科研能力。
在超级计算机不断提高运算速度的过程中,千万亿次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瓶颈”。云计算让超级计算机走下神坛,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从云计算这件事上看,应该说是一个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一个节点,从过去的分散,也就是大家卖笔记本,卖服务器,变到最后卖的不是服务器、卖笔记本,而是已经在卖计算能力给你,这是未来的方向。”历军说道。
毕竟,云计算对服务器的需求与传统超级计算中心或者数据中心有明显的不同。云计算不是长时间运行同一个计算程序,而是要同时处理成千上万个服务请求,要求响应时间很短,对通信带宽和存储容量的需求巨大。
早在5年前,曙光就开始研发适用于云计算环境的高端服务器,曙光星云系统就是曙光云计算的第一代产品。曙光星云系统计算能力可扩展至千万亿次以上,存储能力可扩展至10PB量级,采用10Gb以太网和40Gb专用网络实现系统互联,从而满足云计算需要的集群计算、分布式存储、海量数据管理,资源调度以及数据安全等新技术的支持。
云计算的出现,令现有的IT生态系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个角色将会重新定位并产生不同作用。在云计算时代,曙光把自己定位为建设者(提供各种基础资源,解决方案和服务)和提供者(各种云计算服务,包括SaaS、PaaS和laaS)。
“云计算(包括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方向,率先理解和接受新的概念和理念,就占领了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抓住云计算带来的机会,曙光也不例外。”
一直以来,曙光将超级计算(云计算)视为一项重要战略,已经在国内建设,部署超过10个大型计算中心。这其中包括中国运营最成功的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以及中国第一个由企业投资并采用商业化运营的超级计算中心:成都云计算中心等等。自从2008年发布“宏计划”战略开始,曙光率先在国内开始推动云计算中心建设,力图复制上海的云计算成功经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都云计算中心在国内率先将超级计算技术用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并采用了。政府指导、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全新模式。
2010年初,曙光公司再次宣布,将与北京市计算中心合作,共同打造北京云公共计算平台。曙光联合Platform公司为北京市计算中心构建了运算能力达到20万亿次每秒的共有云计算平台,面向工业领域提供laaS和SaaS为主的云计算服务。
中国速度
作为民族高性能计算水平的代表,自主知识产权对于民族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就显得意义深远。
“由于在一些关键领域上,数据信息就是命脉,就是国家的安全,中国用户对于拥有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是迫切的。然而中国服务器的全线的自主化,对于中国各产业在数据安全上给予了很大的保障,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创造不仅仅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的垄断。更是对中国IT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历军说。
“高性能计算机的作用,不亚于两弹一星。”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参观了曙光机之后,曾经感慨地说。1993年10月,在李国杰院士的带领下,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SMP(对称式多处理机)结构计算机——曙光1号。1995年,以曙光1号2000万元知识产权为基础成立了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4年前占地面积60余亩的曙光天津产业基地落成投产,实现了民族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历史跨越。据悉,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一期生产线可达年产量lO万台,二期生产能力可达50万台。今年春季,囊括了曙光5000A,刀片产品,小型机、PH PC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等全系列的曙光服务器及体现国际一流装修设计的“中国服务器博物馆”在天津基地落成。
2008年,就在此基地诞生的曙光5000A以突破230万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刷新了高性能计算的历史记录,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有能力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当时,在谈到未来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时,历军无比自信,“随着龙芯的不断成熟,曙光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必将采用龙芯处理器。中国人自主研发制造的超级计算机水平也将上一个新台阶。”
为了突破千万亿次大关,曙光星云采用全新内部架构,并且支持异构集群,也就是说既有普通x86处理器,也有龙芯处理器。
曙光星云采用了完全自主设计和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产龙芯处理器,即“普通CPU+国产龙芯处理器”的组合。其中,曙光星云大规模采用的八核龙芯,除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外,其功耗只有30瓦左右,相比其他处理器,功耗大大降低。
走下神坛
从某种意义上讲,曙光星云将为许多中国用户带来“超级计算之光”。
毕竟,一个高性能平台在提供给社会来使用的时候,单独的评议性能的指标很难完全满足需要,有的是10压力比较大,有是CPU的压力比较大。而排名,从来就没有成为曙光追求的目标,尽管在世界范围内,曙光已经多次在高性能计算第一阵营崭露头角。在2009年最新公布的TOP100排行榜中,曙光总体市场份额达到了27%,排名第一,超越了IBM(26%)和惠普(23%)。
“机器其实始终是要领先于应用的,只是排名上搞竞赛往往会‘劳民伤财’,排名与应用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街。”历军说,
“高性能计算机如果在给用户创造价值,就是一个聚宝盆、摇钱树。如果没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很多用户就会想电费能不能花得起,成了一个吃钱的机器,高性能计算机这种特点决定了发展不仅是硬件机器的发展,而牵扯到软件的配套。”聂华解解国内厂商面对的问题时说,“国内开并行计算学科的大学很少,软件成熟还比较滞后。”承担着基础设施的高性能计算机已经成为IT市场的睛雨表。
现在,政府、金融、电信、气象、石油等多个行业的需求继续扩大着超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我并不认为已经建成的这些超级计算中心规模太大、计算能力供大于求了。比如上海的曙光5000A,落成时有人认为每秒23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太大了,但是6个月以后,已经有60%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应用,也许到明年,它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人们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历军说。
“我们目前像国家的很多基础建设方面的话,国家的铁路调度,能源调度,现在很难做到清晰的全国一盘棋,像流水一样。电力调度等等方面,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可以精细化,所以我觉得整个市场是往‘大’里面走,它的增长是快的,因为从目前来看的话,中国市场客户端,PC机和服务器的比例是远远低于美国的。”英特尔公司政府与大型企业合作部经理梁岩表示。
多年来依靠自主可控的创新研发实力积累的强大技术优势,曙光打破了国外厂商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垄断,拥有了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计算机。“做强就要不东张西望,曙光这么多年走过来遇到的诱惑很多,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失去重点,甚至失去安身立命的东西。我们一边在竞争,一边在拒绝诱惑。”历军所指的安身立命的东西,就像自主研发之于中国超算产业一样。拥有话语权,才有不断刷新的突破计算速度极限的数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