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考验全球应对能力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极端,气候,考验,能力
  • 发布时间:2010-06-18 15:45
  如果人们对全球变暖的事实没有明确认识,而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今后的日子对于人类而言将越来越严酷

  文|《小康》记者 张旭

  2010年北京春天的气候起伏异常,而南方的广州则暴雨成灾,中国的西南在干旱中煎熬,久未露面的沙尘暴肆虐西北。频发的气候乱象使人们对天气的变化感到极为不安,是什么惹恼了自然界?

  “极端、反常的气候事件始终存在,但是人类正在使这样的气候事件发生得更加严重和频繁。”联合国前任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创始人及首任执行董事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 Strong)先生在接受《小康》杂志的专访时,如此开门见山地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小康》:近年来,极端、反常的气候事件在全球频繁发生,请问原因何在?

  莫里斯:与正常气候情况不同,并且能够造成破坏性后果的气候现象就可以称为极端天气,比如干旱、暴雨、飓风等。自然本身的变化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但现在人类正在越来越多地干预自然变化,以致极端气候事件出现得更为频繁。除导致环境污染的各种工业活动外,地球人口的持续增长也是破坏生态环境,进而引发极端气候事件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当今世界上的人口要比以往多得多,大量的人口对自然资源有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同时也给自然和气候系统造成了史无前例的伤害,我们甚至可以把极端气候视为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小康》: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再次提醒人们全球气候正在变暖,但就在同月,欧洲经历了严重雪灾;2010年初,中国很多地方春季的气温也明显低于往年。就这些事实而言,全球气候究竟是在变暖还是变冷?

  莫里斯:气候变化是始终存在的事实,这样的变化使得地球生命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不适合人类生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这段时间里,地球气候总体是在变暖。但在短期内也会出现与总体趋势不符的紊乱现象,比如今年北京的春天就比较冷,有人会因此认为地球并没有变暖。但是,如果持续观察南、北极、高山和大海,我们就会发现地球上的冰川正在持续融化,海平面因此在不断上升,而且这些变化是不可逆转的。由此可以认定,全球气候正在整体变暖。

  事实上,全球变暖已经对人类构成极大威胁。世界上有很多人生活在沿海低海拔地区和小岛屿上。未来,这些地方很可能会被上涨的海水淹没,那里的居民将不得不迁移到大陆上海拔更高的地区。当高山冰雪加速融化时,生活在高山附近的人们最初将遭遇水灾,雪水流尽之后便是干旱。所以,如果人们对全球变暖的事实没有明确认识,而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今后的日子对于人类而言将越来越严酷。

  《小康》:对于后果如此严重的气候变化,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各自承担何种责任?

  莫里斯:试图改变地球气候变化本身的努力大多是徒劳的,但是我们可以停止加剧这种变化的破坏活动,并且减少气候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人团结合作,从而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遏制环境污染达成共识和全球行动协议。就目前正在加速的全球变暖现象而言,发达国家无疑应负主要责任,然而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源头之一,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所以,尽管发达国家对问题的形成负有主要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没有责任。发达国家不可能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情况下制定所谓的全球协议,特别是不能没有中国;发展中国家如果不积极行动,那么气候灾难也会加速到来,届时,发展中国家很可能首当其冲。

  举例来说,荷兰大部分领土的海拔都低于海平面,但是这个国家很富有,荷兰人可以建设拦海大坝,以此抵御海水侵袭。不过马尔代夫、图瓦卢这样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却无法支付这样的建设费用,所以在全球变暖、海水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最先沉入海底的可能是这些国家,而不是荷兰。

  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如果希望发展中国家加入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合作,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防范气候灾难,那么发达国家就必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特别援助。

  《小康》:您对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有何评价?

  莫里斯:我认为1972年是中国环保事业的一个里程碑。那一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我是会议的总干事,刚刚恢复联合国席位的中国派团参加了这次会议。我当时向中国官员表达了我对中国环保工作的建议,那次会议之后,周恩来总理曾经表示,环境保护对中国非常重要,并且专门指派了一位参会官员筹建中国的环保机构。

  近四十年来,中国的环保事业有所进步,但是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面对的环境、气候问题也比以往更加严峻。中国有大量人口聚居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这些地方因气候变化、海平面上涨所受的威胁要比内陆地区大得多。令我感到欣慰且深受鼓舞的是,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而且领导层已经将抑制全球变暖和环境保护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有些措施及其结果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北京,现在私人汽车每周有一天限行,而且这种减排行为已经成了所有北京人参与的环保运动。也许未来某天,北京的街头将只有公交车,或一些以电为动力的私人汽车。我想,身在北京的每个人都有把北京建设成为低碳城市的雄心,而且北京也必须成为一个低碳城市,这样的结果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同样应该承认,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非常缓慢,虽然最近几年已经有很多工厂迁出了北京。我的心脏不太好,而且肺比较敏感,医生告诉我,如果我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不高的地方,那么我的健康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尽管我很喜欢北京,但我不得不定期回到加拿大的家中疗养。然而并非所有生活在北京的老人都能像我这样,所以为了人们的健康,北京的空气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