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家旅行最温馨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粤北,连南瑶族,金鸡岭
  • 发布时间:2015-02-05 12:46

  经常出门去旅行,离家的日子多了,会很想家,还会想:阖家同游该多好!事实上,我的摄影旅程多数地点偏远、跋涉艰难而且日子很长,不适合拉家带口。

  于是家人达成默契,每年安排一次全家的旅行。这样的旅行充满温馨,乐也融融。

  「旅行爸爸」千里寻亲

  回想最初的「家庭旅行」,是在30多年前新婚度蜜月时。太座顺我的意,一起去了我喜欢的粤北,游丹霞山、金鸡岭和连南瑶族自治县。那时,粤北的旅游刚起步,住和吃的条件都很差,太座爱洁净,晚上和衣而寝,白天又要为我背三脚架,委曲她了。胜在二人世界温情满满,一同沉浸于「碧水丹山」的诗情画意中,我也拍摄了满意的风景照片。

  不过,太太并非爱旅行的人,尤其不适应我这种亡命之徒般的旅行方式。有了孩子之后,她更以照顾孩子为重,很少去旅游了。她说,要去就全家一起去—这个「全家」,是以孩子为中心的。

  真正的「阖家旅行」,是由第二个孩子也可以出行开始的;一家四口,有时还加上我们的父母辈、即孩子的祖父母辈。每年至少一次。

  「阖家旅行」的路线行程,当然必须是孩子们感兴趣兼且好玩的,因此我也重拾童心,沉醉于「儿戏」,和孩子一样开心。但是,在离乡背井时,爸妈的责任压力更大,不时觉得,当个「旅行爸爸」并不比做浪游天下的「旅行家」容易。

  子女还小的时候,「旅行爸妈」最担心是孩子的身体。有好几次孩子带病出征、高烧上阵,都使我们手忙脚乱。曾经在上飞机前,妈妈带发烧的女儿和儿子由启德机场飞奔到九龙城找医生;在马来西亚槟城抱着病中的孩子登上极乐寺,一面提心吊胆地为他冷敷降温。有一次去泰国旅游,出发前小儿突然喊手臂痛,「旅行爸妈」只好临时决定分头行事:旅妈带姐姐随团出发;旅爸与弟弟暂留家中,见无大碍才随旅行社安排的另一团队追赴泰国。这一回,我和儿子在泰国演出了一场「千里寻亲」,好不容易找到了她们母女俩,大家笑泪盈眶相拥一团,已是两天之后的事了。

  女儿成了我们的领袖

  我有深厚的中国情结,自然也希望子女能多些认识祖国,因此与太太计划一些往内地的旅程。

  贵州不但是我涉足最多的内地省份,而且我在太座和泰山支持下,搞了一些扶贫办学项目,于是最想带孩子去看看贵州。压轴节目是到黄平县重安江镇的革家寨子,去视察我们援建的望坝铭源小学。一开始,城里的孩子连踏在泥土上也露出惊慌表情,对陌生的山村小朋友畏缩不前;到后来,终于能亲手赠送文具给小朋友,并接受村民在脸颊盖上一记表示吉祥的红印。彷佛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在这里的接触,擦出感人的火花,令我印象深刻。

  孩子再大些,就带他们到我喜欢的西藏,去感受中国最神秘的地方。租一辆四驱越野车,还有司机和导游。9日的西藏之旅,我们游览了拉萨、纳木措、日喀则、江孜,一路上自由自在,还在拉萨度过了雪顿节,全家都很开心。

  只是有一段小插曲,把我吓了一跳。那天在海拔4,700多米的「圣湖」纳木措,天气极好,旅爸带孩子登上湖边那挂满经幡的山上,放眼欣赏壮丽的景色。旅妈自感体力不胜,便没有登山,留在湖边游览。她忘了不要理会小贩的吩咐,竟与她们答讪,不料小贩们为争夺商机纷纷围过来,吓得她急步奔逃。在高原上急促行动是很要命的,一时喘不过气来就昏迷了。幸好小贩们「贩亦有道」,把她扶上车,吸了氧才回过气来。

  孩子与学业一同成长,阖家旅行也和学业联系在一起了。女儿和儿子先后去外国读书,爸妈同行去视察选校,开学前又送入学校,及后还有升学、转校、毕业典礼等等,都是阖家旅游的好机会。

  4年前,女儿在英国高云地利的大学毕业,我们一家去参加毕业礼,乘兴进行了一次「自驾游」。行程由女儿设计,租了车由我驾驶,她当助手看路标、读地图、设定GPS,带领大家游历了英国的湖区、斯特拉特福镇莎翁故居、巴库古城、巨石阵、伦敦等经典旅游地。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国载着全家自驾游,那乐趣满途而又富有文化韵味的旅行,成为一家人的美好记忆。

  女儿逐渐陪养起浓厚的旅游兴趣,摄影也掌握得头头是道。她经常利用假期去旅行,而且都是很有目标的「自由行」。近几年的「阖家旅行」,她就成为策划者,负责计划路线、订机票酒店、租车……旅爸旅妈都不用费心,让她做领袖了。

  陳一年

  綽號「一哥」;資深傳媒人、攝影家、畫家和旅遊作家。現任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副總編輯;並擔任香港電台文化旅遊節目嘉賓主持。著作有《百年辛亥名城之旅》、《一哥攝影講堂》、《一哥行攝天下》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