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提名编剧谈风险与回报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模仿游戏,夜行者,鸟人
  • 发布时间:2015-02-13 08:14

  今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作品,讲述了各类人群的故事,这其中有做出惊人之举的普通人——比如《少年时代》中长大成人的男孩和《夜行者》中为追求新闻不择手段的小报记者;也有对非凡之人平凡一面的讲述——比如《模仿游戏》中渴望理解的“计算机之父”图灵和《美国狙击手》寻找回家路的传奇神枪手。

  为了将这些打动人心的故事搬上大银幕,编剧难免离开自己熟悉且擅长的主题,甚至要远赴好莱坞以外的地方挖掘素材。

  获得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的《鸟人》就是这样一部需要创作人员从零开始的作品。这部黑色喜剧的执笔人之一尼古拉斯·贾科博内(Nicolas Giacobone)说:“一切都是新的,创作这部电影剧本,每一步都是边学边实践的过程。”

  《鸟人》讲述了一位曾经扮演过超级英雄的过气演员,希望通过出演一部舞台剧来挽救事业的故事,由迈克尔·基顿主演。除贾科博内外,创作团队还包括执笔的小亚历山大·迪纳莱瑞斯和阿曼多·博(Armando Bo)以及导演亚利桑德罗·G·伊纳里多。剧本创作整合了四个人的想法,而最终拍摄出来的电影则要使用动作片的视觉效果,和一镜到底的拍摄语言,挑战巨大。

  迪纳莱瑞斯回忆说:“我们四个人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在纽约,随后进行过无数次的视频对话,探讨想法,充实内容。亚利桑德罗最先提出用长镜头手法,然后敲定以一个剧院内作为拍摄场景,之后是主角的个人故事,《鸟人》就这样诞生了。”

  贾科博内表示,创作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挑战是他们的最终动力,“对于编剧而言,巨大的不确定性有益于创作,也是最终能创作出独一无二作品的原因。”

  除《鸟人》外,获得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的还有《少年时代》的编剧理查德·林克莱特、《狐狸捕手》的编剧E·马克斯·弗莱(E. Max Frye)和丹·福特曼(Dan Futterman)、《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编剧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和雨果·吉尼斯(Hugo Guinness)以及《夜行者》的编剧丹·吉尔罗伊(Dan Gilroy)。

  参与最佳改编剧本奖争夺的则是:《美国狙击手》的编剧杰森·豪尔(Jason Hall)、《性本恶》的编剧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万物理论》的编剧安东尼·麦卡滕(Anthony McCarten)、《爆裂鼓手》的编剧达米安·沙泽勒(Damien Chazelle)以及《模仿游戏》的编剧格雷厄姆·摩尔(Graham Moore)。

  格雷厄姆·摩尔一直对二战时期的英国数学家、密码专家阿伦·图灵的故事深深着迷,他早就有将其鲜为人知的故事拍摄出来的想法,并一直为此努力。摩尔说:“‘同性恋、英国人、数学家、自杀’,关于图灵的这几个关键词确实很难让好莱坞的大佬眼前一亮,我自己也明白图灵的故事很难讲。但同时,这是图灵很重要的一段人生,也是对人类历史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内容,应该有人将其带入影院,让更多人知道。”

  《美国狙击手》的编剧豪尔曾经到德克萨斯州亲自拜访电影中的原型克里斯·凯尔(Chris Kyle),这位老兵因为在伊拉克战争上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为美国神枪手。豪尔回忆,“我见到他时,他刚刚退伍9个月,有人正在为他写自传,但我能看出来他内心有很多挣扎和纠结,他的眼神告诉我很多事。我最开始见到他时,不确定真的能从他身上挖掘出故事来,但第二天,我看到他与妻子、孩子在一起,整个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突然感觉这个人活了起来。我意识到,他过去的十几年,不是在接受战争训练就在身处战争前沿,而现在正在寻找一条回归正常生活的道路,而这条路注定了将会非常漫长而艰难。”

  《夜行者》编剧兼导演丹·吉尔罗伊本次的灵感来源也有些不寻常——洛杉矶夜班新闻。吉尔罗伊说:“我听说过国外有些自由摄影师只在晚上出去’打猎’,当我得知洛杉矶也有这样一群人时,我非常感兴趣,下了一番工夫研究,最后创造出了这个角色。”在经过大量艰苦的亲身体验和挖掘工作之后,一个寡廉鲜耻却又令人着迷的新闻“独狼”角色立于吉尔罗伊的剧本中。

  像《鸟人》一样,《夜行者》也是一部非常规、非传统的作品,吉乐罗伊说,这类电影能得到认可,让他心存感激,“如今占据影院中的多是各种续集、前传和视效大片,《夜行者》这样低成本的影片,不靠视觉效果,而是靠讲故事来吸引观众的片子,会让我这种同样的讲述者,感到异常温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