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在贫困乡亲的心坎里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贫困,阳红,三八节
  • 发布时间:2015-03-31 12:49

  本刊记者赴贵州体验驻村工作见闻录

  3月7日至11日,本刊记者奔赴贵州省锦屏和江口两县专题采访干部驻村工作。5天时间里,我们回避了办公室里的访问和座谈,跟随驻村干部翻山越岭,走村串寨,步入田间地头,探访贫困家庭,与驻村干部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聊。我们既是采访者,也是驻村工作队的临时成员;既记录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又跟驻村干部一起分析民情、出谋划策。5天里,我们的裤子和鞋子始终沾满泥土,深刻感受了驻村干部的辛苦和欢乐。因为无法投入更多时间,我们还未能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驻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耳闻目睹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细节,见证了驻村工作给贫困地区注入的活力,摄取了一个个贫困乡村新的生机,也感受到一户户淳朴乡亲摆脱贫困的渴望。最重要的是,我们深刻体会到:驻村工作千头万绪,不仅仅要身住贫困村,更要驻在贫困乡亲的心坎里。

  这里,我们根据行程把耳闻目睹的故事和情景通过文字和图片真实地展现给读者。

  杨宗明:第二故乡夕阳红

  刊记者体验驻村工作见闻之一

  3月7日一早,我们从贵阳市驱车,在莽莽大山中穿洞越岭,4个多小时才抵达锦屏县城。此行陪同我们的是贵州省扶贫办黎静河副处长,他一年前就是驻村干部。黎副处长一路上充满深情地回忆驻村经历的点点滴滴。他说,一年驻村,认识了许多终生朋友。今年春节,他就带着家人到所驻的江口县德旺乡过年。做好驻村工作,他认为关键在于投入真心、真情。

  黎静河的话,在我们第一位采访对象身上就得到印证。在锦屏县城吃过便餐,我们立即到钟灵乡阳艾村。驻村干部杨宗明对于这个贫困村,有着一种故乡般的深情。

  杨宗明年近六十,但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大步走在阳艾村宽阔的水泥道上,如同身处故乡,乡亲们见到他的表情既亲切又恭敬。这两年来,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村里,每天都在乡亲们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每一位老人和孩子。

  老杨是锦屏县财政局干部,在阳艾村驻村已有两年。记者从县扶贫办的介绍中,知道他连续两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驻村干部”,是办实事最多的驻村干部。记者请他谈谈这两年具体做了哪些实事,老杨显然不习惯于为自己评功摆好,只是淡淡地说:“事情是做了不少,最自豪的是每天晚上有乡亲们陪着喝酒。”村干部杨从海告诉记者:“去年底一天晚上陪老杨喝酒,听说他以后可能不再驻村了,一激动我都给他下跪了,求他别走。”去年老杨生病住院,阳艾村乡亲们纷纷去看望,其中一次包了两辆面包车。老杨连续第三年驻村,既因为乡亲们的挽留,也因为还有许多没办完的事让他牵挂。

  记者还是从钟灵乡党委龙召春书记和阳艾村杨从全支书口中了解到杨宗明两年多来为阳艾村所办的桩桩实事:

  ——村干道、连户路、田间道、机耕道约5公里,安装路灯276盏。记者见到,过去泥泞的村道上汽车常来常往,新婚的车队十几辆在鞭炮声中涌进村里。夜晚,路灯把主要村道照得通亮。

  ——修建5座桥,还有十几个田间小桥。其中3座桥按当地风俗新建成亭式廊桥,村民们可以在此议事、休憩。

  ——建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塑料大棚500个,改变了以前一家一户小打小闹自种自吃的习惯,通过合作社规模化生产带动村民发展蔬菜产业,使其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其中杨满珍两口子就发展反季节蔬菜大棚70多个。

  ——为改变农村文化生活贫乏赌博成风的现状,成立5支腰鼓队,搭建一个戏台。采访中,记者正好遇到腰鼓队的姑娘媳妇们要去邻村演出,她们见了老杨都像自家大叔。记者请她们与老杨合影。

  ——整治环境卫生。建了一个垃圾填埋场,买了大小垃圾车6辆;治理了村里的小河。以前,有些人通过毒鱼、电鱼的方式抓鱼,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老杨与村干部一起严抓这种不法行为,并找来鱼苗发展水产养殖。

  ——老杨特别重视村里的水和火问题。村民饮用水困难,老杨协调水利部门新建自来水水源,并协调资金接了200米自来水管;阳艾村作为苗族村,村民的老房子都是木质结构,消防隐患严重,老杨协调购买了消防设备,每月定期做消防检查。

  两年来,杨宗明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申请项目,协调资金,共投入320万元,使得村里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他还通过扶持一些有经营素质的农民发展规模化生产,以此作为示范,带动其他农民投入商品生产;同时,特别重视村里40多户特困户的帮扶和救济。

  说起老杨两年来的帮助,王满珍有些哽咽。她和杨从雄两口子六年前在浙江打工,2009年回乡结婚后,就想利用外面学到的经营知识在家乡创业,发展蔬菜产业。可是没钱没关系,一年下来搞得心灰意冷,又动了外出打工的念头。老杨看好这两口子的能力,用激将法使他俩重新树立创业的信心。然后,帮助王满珍申报微型企业,协调贷款5万元,财政补贴5万元。经过老杨的雪中送炭,小夫妻的蔬菜生产迅速发展起来。老杨则是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看到小夫妻住在田里塑料大棚里,他又是协调附近一个村委会的木房子,又是帮着接自来水。生产规模上来后,老杨又主动帮助贷款购买滴灌设备。如今,王满珍已经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每年利润十几万元,大大超过原来出外打工的收入。

  11岁的杨满燕是个苦孩子,从小得病成了聋哑人。母亲是爸爸在外打工认识的外乡人,小满燕出生不久因受不了家庭贫困出走不知去向。父亲又因介入一场斗殴被打死。小满燕从小只能跟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虽然聪明伶俐,却无法上学。老杨知道了小女孩的身世以后,就利用自己的关系,联系了县城里的特教学校。可是奶奶却舍不得小满燕离开,老杨便一次次做工作。上学以后的小满燕变化极大,今年春节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文艺演出。记者随老杨来到小满燕家,小满燕见到老杨像见到亲人,扑上来亲切拥抱。然后,一会儿给我们表演她春节演出的舞蹈,一会儿表演她新学的少林武术。那一刻,记者见到老杨眼里闪动着泪花。离开之前,老杨从包里拿出两张百元大钞,聪明活泼的小满燕又是一个拥抱。

  作为外乡人,暂时驻村,一般人不爱做得罪人的事,老杨可不把自己当外人。有村民在河里炸鱼,老杨上去毫不客气地阻止;一户村民在高压线路下面违章建房,村干部多次劝说无效,老杨软硬兼施,硬是把这房子给拆了。

  看到老杨每天跟乡亲们乐呵呵的样子,记者想象不到,其实他正在经受家庭变故的痛苦:就在驻村前一年,30多岁的儿子因为脑溢血,几年来一直瘫痪在床,儿媳妇虽然离婚了,但被老杨的人格所感动,主动留下来照顾病人。老杨告诉记者:“其实我只能把70%的精力投入在村里,因为孩子上医院买药离不开我。”为了兼顾两头,他贷款买了一辆车。他是优秀的驻村干部,也是位称职的父亲。他为儿子付出的一切,县医院的大夫们看在眼里,风趣地称他为“伟大的父亲”。

  李才多:女驻村干部的三八节

  3月8日,记者跟随锦屏县偶里乡寨欧村驻村干部李才多和村支书龙生智,来到村里最偏远的罗散、罗孔寨子走访。从村部到寨子,还有五六公里。当汽车在曲折、狭窄而又陡峭的山路盘旋时,河北平原长大的记者小王心里也随着山路的上坡下坡,起起落落地紧张着。汽车到了风雨桥,终于看见寨子了,但进寨子还得走过十几分钟极为狭窄的田间小道。

  李才多是县委党校干部,40多岁年纪,有着典型贵州妹子的爽朗和干练,爱说爱笑,快人快语。汽车到了风雨桥,前面只能步行。我们便在桥上的亭子里聊了起来。

  说起风雨桥的来历,李才多颇为自豪。她去年初开始驻村,到罗散、罗孔入户调查时,乡亲们很希望把简陋的水泥桥改造成能让村民遮风挡雨、休闲乘凉、开会议事的风雨桥。李才多决心把建设风雨桥作为驻村第一件实事。村委大力支持,但只能拨出两万元。李才多就一家一户动员有条件的乡亲捐款捐物。县委党校领导很支持,也给了赞助。但要建好此桥,还差三万多。

  不爱求人的李才多就一家家单位去化缘,她平常的好人缘和工作精神,让大部分单位慷慨解囊。就这样一千、八百地筹款,两个月后,亮丽的“罗善风雨桥暨议事长廊”建起来了。

  李才多和驻村工作队去年还办了两件大事:修建3公里的机耕道,贯通了全村80%以上的田地;建移动通讯信号塔,让寨子里的村民用上了多年渴望的手机和网络。

  村支书龙生智感慨地告诉记者:驻村干部能办多少实事,一般和自身的地位和权力有关。李老师来自清水衙门,又是普通干部,她所做的一切,全靠三寸不烂之舌一次次求人。

  当天本是周末,又逢三八妇女节。李才多一直牵挂几个寨子的产业发展,养殖大户罗展林也邀请她来看看,顺便到家里吃饭。

  我们首先到了山坡上的养鸡场,吴展林这几年靠养鸡和稻田养鱼,不但自己脱贫致富,而且让寨子几十个乡亲能就近打工。寨子三面是山,中间是几十亩稻田。绵绵春雨使得田埂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栽进水田。为了跟着查看稻田养鱼状况,我们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穿着高跟鞋的李才多却如履平地。

  李才多今天来此还有一个念头:如何把这片山上的林子利用起来,嫁接种植果树。于是我们就跟着她在山坡爬上爬下,拍照时不小心滑倒了,弄得满身是泥。那一刻,我们才体会到驻村干部“滚一身泥巴”的滋味。

  走进寨子,乡亲们见了李才多,就像见到邻家闺女。李才多还真是好人缘,这不,跟吴大妈亲热地聊起家常。来到吴展林家门口,一家人正喜气洋洋地杀鸡宰鱼。李才多像闺女回娘家,一进屋就忙起来:又是给我们端茶倒水,又是进厨房帮着掌勺炒菜,又是为客厅的炉子加炭,又是给大家准备碗筷。

  开饭了,一盘盘香喷喷的苗家菜端上来。自家养的土鸡和稻田鱼,格外新鲜好吃。主人还端来土茅台。这是难忘的午餐,难忘苗家主人的热情好客,难忘原生态的苗族佳肴,更难忘苗家乡亲脱贫致富之后的欢乐和幸福。

  欢声笑语之中,李才多、龙支书和吴展林你一言我一语,话题离不开寨子的产业发展:怎么把更多的乡亲带动起来。

  吴永栋:亲不亲故乡人

  本刊记者体验驻村工作见闻之三

  3月8日下午,我们来到偶里乡寨先村。这是黔东南少有的千户苗寨,灰色的木房子与青翠的山林沐浴在朦胧的春雨中,如同一幅灰蓝色调的山水画卷。村委会里,本村驻村干部、偶里乡扶贫站站长吴永栋召集8位帮扶对象在此等候。我们不想坐在会议室采访,请他们边走边聊。

  偶里乡山岭起伏,溪流如织,高负离子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然而交通不便,山多耕地少。如何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吴永栋就是土生土长的寨先人,比起一般驻村干部,他对故乡的感情和了解是不言而喻的。

  乡亲们大多在山上有几亩油茶,可茶树多已老化,却没资金也没技术进行改造。吴永栋驻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村民跑贷款,请行家来改造油茶树。有条件扩大规模的,他就重点帮扶。舒金奇家前几年的油茶结不了几个果子,就够几包烟钱。去年,在吴永栋的帮助下,贷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买了二十几只羊,种了几亩紫薯,眼看着今年的收入要翻番。

  油茶,核桃,杨梅,钩藤,紫薯……适应偶里土壤和气候的项目,吴永栋一个个引进来。养殖大户龙安国在吴永栋帮助下,养了1000头猪,还有一个鸡场,几亩稻田鱼,不但自己奔小康了,还带动了一批乡亲脱贫。他说:“没有老吴我干不了这么大。修路,拉电,找技术员,找市场,全靠他。”

  这个古老的苗寨有几百年的历史,破旧的老房子在艺术家眼中很有韵味,但长年住着才知其中滋味;泥泞的羊肠小道,在镜头中别具风情,但泥水渗透鞋子时,并不好受。吴永栋驻村后抓的第二件事就是修路。这不但方便村民出行,还可以吸引外面的游客。他一次次到县里市里跑修路的资金,联系工程队,招呼村民做工,终于在去年修了1公里的进村路、1.2公里的户通路、1.5公里的产业路。贺家华告诉记者:“现在经常有城里人来我们这里耍,好得很!”

  风雨桥是苗寨的标志性建筑。寨先村发展旅游业,这座桥是重要景点,可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吴永栋在挂钩本村的县人大副主任吴厚奇支持下,四处跑动筹集了80万元,修建了崭新亮丽的风雨桥。舒金奇很为这座风雨桥而自豪:“过去农闲时俺们在家打麻将,现在经常聚在这里聊聊家常,高兴时还喊几嗓子山歌。”

  黑岩村:希望无限忧虑几多

  本刊记者体验驻村工作见闻之四

  3月9日上午,此行唯一的晴天。从黔东南的锦屏县到铜仁市的江口县又是4个多小时车程。中午跟随驻村干部唐宗平来到黑岩村。黑岩村人均收入两年翻了近一番,但是走入村里,许多贫困户的处境还是让我们心酸。

  黑岩村的村名源自漫山遍野的黑岩石,这是上世纪村民乱砍滥伐的后遗症,严重的石漠化直接导致了贫困。如今,一排排葡萄架笼罩着黑色的山岩,可以想象收获季节里满山遍野的绿叶与红果。2012年黑岩村人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2014年却达到3860元。去年7月14日,参加全国精准扶贫现场会的四方来宾到此参观,无不为黑岩村的变化惊叹。

  黑岩村的变化离不开驻村工作的开展。唐宗华到黑岩村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户摸底:种植烤烟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但规模和效益已达到极限,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黑岩村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这也有利于石漠化的改造。

  可是,黑岩村的基础设施差,没有一条水泥路,葡萄怎么往外运?喀斯特地貌让村里严重缺水,葡萄的灌溉怎么办?黑岩村的电网年久失修故障频出,怎么开工厂?一系列问题摆在了驻村干部面前。

  修路。驻村干部一次次报告、协调,跑来了资金,找来了工程队,修建了15公里的水泥路,1米宽的水泥连户路使村民们告别了泥泞的雨天。唐宗华告诉记者:“以前村民进城要开1个小时的车,如今20多分钟就到了。”记者看到,4.1公里的产业路正在施工中,预计7月份就可以通车了。

  引水。吃水不忘打井人,正是驻村干部多方协调资金为黑岩村挖井,让家家户户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去年又建成一座小型水库,解决了村子的产业用水难题。

  拉电。2013年,工作队帮助改造了老化的电网,不仅便利了村民的生活,还为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配套的基础设施建好了,600余亩的葡萄种植园建起来了。唐宗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等到2018年,葡萄种植规模将达到户均4亩,按每亩8000斤的产量,每斤2元,光葡萄种植项目每户就能增收五六万元。”

  从人均收入角度,黑岩村的变化显然很大。但走入村里,许多贫困户的处境还是让记者心酸。272户人家,残疾人有91个。走进一户人家,中年女主人是弱智,连家务活都干不了,那种痴呆的神情让记者不忍拍照。70多岁的老奶奶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个五口之家,还住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里。不过记者欣慰地见到他们正在房前挖地基盖新房。

  走到村口,见一位罗锅老汉满脸愁容在未完工的新房前来回度步,我们好奇地上前搭话。他叫罗长林,今年72岁。十几年前得病一直没有好好医治,脊椎就这么永远弯曲了。年前他东挪西借盖了新房,但实在没钱搞下去了,全家就这样住进没有门窗没铺地板的房子。他脑袋上有个大大的肿包,是建房子受伤后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的。村主任介绍说,老人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几年前病亡,二儿子去年元宵节又车祸身亡,15岁的小儿子正在读中学。

  老人的背已经被贫困压弯,他的心灵将如何承受灾难的重压?离开黑岩村,记者脑海中不断闪现罗长林老人弯曲的背影,心情十分沉重。唐宗平告诉记者:老人盖房子将得到近万元危房改造扶助款。他的小儿子将免费上职业学校,如果考上大学将得到一次性补助4000元和助学贷款。

  罗长林老人当务之急的难题是如何凑钱给新房安上门窗。但根据有关危房改造补助款的申报程序,必须在房子建成经过验收以后,才能拿到这笔钱。老人显然已经无处借钱安门窗,那笔补助款自然也就遥遥无期。

  可以理解,只有严格执行有关程序才能保证扶贫资金正确使用。如何解决罗长林老人这种特殊状况,确实令人困惑。记者以为,精准扶贫不但要扶得其所,也要扶得其时——这是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课题。世间最可贵的帮扶,不就是雪中送炭吗?

  岑忙村:空壳村有了主心骨

  本刊记者体验驻村工作见闻之五

  3月10日,春寒袭人。贵州省扶贫办驻村工作队连续三年驻扎江口县,在老百姓中口碑甚佳。听说他们要到村里走访,我们改变计划中的行程,跟随前往太平镇岑忙村。

  江口县是典型的贵州山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茫茫白雾中,我们的汽车沿着蜿蜒而又狭窄的山路往上盘旋。司机是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副调研员方念,这是他的私家车,可驻村两年来一直是私车公用。老方年近退休,对驻村工作却乐此不疲。他活泼的性格像个年青小伙,中气十足的贵州话格外幽默。曲折的山路让我们心里一阵阵抽紧,可老方却如同开着玩具车。他笑着说:“驻村的一大收获是锻炼了车技。”老方早年在基层工作,多年来研究驻村工作,又有一年的驻村实践,说起驻村工作如数家珍。他说:“驻村首先要摸清底数,了解乡情,知道干部和乡亲的想法。其次是帮助村里制定发展规划,而且规划要到户。第三步是选择最适于各村各户的发展项目。然后就是协调资金,有钱才能办事。”

  一路上有说有笑,终于来到山顶上的岑忙村。贵州的春寒,因气候潮湿格外寒冷。山顶上的气温,比起县城又低了近10度。村民以土家族为主,423户1624人,其中有149户贫困户501个贫困人口。可是走进村里,没见到几个人。这是典型的“空壳村”,除了老人、孩子和少数妇女,村民都出外打工去了。村里人均耕地有1.26亩,可惜因无人耕种许多都放荒了。老方一下就看出这个村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利用土地资源。去年,省扶贫办驻村干部在此发展了180亩葡萄园。老方今年打算在此发展七彩百合种植,这种植物既是花卉也是蔬菜,很适合本村的气候条件,可以借此在岑忙村发展观光农业。

  村口的山坡上,是个山羊养殖场。主人杨海滨以前在外搞建筑,去年刚回乡创业,养了400多只羊,种了420亩葡萄和600多亩茶。可一个冬天死了260只羊,还赔上了6万多元的药费,他正百思不得其解。省扶贫办外资中心副处长申小云是中科院的动物学博士后、高级畜牧师。他一看羊圈走出一群黑山羊,立即发现问题所在。岑忙村是高寒山区,不适于养殖黑山羊。申小云的到来对杨海滨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他详细地向小杨解释为什么会死那么多羊,这里应该选择哪些羊种。他说:“养羊是门科学。黑山羊虽然值钱,但不耐寒,还喜欢吃树叶。这里适宜养殖那些耐寒的绵羊,同时要改变这种粗放的放养模式,否则对生态也有一定的影响。”申小云把电话留给杨海滨,嘱咐他有问题要及时联系。

  提起驻村,申小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因地制宜,一事一议。驻村干部必须下村进寨了解民情,也要把周边的大环境搞清楚。小杨显然事先没有充分了解相关知识,缺乏专家的科学指导。

  走进村里,记者看不到几个年轻人。路上遇到一位年轻姑娘,带着三个小孩。她是1990年出生的,自己已有两个孩子,又帮大嫂带一个小孩。难得看到一户人家老小三代正在家门口,老方迎上前去,与她们攀起家常。图中老人是65岁的杨小妹,她家正是贫困户。大媳妇才31岁,却落下慢性病。二媳妇因为小孩太小暂时不能外出打工。这类家庭,很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合作社,吸收她们参与做工,才能增加收入。

  60多岁的杨忠德兄弟,是勤劳脱贫的典型。去年一年,他们亲见省城来的驻村干部办了许多好事,见到我们格外热情,拿出家里最好的酒,一定要我们来一杯。申小云和老方坐下来跟他们聊天。兄弟俩多年来凭借养鸡养羊,供了孩子们上学。如今孩子们有的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有的靠一技之长打工挣钱。家庭负担解除了,自然也就脱贫了。

  申小云:一年驻村一生牵挂

  本刊记者体验驻村工作见闻之六

  3月11日上午,我们随申小云穿山越岭,到他所驻的民和镇韭菜村走访。申小云是贵州省扶贫办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挂职江口副县长。本来他已驻了一年,今年完全可以回机关了,但因为许多工作还需继续推进,就主动留下来了。他说:“驻村帮扶不该只是一年两年,最好是十年八年一直跟踪帮扶,应该把对所驻村的帮扶作为一生的事业。”他是准备这一辈子都与乡亲们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为村民提供帮助的。

  路上,我们经过平大河,只见宽阔的河面上,有60套网箱漂浮着,河边的饲料库已建成,这是去年他扶持的项目之一。他协调了50万元,以合作社方式运作,通过5个大户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网箱养鱼。“今年就能见到成效了,”申小云信心十足。

  往前走,是一个被厚厚的金银草铺满的山沟,不远处就是一家养殖合作社。这是驻村干部去年新建的高效草地畜牧业基地。种植的牧草为金银草,可以作为牛、羊、鱼的饲料,是一种高产牧草,一亩金银草可以养殖10只羊以上,其产量是传统牧草的5倍,试验示范成功将有力推进贵州全省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申小云说:“今年打算引进国外先进的青贮技术,可以让金银草长期保持鲜绿,看起来好像刚割下来的一样,增加利用效果。”

  从县城驱车一小时,终于到了韭菜村,我们领教了国家级贫困村的真貌。这一路虽然走的都是贫困村,但通村道全是土路的,独有韭菜村。连日的绵绵细雨,使得全村一片泥泞。“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用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最合适不过了。长期以来,韭菜村泥泞的土路,制约着当地的生产发展,也使本村老百姓精神面貌明显欠佳。我们来到韭菜村的腊岩自然寨时,正赶上当地的村民正在修路,一座崭新的桥把村寨与农田连在一起,而且从此以后附近几个寨子可以从这里通车至镇里和县城。村主任方义唐告诉记者:“一开始这里是用几根木头搭建起来简易桥,一发洪水村民就得绕好几里山路到农田干活,申处长得知后,协调10万资金,帮我们把这座桥建了起来。”

  申小云告诉记者:“没有路还谈什么产业,就算有产业了,产品你也运不出去。因此必须把村里的路打通,桥修好。”一提起修路,村里没有人不拍手叫好的。到韭菜村另一个自然寨时,村民正在打扫路面卫生。见到一位87岁的驼背老人拄着拐杖走来,申小云上前寒暄。说起村里新修的路,老人露出笑容说:“好得很,好得很,谢谢党和政府!”

  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一直是这一带贫困村的大问题。在村口,申小云见到他年前找资金建的新水井已经投入使用。只见十几米深的井水清澈透亮。可是一旁有位70多岁的方大娘却在嘟嘟囔囔着什么。原来挖井占的正是她家的田地。申小云马上交代村书记:要给予相应的补偿,尽快把井区边上田地弄好,尽量不要影响大娘家种菜。年前大娘的老伴谢国良老人得脑瘫,申小云得知后专门给他送来轮椅。听到申小云对村干部的交代,又得知家里的轮椅正是他送的,这位方大娘表情由阴转晴,连声道谢。我们到了她家,只有老两口子,三个女儿都出外打工了。大娘热情地请坐,要给我们做午饭。我们婉拒了她的美意,她追到村口:“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中午,我们在村主任老方家吃饭。老方拿出家里最好的腊肉和土鸡,一家人张罗一个上午,做出三菜一汤。说实在尽管是好东西,炒菜水平却不怎么样,大家却吃得很香。

  从腊岩寨到村委会所在的寨子,还有几公里路程。闲谈中,得知去年拨给本村2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没到位,申小云穷追不放,打电话到处追问。在回镇里的路上,申小云一直为村里修路问题犯愁:真要改变村里的道路现况,得投入几百万资金。自己能够争取到的,却就几十万。他一路跟记者商量,到底先修哪一段更好?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可是别的地方投入百八十万就变个样,这个村没个几百万解决不了问题。可是光靠政府财力还不可能为一个村的道路投入几百万。

  同为贫困村,因为基础条件不同,同样的投入成效完全不同。在此我们更体会到精准扶贫这一决策的重要意义。

  □本刊记者 陈永辉 王健任 文字/摄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