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背景
以往东莞的发展以土地资源为支撑、以村镇为主体,虽然能够有效激发基层的活力,但也导致土地规划碎片化,缺乏整体的协调,资源配置不够高效。纲要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
中心城区优化提升
交通=地铁+有轨电车+公交
备受关注的《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近日通过部省联合审查。纲要结合东莞空间发展,充分发挥和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产业优势,以及自然山水生态资源,围绕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目标定位,在“中心突出、组团发展、快速连接、生态隔离”的指导下,形成了“分区统筹、强心育极、对接湾区、联系广深”的空间发展战略。
记者梳理纲要发现,东莞除了将打破镇域发展模式,以“经济区”的理念统筹镇街(园)发展外,还将重点着力于市域交通体系的建设和中心城区的优化提升。按照纲要提出的远期目标,东莞在未来15年不仅能拥有以6条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还会在众星闪耀的名镇中间形成一个高品质的城市中心。
交通规划目标是什么
纲要提出,交通发展目标是将东莞建设成为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公交优先原则,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现代有轨电车、干线公交为骨干补充,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近期市域公交分担比例达到全方式的15%(占机动车出行40%);远期提升到全方式的30%以上(占机动车出行的60%)。
有轨电车
中心城区、松山湖、水乡片区尝鲜
近期中心城区、松山湖、水乡片区共规划3条线路,总规模达到47公里。远期中心城区将形成“双中心放射+环状”的开放式网络结构,规划线路8条。
主城区:设站21座,平均站间距约600米,换乘节点为东城站、莞太路站、西平站,总长12千米。
松山湖:主要是联系松山湖、寮步与市中心,换乘节点为东城站,总长23千米。
水乡片区:主要联系洪梅、望洪、望牛墩等片区,有望洪枢纽、望牛墩站两大换乘节点,总长11.9千米。
城市轨道
6条轨道线路途经32个镇区
规划保留原《东莞市轨道建设规划》中城市轨道1号线、2号线、3号线的线位方案,优化调整4号线线位,增加4号线支线,衔接深圳城市轨道4号线,远期预留增加5号线、6号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307.8公里,共设置车站84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8座,途经32个镇区。
1号线:以麻涌西站为起点,途经广麻公路、望沙路、水乡大道、万江大道、鸿福路、八一路、莞长路(G107)、建设路、新城大道、松佛路、富民大道、公常路至黄江南站。
2号线:北起东莞火车站,向西途经莞龙路、东城中路、东莞大道、莞太路、连升路止于长安新区东站。
3号线:西南起于长安新区南站,途经新沙西路、靖海中路、S358、新城大道、常平北环路、口岸大道、常东路、大东路、东平大道,止于企石博夏站。
4号线:线路始于1号线黄江中心站,经清龙路、塘龙路、清塘路、清凤路、鹿湖路、东风路,止于清溪东站。
5号线:北起于石龙站,向南途经龙升路、月湖路、东园大道、企石环城大道、振华路、东山大道、20号公路,止于谢岗站。
6号线:北起于石排北站,经长青南路、德政中路、莞长路(G107)、新城大道、西环路、创业路、樟木头大道、香芒路、聚富路、清凤路、东深路、止于凤岗南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