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投資超千億 冷鏈物流「短板」爆發前夜

  • 来源:台商
  • 关键字:生鮮,電商,冷鏈物流
  • 发布时间:2015-04-21 12:15

  如何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難題,降低運費成本,保障生鮮質量,讓電商生鮮真正走進大眾,依然是整個生鮮行業面臨的難題。而隨著商業模式的不斷成熟,大陸生鮮電商翹首以盼的生鮮消費和冷鏈物流的全面爆發,正在加速到來。

  隨著電商的飛速發展,以及民眾對大宗生鮮農副產品等的需求,冷鏈物流行業得到了大陸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重點扶持。2010年國家發改委頒佈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13年各省市陸續頒發了冷鏈物流「十二五」規劃,2014年,國務院又針對冷鏈物流的長期發展進行了專門的討論,種種跡象表明,大陸冷鏈物流行業正處於全面爆發的前夜。

  作為一個欣欣向榮的朝陽產業,冷鏈物流不僅為工農業生產的運行帶來新的活力,而且還直接影響著百姓的生活習慣與品質。有預測表明,未來5年,大陸冷鏈物流投資將新增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2015年將初步建成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服務體系,這將使得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0%、30%、36%以上,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大陸生鮮電商現狀:大多與第三方合作

  一位與生鮮電商接觸多年的物流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電商做生鮮拚的就是物流,除了少數資金實力雄厚的電商自建冷鏈物流外,其他電商都是採取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

  生鮮物流遞送難度大、成本高,大陸冷鏈物流企業集中度小而散以及相關標準的缺失,是擺在生鮮電商面前的幾道檻,不過,困難也預示著機遇。

  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下稱「順豐速運」),2014年9月突然高調宣佈推出「順豐冷運」品牌(SF Cold Chain),專注為生鮮食品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順豐速運副總裁指出,「順豐冷運」是在整合順豐現有物流、電商、門店等資源的基礎上,為生鮮食品行業客戶提供冷運倉儲、冷運幹線、冷運宅配、生鮮食品銷售、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解決方案。針對的客戶包括食品企業、生鮮食材市場、餐飲企業、生鮮電商等,目前,聯想佳沃、冰天美帝冰淇淋、天貓與淘寶商戶等都已經成為其客戶。

  問題諸多 亟待解決

  擁有遠程貨機優勢的大陸知名企業東方航空,最近幾年也在試水「產地直達」,將國外的車厘子、海鮮等快速運到大陸,而在大陸分發就遇到了難題。因為大部分快遞企業並沒有冷藏車,夏天氣溫高、濕度大,車厘子運到大陸後如果不盡快分發,很容易壞掉變質,一開始很難找到合格的本地配送商。最終,東航選擇了日本的專業冷鏈配送商黑貓宅急便,雖然運送價格貴不少,但品質有保證。

  要保持運輸全程中食品的新鮮,又要保證送貨的速度,這樣的遞送確實不容易。由於購買冷藏車成本高,大陸目前很多生鮮食品遞送商還會用一般的麵包車進行運輸,有的最多蓋上一層棉被,即使有冷藏設備的,也可能受成本控制的驅動,在中途將溫控關閉。此外,用於倉儲的合格冷庫也不夠用。目前,大陸冷鏈物流所使用的冷庫大多還是國有冷藏庫,大部分使用期已經超過15年,工程設計標準低,工藝流程不合理,自動化程度也低,有的甚至還無法做到即時監控。數據顯示,2013年大陸冷庫容量為2673萬噸,大多數是高溫傳統冷庫;而貯藏水產品及速凍食品的低溫現代冷庫占比僅10%,結構性缺失嚴重。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大陸的果蔬冷鏈流通率僅為10%,而果蔬的損耗率則高達30%。現在冷鏈物流行業的現狀是上百家企業分散在各地並且規模不大,如果跨區域運輸還可能層層外包,拼車拉貨,再加上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比如蔬菜到底應該怎麼運,水果怎麼運,如何監管和懲罰,因此根本無法保證服務品質。」

  市場潛力巨大 投資激增

  近年來,大陸冷鏈物流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2013年全大陸冷鏈物流的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了1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4%,2014年6月11日國務院發佈的「冷鏈物流的長期發展規劃」中,也要求到2015年建成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的跨區域冷鏈物流基地。目前大陸正處於冷鏈物流黃金發展期,正是一個極速發展的機會點,預計未來幾年會出現一個爆發性的增長。

  據了解,目前大陸的冷鏈物流市場,最初是國有企業率先試水,包括一些民營企業也逐漸在一些區域形成規模。最近幾年,外資企業也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全球最大的冷鏈物流企業美冷,就與招商局國際成立合資公司;全球第四大冷庫運營商美國普菲斯則與中外運合資。而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和電商也開始自建冷鏈物流公司。雙滙集團就在2003年成立雙匯物流,陸續購置數百輛各種型號的全自動控制的冷藏車輛,並建設了冷庫、常溫庫、配送庫。中糧集團旗下的我買網以及蘇寧易購,也在通過自建和整合具備冷凍鏈服務能力的物流公司,彌補冷鏈物流的短板。

  最後一片「藍海」

  大陸冷鏈物流市場的高速增長,也源於近年來生鮮電商的迅猛發展。從2005年以來,生鮮電商經歷了兩波熱潮。2005年易果生鮮成立,開啟生鮮電商第一波熱潮,此後菜管家、沱沱工社、順豐優選等紛紛上線。生鮮品類向來被視為是電商行業裏「最難啃的硬骨頭」,隨時都可能有企業倒下。因此,在經歷了一輪淘汰戰之後,生鮮電商自2013年開始重新進入併購擴張期。目前,號稱電商領域最後一片「藍海」的生鮮電商,正吸引著創業者前仆後繼,蜂擁而入。

  有關數據統計,2013年生鮮食品網購交易額達到57億元,同比增速達到40.7%,2010年至2013年複合平均增長率達到138.5%。市場的高速增長,吸引著創業者們不斷進入。相對於大陸大部分定位於中高端、單份蔬菜包套餐一年售價就過萬的生鮮電商來說,一批定位工薪階層的生鮮電商企業也正在悄然崛起。

  他們的目標並沒有定位在中高端人群,而是竭盡所能把價格做到最低,讓絕大多數工薪階層都能享受到實惠,吃到安全的食品,這也是與其他生鮮電商最大的不同。

  業內人士表示,生鮮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必須採取冷鏈物流,同時還必須保證速度,因為要保證食品的新鮮度,要做到這些,成本增加是必然的代價。而消費者選擇越多,對商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要求就越高。由於生鮮商品的產品標準化低、物流成本高、難以保存且運輸耗損大,作為一個重要的民生產品,生鮮產品一直沒有得到大面積的電商化,因此價格、保鮮、配送等環節依然是生鮮消費的重中之重。

  如何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難題,降低運費成本、保障生鮮質量,讓電商生鮮真正走進大眾,依然是整個生鮮行業面臨的難題。而隨著商業模式的不斷成熟,大陸生鮮電商翹首以盼的生鮮消費和冷鏈物流的全面爆發,正在加速到來。

  文/朱景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