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拆“螺”携“刘”终落马

  他是改革强人,是政坛能吏,是官场明星,也是落马的省委副书记,他就是仇和。一个标签繁多的争议官员。细看仇和仕途的起落,正是中国特色体制的一个样本。

  以铁腕强拆治理云南的人

  观察仇和的仕途,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任沭阳县委书记,折腾;任宿迁市委书记,折腾;任江苏副省长,安静;昆明市委书记,折腾,云南副书记,又安静了。仇和名满天下的几次改革,都是在当一把手,担任副职时则相对消停。

  当一把手,不管是对老百姓还是对手下官员,仇和都很“仇”,变成副职后,他就变“和”了。可见,仇和的“仇与和”不是随着阅历改变而变的,而是与权力大小直接相关。当一把手,权力大,想干就干,想怎么干怎么干,既不管支持的人是多是少,也不管是违法还是不违法。

  仇和作为一个地方官,被广为人知与改革有关。无论是任沭阳县委书记、宿迁市委书记还是昆明市委书记,他都不断在“改革”。改革中的仇和,曾被身边的官员这么评价:仇和做事喜欢走极端,不重过程,重结果。当地流传的顺口溜,十分形象地再现了仇和强拆之狠:拆了你别哭,没拆你别笑,那是仇和没看到。无论仇和从前如何,但时至被中纪委调查也就正式否定了仇和式发展模式,而随仇和而来的商人们,也当告一段落。

  八无宣言掩盖官商勾结

  2008年1月,仇和在昆明甫一亮相便说:“我仇和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工作一定能无私无畏。”2006年,在宿迁十年之后,仇和升任江苏省副省长。转过年来,仇和意外地调任了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之职。

  伴随着外界的争议,昆明当地官民商都对仇和报以热望。

  “纳言善听”这四个字,是曾举报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的该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的对仇和的最初评价。

  上任之初,仇和便来到已经退休的杨维骏家中征求意见。杨维骏当时提出,要带四个专家与仇和探讨三个问题:如何治理滇池污染;如何建设现代新昆明;如何转变政府职能。

  随同仇和前来的官员表示,仇书记最喜欢听取不同意见。抱着很大希望的杨维骏开始等待,但一个多月后仍无音讯。当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仇和特意安排人给杨维骏送了两盒月饼,然而,如何听取上述三个问题意见的时间,却一直没有安排出来。最终,杨维骏得到的解释是,仇书记太忙。

  当时,云南省委书记是白恩培,其大力推广的发展策略是“大云南”。这曾遭到杨维骏的极力反对。杨维骏也最担心仇和到来之后继续这一方针。

  杨维骏的担心不久就得到了应验,相比白恩培的“大云南”计划,仇和推行的政策更进一步,被称为“全域城镇化”。

  首先,仇和发起了昆明历史上最大的城中村改造计划。

  随后,在这一声势之下,昆明在2008年和2009年先后启动了80多个城中村的改造项目。昆明当地一位房地产商告诉本报记者,仇和到任之时,昆明财政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属于中低水平,“向土地要财政,是仇和最大的从政经验,城中村改造正是为此铺路”。

  仇和也曾经向各路商人推介昆明的房地产市场,他在分析前景时表示:首先,看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是否饱和,要看这个城市的居民能够住上永不拆迁、永不搬迁的标准化住房的比例有多高,如果达到89%以上说明房地产市场基本饱和,而昆明目前还不到50%,仅城中村中就居住着100多万人;其次,省内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很多州市的居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到昆明购房置业;三是昆明适宜人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省外、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人来昆明购房。

  一时间,全国各路房地产商云集昆明,其中难免裹杂着与仇和熟悉的“关系户”。杨维骏表示,多份举报材料都表明,仇和在其中存在官商勾结的现象。

  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昆明采访期间发现,至今,城中村改造项目遗留下来的问题比比皆是,很多问题处于烂尾的状态。

  改造螺蛳湾引起纷论

  新老螺蛳湾更迭史,是当时的一语谈资,也成今日仇和不得不落马的一因理由,昔日争斗的轰轰烈烈的新老螺蛳湾,今日,又会不会因为仇和的落马或庆幸或悲叹呢?2009年11月30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可以说这一天是12000螺蛳湾商户刻骨铭心的时间。当时正是仇和任职昆明市委书记时,大力对城市升级改造的执政方针推动下,盛极一时的螺蛳湾市场在这一天彻底关闭。

  同期,中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的昆明螺蛳湾市场突然被山寨,原因是一伙浙江商人因仇和招商引资来到了昆明,号称要在远离螺蛳湾的一个叫官渡区宏仁片区的地方开发一个与义乌相当的新市场,而且把这个市场取名为“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

  “那一天可以说是我们绝望的时刻,已经在这里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了,虽然只是小商品贸易,但我们因为螺蛳湾,获得的并不比任何大生意少。关闭了螺蛳湾,虽然有不菲的拆迁赔款,但钱是死的,生意才是活的,螺蛳湾商户的未来,又何去何从。”经过数十年发展的刘丽芬,因为螺蛳湾的快速崛起,小商户的她已经成为螺蛳湾知名的“大商人”。数间的商铺,遍布国内及东南亚的客户,让刘丽芬因螺蛳湾成了众人心中羡慕的“巨人”。然,“巨人梦”在仇和手段的流向下,顷刻间破碎。

  昆明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启动,位于彩云北路的新螺蛳湾商贸城成为了原螺蛳湾商户新的经营场所。

  国际商贸城和正宗的螺蛳湾市场,一个是昆明市招商引资的项目,一个是云南人20年来心有千千结的日用批发商城。本是来两个无多大干系的独立商业体,仅仅因为仇和号召了螺蛳湾业主提出的市场升级规划,一下子给了国际商贸城“山寨”的噱头,因此本是独立的招商行为,就有了“拉客”的理由,活生生把螺蛳湾拉下水垫背,要公开抢人家的商户。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页上,顶头的“螺蛳湾异地改造安置项目”,醒目的“老螺蛳湾路在何方”,恐怖的“搬迁,刻不容缓”,让公众不得不相信,螺蛳湾要拆了要搬了,新的地方还叫“螺蛳湾”。

  “新螺蛳湾商贸城虽然设施比螺蛳湾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商业比螺蛳湾更为细分和集中,但少了的味道,却怎么也回不来。”搬迁至新螺蛳湾商贸城的刘丽芬这样评价道,“或许今天的新螺蛳湾商人和采购者川流不息,人流依如昨天的螺蛳湾,但生意却并没有在老螺蛳湾的时候好做。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路变远了,也或许是商户太多让竞争激烈,但不可置否,老螺蛳湾总有那难以言喻的魅力,聚集着难以想象的财富”。

  听到这里时,不禁感慨,人还是那些人,商品还是小商品,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买家开始认可了搬迁后的螺蛳湾商贸城,但数十年岁月和诸多机遇积累起的老螺蛳湾人气,却并未随着商户的搬迁而迁移。

  “名号”纠纷各执一词

  拆迁之时,由于昆明螺蛳湾商会的异议,由云南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使用“螺蛳湾”字样是否存在侵权成了关注的焦点。

  2008年,“云南中豪置业作为重大建设项目使用‘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项目名称,不构成侵权。”为此,中豪置业紧急约见媒体进行澄清。

  2008年的发布会上,中豪负责人称,按照商标法及《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涉案“螺蛳湾”商标为第35类,与房地产商标相关的为第36类。中豪置业使用的“螺蛳湾”属于第36类,与涉案商标既不属于相同商品也不属于类似商品。因此,中豪置业在重大建设项目使用“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项目名称,不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而当时,国家商标局也已正式受理了中豪置业第36类不动产“螺蛳湾”商标的注册申请,并核发了《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另一方,昆明螺蛳湾商会则坚称,“‘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非法使用‘螺蛳湾’品牌,不排除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当时,昆明螺蛳湾商会会长助理王斌认为:经过20年的努力,“螺蛳湾”品牌已在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螺蛳湾建筑面积六七十万平方米,拥有1.2万余商铺,共有10万余从业人员,每年成交额上百亿元,品牌价值达755亿元。他表示,由中豪公司开发的“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未经允许使用“螺蛳湾”品牌进行商业运作,极大影响了正在经营中的螺蛳湾片区商户利益。

  争议时王斌还表示,商会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螺蛳湾片区将“异地改造”的通知,未来螺蛳湾片区将进行就地升级,打造为昆明的次CBD区域。此外,致中豪置业的律师函已经发出,如果未果,不排除将通过法律程序,维护现有商户利益。

  龙蛇之争只因仇和

  老螺蛳湾握有国家注册的螺蛳湾品牌,在昆明可算地头蛇;新螺蛳湾握有仇和批文的尚方宝剑,是外来强龙。自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项目落户广福路开始,新老螺蛳湾的争斗便暗里开打。

  按照代表老螺蛳湾利益的螺蛳湾商会说法,螺蛳湾品牌是经国家注册的市场品牌,云南仅此一个。而根据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描述,他们的开发是经过政府批准的,并且属于云南省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这是个有意思的博弈。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螺蛳湾老化的设施,拥堵的现状还是给了新螺蛳湾有了可乘之机。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当时拿出政府改造升级螺蛳湾的相关批文,在现在小社会大政府的现状面前,这也足够有杀伤力了。不过在商言商,老螺蛳湾既然能将几个破摊子经营成700多亿的品牌,这也不是装出来的。

  地头蛇老螺蛳湾不妥协,外来强龙的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也不会善罢甘休,这就形成了当时的一个状况,一边是法律,一边是政府,也就是仇和。那么当仇和与法律相遇,会有什么结果呢?一种当然就是各利益方主动妥协。如果各方商谈后,均能分得一杯让自己满意的羹,那这个结局就是皆大欢喜的。

  当时,两强相争是场好戏,不过会吓到新老螺蛳湾的业主们。他们根本不知道,这场争斗会是两败俱伤,还是会握手言欢。中豪就似乎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日子,在新螺蛳湾商户的眼中,他看上去还是那么蛮横霸道。新螺蛳湾的一位商户对曾《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原先五年一交的房租,现在要求六年一交。

  而据本刊了解,今年1月,一期的商户跟中豪公司发生斗殴事件,因为中豪要求一期的部分商户搬到刚开业的三期提振人气,他们不干,“生意做得好好的,凭什么要搬?”

  昆明新螺蛳湾冷清,越往里走越觉得是一个空城。在新螺蛳湾二期,记者看到三楼以上的很多店铺都是空的。一位商户老板说,每天都在亏本,房租都挣不回来。三期工程已经竣工的部分更是人迹罕至。四周的住宅地产足有好几个足球场大,有的已经竣工,有的还在建,但都鲜有人入住。

  在昆明改造升级,异地搬迁的历史上,失败被看成必然结果。比如青年路服装批发市场、武成路服装一条街、和平村女人街都被当成反面例子。更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这些反面例子的乌云笼罩下,搬迁改造依然轰轰烈烈。

  非法手段招揽新螺生意

  在新螺蛳湾一期开张的同时,老螺蛳湾市场也宣告关闭,关闭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新螺蛳湾的生意。用官方说法就是:“全面引导经营商户向新螺蛳湾转移”。据《昆明日报》报道,2009年11月17日,老螺蛳湾快要关闭之前两周,昆明市政府特地召开老螺蛳湾关闭动员大会,会上,老螺蛳湾所属的西山区区长说,新螺蛳湾一期已经完工,老螺蛳湾经营户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对新螺蛳湾发展有信心。

  中豪集团董事长刘卫高的新螺蛳湾项目并没有因为外界的抗议而终止,反而步子越迈越大。2010年3月,中豪以唯一竞标人的身份拿下官渡区4宗10.76亿的土地,每亩平均180万元,用来建二期工程。一年之后,中豪还是唯一的竞标人,它用64.87亿元囊括27宗1851亩土地,建三期工程,平均每亩350万元,整个竞拍用时不到3分钟。

  在新螺蛳湾二期、三期工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用来建设新螺蛳湾商贸城,其中有很多是用来建设住宅。以三期为例,27宗地块中,只有8幅用来做商业用地,有11幅居住用地。打着商业的幌子圈地,然后再用来建设住宅,这是房地产界风行多年的潜规则。中豪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中豪不仅要拿下农民的房子,也要把一些本地开发商已经征到的土地给吞下。知情者告诉本刊记者,本地企业家和官员的举报,是导致刘卫高被调查的主因。

  在中豪面前,很少有斗争成功的,宏仁村是个例外。除了村民们不怕死地抗争,也跟《焦点访谈》的介入有关。2010年7月下旬,《焦点访谈》进行了报道,7月末,官渡区决定暂缓对宏仁村的拆迁。

  2014年8月,中豪置业已经以356.1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云南民营企业百强之首,整个中豪正摩拳擦掌去香港上市,但是这年10月,昆明国土局突然公布了25家欠土地出让金款项的企业,其中就有中豪置业。在此之前,昆明市已经更换了主要领导。

  150万到6万的违纪

  2015年3月17日,中豪商业集团的官方微信对外宣布,该公司董事长刘卫高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在3月15日中纪委公布原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后,这是一个媒体高度关注的名字。在宿迁,刘卫高有一个外号,叫做刘半城,他也被一些人私下里称为宿迁的“城建教父”。而在宿迁,由刘卫高投资的大部分楼盘和建设项目,都陷入停工状态。如此的开发商,没有仇和的支持,又怎能建设中豪如此庞大的帝国?而在中豪帝国背后,又怎能没有官商勾结的违法乱纪呢?

  过去30年,浙江商人刘卫高以义乌为起点,一路腾挪转移,从苏北的宿迁,再到西南的昆明,从原先只有一家注册资本500万元的小公司,变成如今拥有数十家公司、总注册资本数十亿的商业帝国,这个帝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豪。如今,中豪与一个落马官员的名字紧密相连。

  在中豪系的版图中,中豪·螺蛳湾国际贸易城是刘卫高的顶峰之作。从昆明市中心驱车往东南15公里,当看到一栋绵延数百米长的黄色连体楼出现时,中豪·螺蛳湾国际贸易城就到了,人们喜欢管这里叫新螺蛳湾。按照老板刘卫高的想法,最终的占地总面积将达12000亩,超过8平方公里,而昆明市区二环内的总面积仅98平方公里。整个新螺蛳湾的面积将是昆明二环内市区面积的8%。

  5年前,这里还是滇池东岸一片肥沃的农田,属于昆明的远郊。现在,这个预计总投资580亿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新城。有人钦佩刘卫高的能耐,但是也有人不屑一顾:“没有政府在背后支持,他不可能有这样的能耐。”

  2008年昆明大拆大建正搞得火热,新的市委书记决心要在5年内重建三百多个城中村,提出以大项目带动城中村改造,中豪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进入昆明的。

  2008年2月,一个由25名义乌企业家组成的考察团进入昆明,刘卫高带队。5月,考察团确定在昆明复制当年宿迁的模式,并被确定为昆明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云南省重点工程。9月奠基。次年4月,一期120万平方米的主题市场封顶。11月投入运营。“一年间,在昆明创造了一个投资奇迹。在昆明的投资效率非常高。”在2009年5月9日的浙商投资年会上,云南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卫高由衷地评价昆明投资环境。

  这样的速度离不开昆明主政者的鼎力支持。据《昆明日报》报道,为了推进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市场发展,昆明市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跟踪落实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宏仁村村民李绍荣对记者回忆,当时政府征地的时候并没有说用来建新螺蛳湾,而是用于公共目的,当时政府给的征地补偿标准是每亩16万元,最后到他们手里只有每亩6万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晓阳是长期在宏仁村做田野调查的学者,是宏仁村对抗中豪强拆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据他了解,当时周边土地的价格至少在每亩150万元左右。

  资金链断裂成落马始引

  2014年底,宿迁坊间开始传出刘卫高资金链可能断裂的消息;据知情人称,银行收紧贷款,迫使刘卫高偿还了一部分贷款,却没有再贷款给他。一位接近刘卫高的宿迁当地人士也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此时刘卫高资金上已经捉襟见肘,他在回宿迁参加一次活动时,甚至因自己在宿迁、昆明两地遭到的不同对待而落泪。

  至于昆明本地,关于中豪长期拖欠广告款更是令媒体非常头痛的事情。3月19日,中豪“有选择”地举行新闻发布会,欲盖弥彰地抛出“资金链无忧”的信息。该信息立即引起网络疯转,数家昆明媒体负责人无不愤恨地评述:“既然资金链没有问题,为何要长期拖欠媒体的广告费呢?!”

  的确,或许中豪真的没有、也不愿意适应靠山倒下、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新常态。本刊获得的信息是:刘卫高其实早在今年2月即在京被司法机关控制;随后的3月15日,便有了仇和被查的重磅新闻。难怪有网友这样戏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仇和被指是阳光政务讽刺

  谁都不希望已经具备了云南地理标志的螺蛳湾走向衰败。当螺蛳湾成为云南经济的一面旗帜的时候,更没有谁愿意看着螺蛳湾成为下一个青年路服装批发市场、下一条武成路服装一条街、和平村女人街,成为全国人民的笑话。

  今年云南省府在积极推行阳光政府制度,即“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仇和携手刘卫高对螺蛳湾改造一事,波及利益众多,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保证该项目的信息公开透明就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一种考验,更是检验阳光政府的一镜子了。

  对于老螺蛳湾来说,升级改造是自然,防患于未然更是必然。而对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来说,如果利用老螺蛳湾的潜在危险,与政府相关部门合谋,绑架了这个品牌成就自己的利益,这是对法律的蔑视,更是对云南建设阳光政府的最大讽刺。

  虽有铁腕手段,却因难抵利益诱惑,倒行逆施、肆意妄为、蔑视法律,最终,仇和成为了阳光政务最大的讽刺;最终,仇和也因对螺蛳湾的不合理拆迁,憾落法网。

  仇和功过望理性评判

  螺蛳湾改造虽然给昆明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但仇和一生仕途于他落马的今天,为了历史不被歪解,我们终须理性评判。

  他是对宿迁发展的功臣,不过他也给宿迁留下了后遗症。宿迁、沭阳人念仇和的好,可是泗阳、泗洪人都很恨仇和,为何?仇和把二县的资源都划给市区,洋河酒厂原本是泗阳所属,结果因仇和成了宿城的,宿迁市级机关包括老师工资都有所上调,可是下面县区却比市里相差好几倍。

  仇和从政是人治,不是法治,他的那一套或许在过去的时候可以,在现在却是行不通。卖医院、卖学校/卖自来水厂都造成了一定的国有资产流失,在沭阳搞的一些曝光台,部分还涉嫌侵犯了人权。宿迁人赞扬仇和,是因为通过他的措施,宿迁的官员可以想做事,做成事,可以大胆的修路,大胆的发展绿化,最终宿迁发展起来了。

  可为何昆明不卖他这一套的账,无非不是因为时代不同了。大拆大建,野蛮拆迁折腾的昆明人苦不堪言,昆明的老百姓需要的是安定,而不是所谓的乱作为!

  至于仇和为何落马,在今天都已显而易见,那就是刘卫高违法用地东窗事发,牵扯到了仇和。刘卫高的所作所为,没有仇和容许,刘卫高怎能拿下那么多的地,在昆明开发那么多的地产项目?而仇和放纵刘卫高到昆明投资,大量地为刘卫高提供融资便利,或许有部分是为了谋取私利,但更多的,还是想沿用仇和他自己的套路为昆明带来繁荣。

  本刊记者 付星野|整理 周凡弼|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