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地图:最好的移动端入口?
- 来源:新楚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BAT,阿里,高德,腾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2 08:00
BAT对于地图入口的征战格外热闹,不管是阿里收购高德,还是腾讯入股四维图新,都说明BAT均看好互联网地图在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上的重要性,占据了这一入口,在汽车导航、O2O、车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均可以进行延伸,想象空间巨大。
“导航准备就绪,全程34.5公里,大约需要40分钟……”对于准备出行的人来说,类似的手机导航提示语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地图类APP应用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3月9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关于注销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甲级测绘资质的公示》,称根据相关测绘法律法规,拟注销一批单位的测绘甲级资质,其中,网易有道、美斯恩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的甲级测绘资质或将被注销。
为何此次被注销资质的互联网企业如此之多?对国内的相关公司来说,是否意味着出现一个大市场?
抢食市场蛋糕
2013年5月,阿里巴巴向高德注资2.94亿美元,获得28%股份。2014年4月,高德被阿里以11亿美元全资收购,7月,阿里宣布高德私有化进程完成。
2015年3月13日,俞永福正式出任高德集团总裁,同时,高德创始人成从武和COO张勤将不再担任高德的管理职务。业内认为,高德正式进入“俞永福时代”,也标志着阿里巴巴对高德全面接盘,地图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入口成为巨头交锋重点。而俞永福的目标是,要在阿里电商生态系统的海量数据基础上专注做好产品,力争甩开对手:百度地图和腾讯地图。
2014年4月7日,停牌一个多月的四维图新发公告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同意中国四维以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四维图新部分股份,数量为780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1.28%;2014年05月,四维图新公布,控股股东中国四维已与腾讯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腾讯11.73亿元投资四维,占股11.28%。自此,四维图新找二股东的行程终于画上了句号。
值得注意的是,四维图新和高德地图是中国最大的两家底层数据提供商,占据了中国底层数据测绘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腾讯入股四维图新前,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用的是高德提供的地图数据,而百度地图、搜狗地图使用的则是四维图新提供的地图数据。有业内人士认为,腾讯通过入股四维图新,在地图的底层数据领域“抄了百度的底”。
2015年3月9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关于注销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甲级测绘资质的公示》,称根据相关测绘法律法规,拟注销一批单位的测绘甲级资质,其中,网易有道、美斯恩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的甲级测绘资质或将被注销。“我国对地图测绘资质采用了强制许可的方式,企业如果想要从事地图测绘业务,必须要取得相应级别的测绘资质证书。”
注销理由各不相同
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公示中,附有一份《注销甲级测绘资质单位公示意见表》(以下简称“意见表”),详细列出了被注销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的名称、资质证书编号、注销依据。
此前,有相关媒体就这20家单位被注销的资质进行查询,发现有15家单位被注销的是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且这15家单位均为从事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公司,其中不乏图盟科技、网易有道、拉手网、美斯恩、千橡网景(人人网)等知名企业。
美斯恩是MSN、Bing或Windows Live Messenger等服务在中国的签约实体。有观点认为,如果美斯恩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不再延续,或将会影响必应地图在国内的使用;同时,网易有道也因同样的原因或将失去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不过,目前网易有道已经不再直接提供地图服务。
至于这些单位资质被注销的理由,意见表中的“注销依据”一栏表明有三种:“测绘资质证书有效期满未延续”“测绘资质证书所载各专业范围均不再符合法定条件”“测绘资质单位申请注销的”。
为了了解更加详细的情况,记者致电国测局进行询问。国测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虽然被注销资质的单位多为互联网公司,但此次行动并非针对互联网地图服务领域的。
“由于这一批测绘资质证书统一于2014年12月31日到期,需要进行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因此国测局在2014年7月便启动了相关工作。此次注销一些单位的相关测绘资质,是因为这些单位在测绘资质复审换证过程中,出现了依法应当注销资质的情况,即意见表中‘注销依据’所列的三种情况。”国测局工作人员表示。
随后,国测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有些单位直到上报复审换证材料的截止日期时,都未能提供相关材料;或者虽然按照要求提交了复审换证的材料,但相关材料不符合《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两份文件中有关申请甲级测绘资质标准的要求;也有些单位因其自身原因,主动向国测局提出申请注销其资质。”
“互联网企业的甲级测绘资质被注销,测绘资质单位申请注销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企业业务转型造成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原本开展互联网地图服务,因而申请了相关资质;在其业务转型后,可能不再继续提供相关的互联网地图服务,这个资质对其就没有意义了。”国测局工作人员说,“但如果企业开展与互联网地图服务有关的业务,必须取得相应资质方可。”
制作资质“最值钱”
“我国对地图测绘资质采用了强制许可的方式,企业如果想要从事地图测绘业务,必须要取得相应级别的测绘资质证书。”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教授告诉记者。
李欲晓介绍,根据《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资质的专业范围划分为10种,每种测绘资质的获得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每种测绘资质内部,还会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级,最多存在着甲、乙、丙、丁4个不同级别。
“测绘资质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两部分,无论申请哪种测绘资质,都需要首先符合通用标准,同时满足不同测绘专业特殊需要的专业标准。”李欲晓说。
某互联网地图公司政策研究专员李静(化名)告诉记者,配合着《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中对于不同测绘资质、不同资质级别需要满足哪些条件,都有着详细的说明,主要会从公司量级、仪器设备、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资质、办公场所、保密设施、管理制度、作业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衡量。
在法律规定的这10种测绘资质中,李静表示,与互联网地图服务有关的资质,主要是“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和“互联网地图服务”两项;而这两项资质,尤其又以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最值钱”。
“之所以说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这个资质最值钱,是因为只有拥有这个资质后,才可以进行实地测绘来采集地图信息点的基础数据,并以此完成电子地图的制作。在全国范围内,这项资质只有12家单位获得,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高德地图、四维地图等公司。而且这项资质目前已经停止颁发,短期内不会再增加资质单位了。”李静说。
数据才是真正命脉
相比之下,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的权限范围就要小很多。李静解释,这项资质是面向所有开展互联网地图相关服务的企业发放的,拥有这项资质并不能开展实地测绘、信息采集、电子地图制作工作,而只能在已经制作完成的电子地图基础上,进行相关应用及服务的开发、运营。
记者在国测局网站上公开的名单上查询到,包括此次被注销资质的15家单位在内,全国拥有甲级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的单位,共计166家。
“虽然拥有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的单位很多,但这些单位要想开展互联网地图服务,都必须从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那12家单位获得最基础的电子地图数据。而这一现状,也就导致了互联网地图服务行业的很多资本运作。”李静说,“阿里收购高德地图、腾讯入股四维、百度收购长地万方,都是冲着这些企业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去的,希望能参与到电子地图制作、基础数据采集中来。”
李静表示,就目前国内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的12家单位来看,高德地图与四维地图是最具实力、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两家公司,大量不具备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的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商,都需要调用这两家公司的基础地图数据,二者的互联网地图调用量占比在2009年甚至一度高达90%。
“而随着BAT几家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互联网地图行业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李静说。
高德联合创始人、资深副总裁姜德荣就曾公开表示,对于互联网地图厂商来说,底层数据才是真正的命脉;没有数据,再好的服务也出不来。
李静感慨:“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就跟出租车牌照一样,承载着重大的价值。”
尽管在我国,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开展需要以获得相应测绘资质为前提,但行业中仍然存在着大量需要重视的问题。
李欲晓提醒,在我国开展互联网地图服务,除了需要注意是否具有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和专业经营条件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包含涉及国家安全、敏感内容的禁止信息,是否侵犯他人隐私,是否涉嫌从事包括垄断、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等行为在内的不正当经营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4月,国测局便联合外交部、公安部、工信部等八个部委,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针对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错绘我国国界线、行政区域界线,擅自发布重要地理标志信息,标注地理信息位置涉密等问题。
本刊记者/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