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坐浴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坐浴治疗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我院肛肠科室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96例肛肠术后患者,将其均分为实验组(48人)与对照组(48人)。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肛肠科室术后常规护理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开始增加中药坐浴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相同时间点进行生理盐水坐浴清理。统计疼痛评分、创伤愈合时间、水肿程度、出血状况等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在疼痛评分、创伤愈合时间、水肿程度、出血状况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数据差异显著性均满足P值<0.05。结论:中药坐浴治疗可明显缩短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在改善疼痛、水肿、出血方面均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坐浴;肛肠疾病;创面愈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筛选出我院肛肠科室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96例肛肠术后患者,将其均分为实验组(48人)与对照组(48人)。实验组患者男女构成比例为23:25,年龄区间为49~73岁,平均年龄为(64.3±6.26)岁,平均病程为(1.23±0.52)年,其中肛瘘患者6例、肛裂患者7例、肛周脓肿患者11例、痔疮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4:24,年龄区间在51~70岁,平均年龄为(62.7±5.98)岁,平均病程为(1.30±0.61)年,其中肛瘘患者7例、肛裂患者6例、肛周脓肿患者12例、痔疮患者23例。两组患者按照《中医肛肠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后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平均病程、性别比例、年龄、既往史、手术方式、水肿程度及创伤面积等一般资料方面的的数据差异满足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本的西医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肛门或直肠术后常规护理:如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严格的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合并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处理对应症状。所有患者术后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注意发生渗血,避免感染,观察并记录腹腔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开始增加中药坐浴治疗,治疗药物主要配伍为:甘草15g,白芍10g,苍术20g,威灵仙15g,徐长卿10g,明矾10g,金银花10g,蒲公英15g,大黄10g。将此方剂加水1L煎熬,去渣后使患者创面用生理盐水简单清洗后浸入汤药坐浴20min,早中晚各一次,治疗半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治疗除了将中药替换为相同温度的生理盐水之外,其他方面治疗均与实验组患者相同。

  1.3 判断标准水肿判断标准

  以水肿中心到最远水肿边缘的距离为标准,0分(无水肿):<1cm;1分(轻度水肿):1cm~2cm;2分(中度水肿):>2cm。疼痛评分标准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出血的判定标准为:3层无菌棉纱布覆盖切口处,0分(无出血):极少量血渍流出;1分(轻度出血):棉纱布一层染血;2分(中度出血):棉纱布两层染血。

  1.4 统计数据的处理本次实验使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数据差异符合P值<0.05。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创伤愈合时间为(21.3±2.17)d,坐浴治疗结束后平均水肿程度评分为(0.31±0.084)分,平均疼痛评分为(0.59±0.098)分,平均出血评分为(0.61±0.11)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创伤愈合时间为(25.9±2.86)d,坐浴治疗结束后平均水肿程度评分为(0.51±0.10)分,平均疼痛评分为(0.92±0.11)分,平均出血评分为(1.02±0.17)分。实验组患者术后在疼痛评分、创伤愈合时间、水肿程度、出血状况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数据差异显著性均满足P值<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肛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的切口疼痛、水肿、出血及愈合时间较长等问题对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中药坐浴治疗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从而找到能够更好促进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康复的方法。中药坐浴的治疗方式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上不仅拥有一般体外用药的安全、肝毒性小、局部吸收快等优势,而且在中医辨证上拥有比其他疾病更加合理的理论基础,因为从中医学理论角度上讲,肛肠疾病的发病机制大多是由于湿热下注造成气血瘀滞,外科手术治疗会造成气血运行的进一步破坏从而出现疼痛、水肿等症状。因此,使用中药坐浴在理论上讲是非常恰当的治疗方式。本次实验采用的中药方剂主要药理作用为活血化瘀(大黄、徐长卿等)、清热祛湿(威灵仙、金银花、蒲公英等)、缓急止痛(白芍、甘草等)。坐浴治疗过程中创伤局部毛细血管的局部扩张、药物浓度的稳定及药物对伤口的充分覆盖等因素皆可促进创伤恢复。此次实验选取我院肛肠科室收治的96例肛肠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术后在疼痛评分、创伤愈合时间、水肿程度、出血状况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数据差异显著性均满足P值<0.05。综上所述,中药坐浴治疗可明显缩短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在改善疼痛、水肿、出血方面均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有豫,陈学谦.荆黄汤坐浴用于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学杂志,2012:211-212.

  王鸭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