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我不会变成产品经理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王小帅,闯入者,白日焰火
  • 发布时间:2015-05-26 12:13

  当前的状态有点趋于“去导演化”“去创作化”,那么多跨界的人当导演,上手就非常成功,慢慢导演就会变成产品经理。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王小帅导演的作品《十七岁的单车》《青红》《日照重庆》等,都曾在国际主流电影节上获得关注和荣誉。

  但是,他认为自己的电影在国内市场“从没经历过好的时代”——在《闯入者》风波未消时,他这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其实基于对作品本身的自信和此前一些文艺片如《归来》《白日焰火》等的成功,王小帅对《闯入者》的市场反响原本抱有良好期待,结果却遭到“从影以来最大的打击”。

  接受本刊采访时,王小帅讲述了他对于这部电影的商业计划。不能说这是一次出自个人情怀的任性冒险,也有成功案例可以比照,但是,国产严肃片、文艺片的“成功个案只是沙漠中的一滴水,马上蒸发了,没有形成时代”。

  王小帅不断提到他面前的这块铁板:青春片、也许还有喜剧片构成的某种垄断局面,以及票房压力形成的新格局——导演正在变成产品经理。

  他期望有一种力量出来推动改变。还有,他也“相信观众”。

  没想到一小块蛋糕都没分到

  《瞭望东方周刊》:你现在如何看待《闯入者》在票房上的失利?

  王小帅:目前的这个市场不管它科学不科学,事实就是这样的。我唯一的期望是,大家总要有一个时间和机会,一块去把市场空间拓展出来。

  我觉得影院和内容提供方要抱成团,不是什么电影最卖钱,我们就拍什么、排什么。现在的市场就是铁板一块,好处是有固定人群,坏处也显而易见。这些人长大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电影的选择可能会慢慢产生变化,于是再去培养下一拨人,但总是这一个年龄段的人群。

  我们是不是要把那些现在的非主力观影人群重新拉回到影院?这无论对于内容创造还是市场开拓,都是有好处的。

  如果《闯入者》又成了一个极端失败的案例,大家也不愿意分析它的根本原因,只是看到结果,比如媒体直接就上来一个“《闯入者》市场惨败”,就误导了大众,觉得这种电影就真的是惨败,无法谈到所谓的“惨败”在哪里。这样对市场不好。

  而且面对这个局面,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了,这里有多方投资人,他们在为中国电影拓宽多样化渠道作努力。我作为导演为这个电影呼吁,希望增加大家的关注,也是一种对投资人的负责。这是共同的,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外界也有一个疑惑,为什么《闯入者》选择了竞争激烈的“五一档”?因为这个档期观众的观影取向偏娱乐,院线经理要业绩。

  王小帅:关于档期,大家的讨论还停留在过去,认为假期档是唯一的黄金档,其他都是淡季。但是近几年电影市场大片、美片多,实际上没有多少真正的淡季。对我们来说是无处可逃,逃来逃去都可以碰到,不是美国大片、就是中国大片。

  所以说,无论哪个档期,所要争取的就是科学、合理的局部空间,拓展应有的观众。

  还有一个原因,今年“五一档”本身就避开了前后两个美国大片的夹击,《速度与激情》和《复仇者联盟2》。发行公司和宣传、制片团队都觉得,在这个空间里中国电影面对的应不会那么残酷。

  而且考虑到“五一档”票仓大、大盘高、蛋糕大,大家都可以分一块,但确实没有想到可能这一小块都没分到。

  我们的宣发费用是800万元,已经不算低了。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占有空间等要素后,它就会形成一个“势”。如果一上来只有1%排片,怎么跟《何以笙箫默》比?

  这个1%就会让很多人觉得这个片子不行。第一波看过的人多,才能帮助第二波再次宣传,形成口碑传播。我觉得,前面宣传得再天花乱坠,也抵不过二次口碑宣传力度大,这从心理学、社会学来看都是有依据的。

  我从影以来这样的经历不少,每次都希望大家理解电影的多元化。这次之所以比前几次反应强烈,是因为我感觉已经很努力,如果不给机会,三头六臂也没有用。

  并不是说我发这个公开信是为了非要追票房,而是我认为基础空间给到之后,一个好看的电影才能形成二次传播。

  我是相信观众的

  《瞭望东方周刊》:在上映以前,你为什么会对《闯入者》抱有很高期待?

  王小帅:因为我对电影有信心。我觉得这是好电影,也是好看的电影,而且我相信只要观众的心是坚强的,就能承受这种情感上的碰撞,不是让你遭罪,是让你碰撞,让你感到震动。

  我觉得这也是好看的电影的其中一种。给你视觉、听觉上的感官刺激,和让你笑、让你震动、在相对严肃悲剧的气氛中升华,两种精神上的享受是并存的。

  之前的成功案例给了我们信心。2013年票仓还没那么大的时候有过《桃姐》,然后是《白日焰火》,都是以前我们认为没有观众的,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白日焰火》票房上亿的基础确实可能是影片的得奖、内容方的宣传,还有影院合理地给了排片。当时应该是不低于15%的拍片量,甚至15%到20%,这个基础上有了过亿票房。

  《归来》的成功当然有张艺谋、巩俐的号召力,以及片方推广的功劳,但是悲情题材,按照通常预判也是没人看的。它排片力度大,首日有30%,相当于现在《何以笙箫默》的状态了,所以取得了3个亿的票房。

  本来我们是寄希望于《闯入者》在大好趋势下能延续这样的状况。它甚至不需要有《白日焰火》的成绩,比它少一点、只要没有太大的落差。但现在看还是不行。现在成功个案只是沙漠中的一滴水,马上蒸发了,没有形成时代。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需要内容方、院线方一起理性探讨,找到相对稳定的办法。而不是每次都像赌博一样,冒一把险。好了就好,不好就说没有受众。这种判断显然是错误的。

  很多事实证明,不是说中国的观众就接受不了不同内容的东西,我是相信观众的,特别是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国外电影他们随时可以看到,慢慢地已经培养起具有鉴赏能力的观众了。

  《瞭望东方周刊》:考虑到商业号召力,你为何不用明星?

  王小帅:我恰恰不拒绝用明星。《日照重庆》也尝试过用范冰冰、王学圻,但当时并没有直接影响到票房。

  现在比较流行“颜值”“粉丝”,但这种电影是讲生活、讲质感、讲情感、讲人性、讲历史的,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要用最适合角色气质的演员来演绎这个故事,观众看着看着可能就忘了这个演员是谁,被这个故事和角色带动了。这是我理想的状态。

  这个时候政府要出来

  《瞭望东方周刊》:你会考虑“主流观影人群90后”的口味吗?

  王小帅:为什么不考虑40后、50后、60后、70后那些人的口味?永远是90后、90后,这不是铁板一块吗?如果可以把90后以外的人群拉进电影院,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了,他们是很广大的一个群体,电影已经成为普通人娱乐消遣的日常形式,但这部分观众不进电影院了,因为没有适合他们看的电影!这个观众市场还没有开掘,是不是可以拍一些适合他们的电影?

  大家都提到,“你改嘛”。但我的态度不是说片子要怎么改,换档期、换宣传策略、换个演员、换个拍法,这都是临时的、碰巧的,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我的态度是,最好我们合力来创作多元化的东西、拓宽市场的空间,不一样的片子各自占据自己的份额。

  如果就是这样一个铁板一块的市场、一个同质化的观众群,大家都在挤着同样一个板块,它没有变大。比如顾长卫等等,我们都去拍商业片,90后都看颜值,都是那些青春电影,中国市场上600部电影都是一样的,那就没有扩大。现在同样的青春片互相厮杀,其实就是互相损耗的过程。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排片、市场机制是怎样的?

  王小帅:我觉得应该是由更大的机构或主管部门对整个生态、整个市场有一个真正科学化的机制调整。以国外为例,很多电视台的资源都要投入这种文化和艺术的电影,甚至是没有回报就没有回报,有回报就收回成本而已,它是一种政策上的扶持。

  当然国情不一样,这是一种认识和方法的提出,同时也一定要结合中国特色。现在我觉得可能很多机制需要回过头来再去考虑,慢慢地再去调整。

  导演都在变成产品经理

  《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说,你的《十七岁的单车》放到现在青春片流行的市场,应该票房不错。

  王小帅:每一个人都会这么说,但是我觉得说这个话立足点都是不对的,“生不逢时”什么的都是成功学、结果论来假设如果。

  恰恰相反,我认为我“生逢其时”,我可能就是必须生活在这样的时候。我很幸运的是我所有的创作经历,都经历着中国的变化。

  而且我们也潜移默化地为文化作出了贡献,这种贡献不是票房上的。以票房论成败的时代,在这个时候你恰好还在保持创作,还是里面的一分子。在别人看来这么不合时宜的一个人,但我真的觉得,有了王小帅,大的局面才会有趣,不然就很没趣。

  《瞭望东方周刊》:和10年前相比,中国电影市场有着惊人的增长,你自己呢?

  王小帅:当然我认为电影业更纯粹商业化了,目前的状态有点趋于“去导演化”“去创作化”,那么多跨界的人当导演,很多成功的案例,上手就非常成功。慢慢导演就会变成产品经理,这对以前的导演概念确实有所变化。

  从我个人的角度,还是觉得过去的创作更能给人热情、激动和感动。你要是想保持这些东西,就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如果切合时宜地转变思路,原先人们对电影的崇拜热爱,对情感、现实的关注,慢慢退让给市场,确实就能感受到导演的创作会慢慢地消耗掉,创作的出发点就变了。

  我们这一代导演过去面临的困境是创作和政策,市场还没有打开时如何吸引别人注意,如何拍出好电影,甚至包括与体制的勾连。现在除了过去的问题,又增加了更大、更无形的压力,那就是唯票房论。

  作为个体的创作者,我对此是呼吁的,但很多人决定不说话了,有的人就退出这个洪流,收手不干了。

  现状的改变,最终确实要靠成功案例来推动,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在集体无意识里面树立意识,改变院线对这类电影的看法。当真正把片子交给观众、市场,每一个片子的命运就会不同。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覃柳笛 特约撰稿王斯璇/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