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乌司他丁,泛影葡胺,连性肠梗阻
  • 发布时间:2015-06-04 15:22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胺在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治,对所有的病患者实施支持治疗、特殊治疗、抗生素治疗。结果:所有的病患者经过乌司他丁和泛影葡胺的联合治疗之后其肠梗阻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的病患者共有30例,这30例病患者的肛门功能都得到完全恢复,排气排便不存在障碍,恢复饮食以后没有复发肠梗阻的情况。其他5例病患者在后续治疗中,继续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时间为两天到三天,治疗效果理想,病患者的肠梗阻症状消失,恢复饮食之后没有复发肠梗阻的情况。结论:采用以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胺为主的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令人满意,可避免再次手术。

  【关键词】乌司他丁 泛影葡胺 粘连性肠梗阻 联合治疗 临床应用

  前言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该疾病属于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通常在病患者接受腹部手术之后会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准确区分肠梗阻的类型是否属于完全性梗阻以及有没有绞窄的情况发生,如果发生着两种情况的一种,应当尽快采取手术治疗。常规的治疗方式主要是禁食、胃肠减压以及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和酸解平衡性,如果病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任何缓解,甚至于病情加重,此时应当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在本文中探讨使用乌司他丁与泛影葡胺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某年度收治的患有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35例,所有研究对象都曾接受过腹部手术,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平均年龄在于25-75岁,研究对象曾经接受的腹部手术情况如下:接受胃肠手术的病患者共有10例,接受肝胆手术的病患者共有8例,接受阑尾切除手术的病患者共有12例,其他的手术病患者共有5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时间在接受手术之后的1周-20年之间,其中在术后1周出现肠梗阻的病患者有2例,在1周-1个月以内出现肠梗阻的病患者有15例,在一个月-一年以内出现肠梗阻的病患者有10例,在一年以上出现肠梗阻的病患者有8例。所有病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的病患者实施支持治疗、特殊治疗、抗生素治疗。(1)支持治疗:给所有病患者都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电解质,包括能量、液量以及氮量等,采用TPN的形式来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注意保持病患者的水电酸碱平衡,根据病患者的实际病情来补充白蛋白等其他营养。(2)特殊治疗:采用了乌司他丁与泛影葡胺联合药物的治疗方法。采用乌司他丁的剂量为10万U,同时加入生理盐水共100毫升,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输液,每天输液三次,在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的三天到五天之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腹痛开始得到缓解,此时在经过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浓度为76%,量为80毫升,每天使用泛影葡胺一次,药物注入后夹管3个小时,对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与此同时每个五个小时左右给病患者进行腹部立位拍片,从而对造影剂的位置进行观察,判断肠梗阻的部位以及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间为两天到三天。(3)抗生素治疗:可以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治愈的指标体现为病患者腹痛消失,肛门恢复功能,排气排便没有障碍,恢复正常饮食之后,没有再次发生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对腹部进行复查发现液平片消失。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了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采用了例数N值和百分比作为表示,采用了T值检验,当P<5%时,表示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研究结果

  所有的病患者经过乌司他丁和泛影葡胺的联合治疗之后其肠梗阻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的病患者共有30例,这30例病患者的肛门功能都得到完全恢复,排气排便不存在障碍,恢复饮食以后没有复发肠梗阻的情况。其他5例病患者在后续治疗中,继续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时间为两天到三天,治疗效果理想,病患者的肠梗阻症状消失,恢复饮食之后没有复发肠梗阻的情况。

  3研究讨论与结论

  3.1研究讨论

  腹部外科手术属于一种常见性外科手术之一,在腹部手术之后极为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该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在外科疾病当中,粘连性肠梗阻属于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在肠梗阻种占有一定的数量。通常,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方法,另一种是保守治疗方法。正常情况下都会以保守治疗方法作为首选的方法,以防止出现在二次手术后再次发生新的粘连性肠梗阻。粘连的形成原因在于病患者由于其身体的机能受到创伤、感染、大量出血等因素的刺激,腹部膜单核巨石细胞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许多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的出现,引起了无菌性的炎症,由此形成了纤维的增生,从而发生了粘连性肠梗阻,这种情况出现的部位是小肠,在手术的分离过程中,病患者的浆腹膜受到严重的损伤,导致肠管发生粘连。在肠管发生粘连的时候,在肠腔内会集聚大量的消化液,加剧肠管壁的水肿,并且加重了肠管的扩张,从而对肠功能的恢复产生影响。

  采用乌司他丁可以有效减少肠腔内的消化液,该药物对多种生物蛋白产生着抑制的作用,同时对于溶酶体膜具有稳定的作用,临床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胰腺炎以及循环障碍方面疾病的治疗。在治疗肠梗阻应用中,乌司他丁可医有效抑制了肠管分泌肠液,缓解肠腔的水肿情况。而泛影葡胺的优点在于其无毒性,安全,及时病患者出现肠道穿孔的情况也可以使用泛影葡胺,而且泛影葡胺可以很容易就被肠道所吸收。

  3.2研究结论

  采用乌司他丁和泛影葡胺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明显的疗效,病患者痊愈率比过去高。该种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令人满意,可避免再次手术。

  4结语

  采用以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胺为主的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法镇中,谭玉林,严国度,汤建军,耿宏.泛影葡胺造影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2)

  [2]罗琪,张颂恩,魏黎煜.生长抑素对急性肠梗阻病人内环境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5(03)

  [3]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07)

  [4]张庆鹏,马玲,吴少东.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2(02)

  [5]李巨华,徐顺杰.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38例手术治疗体会[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02)

  蔡安康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