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的护理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
  • 发布时间:2015-06-05 09:08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的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体检的正常新生儿1321例,采用一次性塑柄三棱针采用足底定位斜刺法,采集血液,送实验室检查有无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结果:本次抽取,成功率达到97%,血片合格率达到98%。结论:医护理人员在给新生儿抽血前,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成功率、血片合格率。

  【关键词】新生儿 疾病筛查 足底采血 护理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及优生优育。有规定显示在新生儿出生3天后,正常哺乳7次以上,可以采用足跟采血法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进行检查[1]。其主要目的是在新生儿临床症状未出现前及时发现并治疗,从而减少患儿发生不可逆的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有效的控制儿童智能疾病的发生,能控制儿童残疾发生的一项有效措施。新生儿由于血管较细,一般通过足底采集血液,进行检查。采集合适的标本能提高检查的准确性[2]。所以护理人员的采血技术很重要。我院对产科护理人员不断培训,提高一针采血的成功率和血标本合格率,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体检的正常新生儿1321例,1321例新生儿中男592例,女729例。新生儿体重在2.5-6kg,平均体重(4.8±0.3)kg。1321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3-4天进行采血工作。

  1.2方法

  (1)采血时间:新生儿出生3d后,新生儿的哺乳次数达到了6次以上,对这些新生儿进行采血,对于早产儿、体重轻或其他因素不能采血的新生儿,应该告诉其家属,新生儿检查采血的时间不能超过20d,护理人员需要对这些新生进行追访,以保证新生儿采血时间的准确性。护理人员在进行抽血时,要进行半小时的空气消毒,控制舒适的室温,在新生儿沐浴后半小时进行足底血的采集。(2)方法:由专业人士对新生儿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和管理。采血前需要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本,登记本包括的内容有出生日期、采血人员、联系电话、母亲姓名、新生儿是否使用抗生素及碘剂、分娩方式、出生体重、通讯地址、采血单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床号等。字迹清楚,避免发生可疑情况不能及时联系到家属。新生儿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严重后果发生。采血方法:新生儿沐浴后暴露一足,对其进行按摩,使足跟部温暖充血,对其进行消毒,护理人员使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将新生儿足跟部进行包绕,右手持一次性塑柄无菌三棱采血针进行采血,采用足底定位斜刺法,动作快、稳、准。等血流出,用干棉签拭去第一滴血,再进行采集血液。采集3滴血,在采集时需要注意不能在同一处重复滴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2结果

  本次抽取的1321例新生儿中,成功率达到97%,血片合格率达到98%,有11例(0.83%)新生儿需要复查,2例(0.15%)新生儿发现苯丙酮尿症,2例新生儿均在治疗当中。

  3讨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对某些极为严重的内分泌病以及先天性代谢病进行群体过筛。使患儿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相应器官受到损伤,如因脑,肝,肾等损伤导致患儿生长智力发育受到障碍,甚至死亡。目前新开展的一项检查项目,很多家长对其优点并不明白,家长会因为心疼孩子而拒绝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采血。给新生儿疾病筛查带来困难。护理人员遇到这样的家长,应该向新生儿家长详细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优点,鼓励新生儿家长配合护理人员检查[3]。可以每天由一名护士专门向产妇及家属介绍,保证每位新生儿均能抽血成功。如果新生儿父母明确拒绝参加新生儿筛查检查,需要由新生儿家长签字[4]。护理人员在采血时,需要避免家长在旁边看,避免家长因新生儿的哭闹引起的紧张不安,给抽血人员增加压力,从而影响采血的成功率。护理人员在给新生儿采血时需要注意时间,首先是保证新生儿出生后3天,并进行6次以上的哺乳,然后给予新生儿早上沐浴,在沐浴30分钟后进行采血。选择新生儿沐浴后抽血主要是考虑,新生儿沐浴后能有效的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同时再配合新儿生足底按摩,使新生儿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对提高采血成功和血片合格率有明显作用。护理人员在给予新生儿抽血时,需要注意带好口罩帽子,洗净双手,带无滑石粉的手套,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新生儿发生感染。护理人员需要细心,避免差错发生,避免重复采血增加新生儿痛苦和延误新生儿治疗时间[5]。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酒精给予新生儿消毒后,要等酒精自然风干后,才可以操作,避免影响检测结果。护理人员在采血时需要注意,血滴大小,并且不能在同一个地方重复抽血[6]。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后,由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并做好交接签字,避免血片及检验报告单遗失。通过本研究发现,本次抽取的1321例新生儿中,成功率达到97%,血片合格率达到98%,有11例(0.83%)新生儿需要复查,2例(0.15%)新生儿发现苯丙酮尿症,2例新生儿均在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有效的避免了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减少由于新生儿疾病给新生儿远期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医护理人员在给新生儿抽血前,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成功率、血片合格率。

  参考文献

  [1]郑骆颖,郑俊虎,蔡微微,等.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对新生儿足底采血时疼痛反应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10):1621-1623.

  [2]黄凌雁,方瑜,张伟青,等.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10):882-883.

  [3]陈星红.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7):75-76.

  [4]张淑玲,朱霞.温水浴足法应用于新生儿足底采血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9):80.

  [5]陈贞霞.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不依从原因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8):62-64.

  [6]潘积裕.新生儿足底采血局部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655-656.

  张桂芳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