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少了“智能”行不行?
- 来源:汽车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车,智能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0 13:30
在首次承办国际车展的上海“四叶草”展馆中,以往国内车展媒体日常见的“菜市场环境”大抵消停,让人更有空间亲近同际级车展的氛围,更能细细品读汽车行业的发展浪潮。拜此良好转变所赐,在两天的媒体同期间,我特意放慢了脚步(其实是展馆而积真的很大,不慢走脚很痛),把车厂、零部件展区都看个遍,发觉今年“智能化”这个主题似乎热得都要开锅了,远到未来的自动驾驶,近到日前的车联网、物联网、主动安全、人机交互……;聚焦到车应该成为多么神奇的科技载体,发散到科技业投入以及“工业40”话题,看得我赫然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out了,还存那边踩着离合开着手动挡车,存追求快那5km/h过弯速度之前,连智能于机都关了以免微信消息影响我享受驾驶乐趣。
标题上的问题,回答者的立场从来都壁垒分明,至于什么理由,我想大家在各种舆论平台上看得很多,在此不多加赘述,我只是想在讲我的答案前,用我out的笨脑袋先问两个一直搞不懂的问题。
1、各家都说白己拼命研究让车透过智能化提高安全性,怎么很少听哪家说在底盘、悬挂设计上终于打破瓶颈,让车开起来更安全、更有驾驶乐趣?
2、各家都标榜白家车辆装了一堆传感器、控制器,让车变得更聪明、更功能丰富,怎么越来越少听哪家扪胸脯说自己使用的零部件保证耐用?
而对应以上这两个疑问,在现实市场上发生过,大家也不陌生的情况又有以下两项:
1.别说驾驶乐趣有没有,悬挂断了是哪桩?
2.别说零部件耐不耐用,缺了后防撞钢梁是哪桩?
看过战争片的人都知道,打仗时烧的不是武器、建筑,烧得最多的是钱,假使给一支部队100元上战场,指挥官要合理分配经费给先头部队拓展战线,也要给经费到后勤及留守部队巩固阵地,或许50:50比例吧!但如今这般情况,我的笨脑袋似乎只看到厂家拼命标榜白己拿了70%经费买新式武器在往前冲,但后勤却只剩30%经费逐渐守不住阵地,再说直白一点,就是厂家将越来越多造车经费花在主打高大上,却离一般消费者本该注重的用车需求——简单、可靠、实用、乐趣越来越远。啥原因呢?我说不准,但答案相信您是知道的,因为有什么需求才有什么供给!
回到“车,少了‘智能’行不行?”这个问题,请容我第二次不正面同答它,而是先同忆一段往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的我在一家修车厂打工,每每遇到一位常跑长途的开某口系品牌老车邻居,都得“酸”他一下车买得真好一一那车开了足足30多万公里,发动机、变速箱、电气系统从没出过大毛病,只来我们这坐定期保养、换油,至于换过的耗材有什么我到现在还记得,避震器漏油换新、灯泡不亮换新、蓄电池老化换新、正时链条松动换新、离合器磨损换新,其它小地方例如发电机碳刷磨损,我们帮他拆修换碳刷整流模块;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损坏,我们帮他拆修换电磁离合器(那个时代,许多修车厂可以提供大部汽车零件细拆,更换其中损坏小部件服务的)。妈呀!这个人的钱,真难赚!
基于对这个品牌车的信任,该邻居后来把车过户给亲人,自己买了同品牌更上一级新车,这下我们可乐了!这新车在那家车厂“××式管理”下,更新换代了全新动力总成,许多部件也都有巨大变革,看起来更炫、更先进、更豪华,但结果是车开不到10万公里,这位邻居在过保修期后找我们修车的次数,算算大概可以跟以前那老车开到过户的次数相仿,甚至直到越来越近代,也时不时听到一些关于这个品牌车有后悬挂结构偏软、爆冲等问题。
另外,早期的车没有太多先进、智能设备,做工也不精致、奢华,例如我曾开过Maserati的老车Biturbo,那车没有一点驾驶技术来伺候,你很容易就能把它开到后轮跑到前头,而那底盘、悬挂的反应,也是能给驾驶人一些仿佛紧身衣“贴肉”的快感。而今的Maserati,靠着一堆电子稳定系统出手帮忙,只要驾驶人别太“白目”把车当飞机开,几乎都能开得很溜!
让大家都能享受驾驶乐趣,这是好事!但如果哪天电子稳定系统忽然失灵,一般驾驶人会不会被“宠坏”,能不能保有危机应变能力?
所以,我的答案是:车,要智能化当然好,但前提请先保证车的基础功底完善,智能化部件耐用不坏;不然,我宁可你构造简单、传统机械,至少我能掌握得来,我能轻松保修,留着命、留着钱,比计较少没少“智能”实际多多!
文/涂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