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成资本市场新“风口”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 关键字:智能汽车,乐视,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06-18 15:00

  5月20日,乐视正式宣布已经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内容上进行一系列合作,其中包括双方在智能汽车领域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这则消息的公布,对于本就十分火热、俨然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新“风口”的智能汽车板块,更是起到“加油”的效果。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分别为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3%和6.9%,产销增速均低于2013年14.76%和13.87%的水平。在此趋势下,传统车企需要采取手段刺激国内汽车市场消费,新兴的智能汽车则将成为刺激汽车市场的最佳手段。

  今年3月份,李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近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又指出,电动汽车是互联网和汽车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传统汽车企业正和互联网企业加深合作,属于“互联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伴随着该行动计划的逐步落地,传统汽车行业的新合作者名单越拉越长,互联网企业对于传统汽车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成为资本市场日益关注的新焦点,传统汽车企业以及众多智能汽车相关板块也成为股市上升的新推手。

  智能化布局

  3月中旬,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推进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双方合作的首款互联网汽车将于2016年上市。这次合作正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后的第一次具体落实。

  上汽集团表示,互联网必将成为汽车的一个基本属性,帮助用户在拥有汽车和享受出行服务时解决“痛点”,未来的汽车将加速走向互联网汽车。而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则称,互联网汽车在改善人与车交流方式的同时,将会向车与车、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的交流方向迈进,人、车、路和基础设施的四维交互将成为趋势。

  同期,腾讯与富士康、和谐汽车也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三方组成联合工作团队,配合腾讯互联网开放平台和富士康在高科技移动终端、智能电动车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打造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互联网+”智能电动车。

  此外,最早传出启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的百度也宣布已完成相关研发,将在年内推出最终产品。在2015年上海车展上,博泰更是已经展出了首部智能汽车Project N,号称在超级智能终端上70%的技术皆已实现。

  这一系列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消息的发布和相关产品的推出,使得智能汽车在资本市场广受追捧。

  今年4月份,中国汽车销售199万辆,同比下降0.5%,出现单月“负增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由于部分城市限购以及投资增加影响了部分城市消费者的购车愿望,而导致销量单月同比下滑。

  但资本市场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刚刚更换集团掌门人的东风汽车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东风汽车、东风科技本周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5月10日,金固股份和苏州智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前者入股后者20%股权。

  资本市场新宠

  智能汽车概念成为资本市场新“风口”,一定程度上引燃了资本方对产业链上游相关零配件企业的热捧。在政府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锂电池、钕铁硼、电机电控以及汽车电子、物联网和智能驾驶等配套产业链获得非常大的扩容机遇。

  车联网是汽车电子市场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其中车载触摸屏是其最核心的载体。在业内人士看来,车载触摸屏将推动汽车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最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车载触摸屏将复制智能手机触摸屏的成长模式实现快速成长,预计全球车载触摸屏潜在市场空间达到400-800亿。

  5月21日,得润电子与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展现在股市上即是首日高位收阳。公司从家电连接器起步,之前一直专注于线束和连接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之后逐渐向PC、汽车、LED 等周边领域延伸。产品种类多、覆盖范围广,各业务布局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支撑。

  2011年,得润电子公司开始大举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目前汽车行业的营业收入占比已经超过10%。面对汽车电子和车联网庞大的市场规模,未来公司将通过外延式的并购和内生式增长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业务比重,收入占比有望超过50%,成为公司占比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事业部,汽车相关的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最核心的业务。

  目前,公司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产品端和客户端的布局更加多元化。公司的汽车类产品已经覆盖汽车电子、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同时能够借助平台更快地进入全球主流的汽车电子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市场。

  虽然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化普及还遥遥无期,但其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具有非常光明的前景,目前相关公司基本都处于飞速普及期,国内上市企业并购此类业务的热潮也将不断涌现。

  王伟|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