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
去年是中国品牌汽车发展备受煎熬的一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12个月出现下滑,全年市场占有率下滑2.14个百分点,社会普遍对中国品牌汽车发展的前景信心不足。日前,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站在全球的视角观察,中国品牌汽车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应该对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品质接近国际品牌
目前中国品牌汽车销量规模在世界各国品牌中处在靠前位置。2014年,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已经达到1107万辆。根据汽车品牌的国别统计,目前世界上超过千万量级的国家只有四个,其中,日本品牌汽车2402万辆,美国品牌汽车1487万辆,德国品牌汽车1186万辆,中国处在第四位。中国品牌汽车与德国品牌汽车的销量只差不到80万辆,可以说是“坐四望三”。
应该看到,中国是在短时期内取得这样成绩的。新世纪之初,中国品牌乘用车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已经发展到700万辆的规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品牌乘用车将快速跨越千万辆级台阶,推动中国品牌汽车的世界排名进一步靠前。
中国品牌汽车已经形成的独特优势,必将推动自身加快发展。虽然目前中国品牌汽车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总体上大而不强,特别是与跨国汽车强企相比,在品牌、研发和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国品牌汽车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比如高性价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品牌企业没有被打垮,主要依靠的就是高性价比。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根据J.D.Power 2014年发布的有关报告显示,中国品牌汽车的质量、服务等各项指标,正在不断接近国际品牌,相信达到国际品牌先进水平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谋划“走出去” 避免窝里斗
在推动中国品牌汽车发展的进程中,只有置身于全球化的版图之中,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和推动中国品牌发展,中国品牌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当前,国家做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部署,汽车产业作为制造装备业的核心产业,不能被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而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汽车产业应该“走出去”,进而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没有汽车产业“走出去”,中国装备就不可能真正“走出去”。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拉动着上下游150多个产业的发展。而目前国家重点推动“走出去”的高铁、核电、建材等产业,大多带有单件生产、批量小的特点,其规模性、关联性和拉动性,都无法与汽车产业相比。
然而,目前由于各个层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家战略层面还没有把中国汽车品牌纳入“走出去”战略。
实际上,中国的汽车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具备了这种竞争能力。希望国家在战略上能把汽车产业通过产能合作的形式,把中国品牌汽车“走出去”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以此推动中国品牌从大到强。
作为汽车企业应该坚持战略经营,战略性地把国际视野作为自己的视野,紧跟国家战略,抓住“一路一带”的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中国的汽车产业推广出去。
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之下,中国品牌汽车企业要积极探索海外发展的新模式,从战略上形成系统、长远的规划,不能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加快推动中国汽车产品国际化,由贸易型、机遇型向战略型转变。
同时,中国品牌汽车企业要在国家的统筹协调下,加强行业自律,增强中国品牌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有序竞争,避免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盲目扎堆,维护国家利益和中国品牌汽车的国际形象。
全社会要为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目前,很多人习惯看到中国品牌的负面的形象,这种自我矮化的舆论倾向是中国自主品牌受到的最大压力。在一、二线城市,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基本上卖不出去,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真实情况。
为了中国品牌的健康快速成长,希望全社会能够进一步体谅中国品牌汽车发展的处境,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我们更希望有社会影响力的精英人士能够身体力行,带头使用、宣传、推广中国品牌汽车,共同推动中国品牌汽车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视野落足自主发展
中国品牌汽车是在一穷二白的严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适应能力。中国品牌乘用车是在中国加入WTO、国内市场全面开放的全面竞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与跨国汽车强企同台竞技、与狼共舞,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一步一个脚印,以顽强的适应能力,打开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在逆境中成长,在风雨中长大,锤炼了中国品牌汽车企业顽强坚韧、自强不息的品格。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未来也一定能战胜各种挑战,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对于东风汽车公司而言,首先,东风汽车要采取差异化竞争的产品结构。今年一季度,东风汽车品牌之所以快速发展,与实施了差异化的战略有关。
其次,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事业发展,是东风发展中国汽车品牌的鲜明特征。近年来,东风汽车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努力在开放合作中发展自主。2013年,东风与沃尔沃建立全球商用车战略联盟,在合资公司里,东风具有主导权。去年,我们和标致雪铁龙集团建立了全球战略联盟。
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国际化视野,推动东风品牌汽车发展。在战略上,坚持在开放中发展自主,把自主发展作为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关起门来搞自主;在战术上,充分利用合资经验,活用资源,同时进一步探索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的模式,坚定不移地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
东风汽车发展自主事业,不是喊口号,一定要从经济的角度出发,用最少的投入,最高的效益来谋划东风汽车自主事业的发展,共同把中国的自主品牌做大做强。
本报记者 于小龙 翟玉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