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教你安装充电桩(电力公司篇)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 关键字:特斯拉,充电桩,电动汽车
  • 发布时间:2015-06-18 15:02

  理论上只要有个固定的停车场所,就可以安装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但事实却并没有这么简单。一部家用充电桩的安装至少需要经过物业公司、电力公司、实际安装三个环节。

  在上期文章中,特斯拉中国公共政策与充电基础设施总监高翔已经为读者就如何说服物业公司所涉及的法律政策、办事流程和公关技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面向电力公司进行电力报装。

  为什么需要电力报装

  也许,消费者认为安装充电桩就如给手机充电一样简单,实际情况却截然不同。

  手机的充电功率只有几瓦,几乎只有电动汽车充电功率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所以根本就不会对电网产生影响,更不需要惊动电力部门进行申报。

  以特斯拉Model S P85型电动汽车为例,其家庭充电桩的充电功率达到十几千瓦,几乎等同于十几台家用空调同时工作的功率。同时,其使用的380伏电压和32安培的电流也超过了一般居民用电的标准。

  为了保证居民用电安全,电力公司都不可能冒着因为给车主的电动汽车充电而出现电量超负荷,甚至线路瘫痪的风险。国家规定,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需要向当地电力公司进行申请,待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安装。

  电力报装的典型问题

  流程不清

  充电桩的电力报装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电力公司来讲,都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问题。

  国内电力公司更习惯于为政府或集中的商业项目服务,而很少针对个人用电而承担额外的琐碎工作。

  对于安装家庭式充电桩,尽管中央政府和国家电网总公司、南方电网总公司都制定了优惠和相关扶助政策。但是,具体到各地区基层电力公司,还没有统一制定可供执行的细则文件。

  电力公司既缺少充电桩电力报装的执行流程,又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

  高翔告诉记者,特斯拉在开展充电桩安装业务之初,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中国各城市的电力公司都还没有出台特别清晰的报装流程。

  特斯拉首先与北京市电力公司和上海市电力局分别进行了沟通,随后两地才逐步建立起较清晰的报装流程和政策。

  又例如,厦门、沈阳、重庆、成都等大城市目前很多充电桩的报批政策都还没有正式发布。

  当消费者通过媒体看到国家支持充电桩建设的各类政策新闻,找到当地电力公司申请报装充电桩的时候,通常会听到一套公式化的说辞,如:“对不起,我们没有这项业务”、“还没有接到相关文件”、“具体需要请示上级部门,请耐心等待”等。

  对此,目前的解决方法只能是,一方面通过宏观层面的呼吁以及与各地方政府的沟通,力争尽快出台相关细则。另一方面,就消费者而言,需承担前期客户成本。在企业的帮助下,通过个案的探索,帮助基层政府和电力公司建立可效仿的案例,形成示范流程,最终促进政策细则的出台。

  从目前特斯拉遇到的情况来看,电力报装问题虽然不小,但也并不是一个大的障碍。在特斯拉工作人员的沟通下,大多数城市和电力公司还是有意愿去尝试,并出台临时的管理政策和办法。

  报装时间过长

  第二个问题是电力公司对于充电桩报装的审批时间过长。

  特斯拉方面,由于电力公司报批手续比较繁杂,家庭充电桩的平均报装需要1—2个月的时间。

  报装时间过长主要是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充电桩报装而设立的审批流程,而是依旧参照原先的商业集中用电、公共设施用电的审批流程进行。对于环境、安全、电量配额等的审批不仅手续繁琐,而且耗时还很长。

  对于电力公司而言,相较于商业集中用电和公共设施用电的审批时间,家用充电桩报装审批速度已经很快了。在电力公司的每个审批环节中,消费者几乎都会被相关工作人员告知“只需两三天时间”。但多个环节等候时间累积,再加上各环节之间的延误时间,时间就很长了。

  对此,消费者也无需悲观。因为各地政府已经在加强各自的服务,使整个审批流程变得越来越流畅,审批时间也在逐渐缩短。以特斯拉为例,最初的整个报批时间需要三至四个月,之后缩短至两三个月,最后到现在的平均一到两个月左右,甚至最短的报装审批时间仅为半个月。

  当然,决定报装时间长短的因素并不是由电力公司一方所决定,物业公司的配合在整个报装环节中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在充电桩电力报装过程中,物业公司的许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走线、配电箱选址等工作的进行都需要物业公司的配合。

  如果消费者安装充电桩得不到所在物业公司的配合,很多报装工作将会被拖拉。即使是电力公司方面的审批只需7个工作日,但整个时间也有可能会拖拉一个月甚至两个月。

  费用和申请主体不太明确

  最后一个问题是相关报装的费用和申请主体的要求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如在广州,充电桩报装明确规定是不收费的,而有的城市报装则要收一定的费用。其中,收费标准基本由电力公司自行决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参考价格或公开标准。

  另外,报装申请主体不明确。在北京,消费者需委托专业第三方才能进行家庭充电桩的申报,而业主本人去报装,电力公司不予受理;在上海和杭州,必须要求业主本人亲自到场才能进行申报,不允许通过服务商或第三方代替业主办理申报;在广州,每个区和每个区的报装政策都不一样,甚至只有非常熟悉这个城市的当地专业人士才能把事情讲清楚。

  因此,在目前政策混乱的情况下,消费者在申请家用充电桩安装前,应先向当地电力公司进行咨询,或是联系相关的专业服务人员。

  整体来说,目前各地对于充电桩报装的流程和审核要件(需要的手续和证明)尚处于摸索阶段,还需要消费者的宽容和理解。

  本报记者 于小龙|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