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那只蝴蝶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深圳 蝴蝶
  • 发布时间:2010-08-13 09:19
  今年是深圳服装交易会创展十年,纵览服装业界展会:北有北京CHIC博览会,南有深圳服交会,双雄并立,已成共识。原本以为有些庆祝纪念性的活动,或各方面聚在一起研讨其成功所在,或把十年一路走来的人物故事晒晒,真是件有意义的乐事。本届组委会仅淡淡的提了一下,难免让那些热心的媒体们感觉意犹未尽少了点什么。

  深圳服交会十年,作为媒体人我看了十年,报道了十年。久之在深圳交了许多企业家朋友,也更多的了解了深圳服装业带头人沈永芳。天下大事许多是逼出来的。八十年代末,深圳服装业起于青萍,却干柴烈火一般。秘书长沈永芳组织深圳展团参加北京CHIC,是全国各地规模最大的,足足包了一个馆。有一年我在深圳采访,席间因CHIC展位问题企业发生争议,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亲自专程赶到深圳协调解决。企业的爆炸式需求与展会格局的矛盾激烈交错,深圳怎么办?沈永芳为发展协会南来北往奔波中,沉重的困惑和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当时,与沈永芳同时代的各地有名的女协会领导们,如北京的张培华、上海的徐秀清、广东的汤敏仪、黑龙江的王丽梅等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挑战。沈永芳有一种敢想敢为的气质,骨子里就要干成一件大事。有一次,在深圳老展馆接受《服装时报》采访,谈到深圳品牌发展时,沈永芳把心底深处的想法第一次透露媒体:创办深圳服交会。那次采访对话遂成服交会思想的发端。

  常说,机遇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在我看来,机遇不是耐心等待,不是潜心修炼,更不是靠什么人恩赐,机遇更多的是勇者的创造。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创造和把握机遇。我在中国纺织报曾经做过一个调研统计,全国服装纺织展会最多时达到130余个。难能可贵的是沈永芳不仅创造了深圳服交会,而且将难逢的机遇牢牢地攥在手里。

  她像一位造诣精深的大设计师一样将深圳服交会的会徽或者叫LOGO上,设计了一只展翅的蝴蝶,意喻蜕变后花季里的美丽飞翔。十年蝶变,这只美妙的蝴蝶放飞了沈永芳的人生梦想。

  有人说,沈永芳是幸运的,深圳移民文化城市的土壤养育了芬芳烂漫的女装品牌群体和服装协会;深圳无限包容性的舞台成就了她年年花季的蝴蝶事业。沈永芳从江苏初到深圳时,还是一位胸怀抱负的漂亮女青年。十年展会,十年蝶变,沈永芳把深圳服交会做到了极致,这是她人生中最灿烂的十年。一个人三十至五十岁中的二十年是黄金岁月,是成熟迈向成功的岁月。九十年代初,我在《服装时报》作总编时,与沈永芳合作,首次在交易会中创办了《中国南北女装对话》大型论坛、《中国衡韵杯女装大赛》,将论坛和设计大赛纳入交易会,成为核心文化活动。由此,沈永芳将交易会提升为品牌展示立体文化活动。那时人们亲切地叫她沈小姐;岁月如歌,现在大家都尊敬的称她为沈大姐,或沈秘书长。常人看来,取得今日的辉煌与荣耀无疑是欢悦的,然而背后的辛劳甘苦惟有沈永芳自知,那是用十年青春年华坚持拼搏换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幸运,惟有超乎常人的生命付出。

  没有十年深圳服交会,何谈星光灿烂的女装品牌群体;没有深圳女装力挺,也不可能托起中国最大的女装展。在沈永芳心里,深圳服交会是那只追逐时尚翩跹飞舞的蝴蝶,是那片属于她和深圳服装品牌的花季,是那个她值得付出十年绚丽年华的事业。原纺织部老部长王曾敬多次参加深圳服交会,感慨道:沈永芳不容易,不简单,不得了。这个中肯的评价包含了沈永芳十年里的许多许多……

  沈永芳告诉我,十年来服装女老板成了她无话不谈的朋友,她们经历坎坷几乎都有教人落泪的感人故事,是一群受过伤的蝴蝶。沈永芳恰似那故事中的故事。词曲泰斗乔羽的《思念》,毛阿敏曾唱遍大江南北:“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如今,乔老爷哪里知道,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飞进了一群色彩斑斓的美丽蝴蝶,带来了十年芬芳花季事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