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挖一些没有用的空洞,如果鬼子抓住老百姓毒打摧残,就让老百姓承认那些空洞,免得蒙受损失和牺牲。
抗日战争后期,华北平原军民普遍开展了地道战。日军为了控制华北地区,在平原上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和星罗棋布的炮楼。抗日军民在平原地区既无险可依,行动也很容易被敌人发现。为了生存和坚持抗日,群众发明了地道战。在挖地道的过程中,根据敌我斗争的形势和战术的需要,各地干部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智慧,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地道体系。不仅有效地保存自己,还要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在这些方面,各村都有不少高招。
首先,为了防止敌人破坏地道,一定要提高地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单线单层的地道一旦被鬼子发现,就要往地道里灌水放毒。民兵们把地道变成三层,每层之间的洞口暂不挖通。当敌人发现第一层地道时,他们就迅速挖开通向下一层的地道口。人过去后再用土堵上。敌人放烟,烟又从通气孔中散出去。敌人灌水,水又顺着一层地道流回井里。
地道里边又设下暗道机关。在靠近洞口的地方挖个陷阱,陷阱上有翻板。我们的人可以安全往来。敌人下了地道,就把翻板下的横梁撤掉。敌人踩上去,就一头栽进陷阱。在地道转弯处再挖上一个暗洞,敌人过来时,躲在暗洞的民兵用扎枪和刺刀就能结果其性命。
地道的出入口要充分利用地形和有利条件,务求隐蔽。猪圈里、牛棚里、井里、灶台下,都可以挖洞口。出口最好在村外野地里,留下一层土不要挖开,到紧急时再挖开突围。地道的通风口不能太大,用草、苇铺盖起来,防止故人发现和雨季漏水。通风口不要和烟囱相联。如果敌人在上边烧火做饭,就会造成地道缺氧。
为了防止敌人发现地道和内部泄密,还要挖些秘洞。到形势紧急时,这是保全自己的最后办法。还要挖一些没有用的空洞,如果鬼子抓住老百姓毒打摧残,就让老百姓承认那些空洞,免得蒙受损失和牺牲。
为了有效地使用地道消灭敌人,民兵发明了“三通”战术——从低空、地面、地道三层打击敌人。所谓“低空”,就是家家户户平房顶上都有梯子相连。敌人到了村口或进了街,就在房顶上开火。如果敌人还击,就迅速转移到别的房顶,撤去梯子。敌人即使上了房,也很难追赶。民兵再找隐蔽地方继续打,开展巷战。
如果敌人进了村子,挨户搜查,民兵就在地面打击敌人。一旦对方三三两两进了院子,民兵就用“掀门帘”战术,敌人一进门,就从门后给他一刀。或是在门后挂个地雷,敌人一踹门就炸。
地下就是进地道打。鬼子进了洞就是瞎子,只静慢慢摸索前进。地道宽窄只能容下一个人,敌人再多也使不上劲,且一进洞就是有去无回。
有了完备的地道,民兵们反扫荡和打游击战的劲头更足了。
河北省高阳县与蠡县交界的地方有个八果庄,村里修好地道后,民兵便主动出击。敌人白天在村北修炮搂,八果庄民兵半夜就去把炮楼拆掉,连砖头木料都搬走了。敌人恼羞成怒前来扫荡。民兵们先在村口的房顶上埋伏好两个游击小组,路上和村庄周围埋上地雷,老幼妇女都进地道隐蔽。敌人知道村子里没多少兵力,大摇大摆冲进村来。民兵伏在房上不动,等敌人前哨过去,大队到来时,就拉响了地雷。几个连环雷一齐爆炸。敌人死伤十几名。惊慌的敌人在烟雾中高叫“小心地雷”时,民兵又从旁上往下扔手榴弹。鬼子伪军连滚带爬逃出村口,整理队伍准备再冲时,民兵早已钻进地道,无影无踪了。
冀中人民依靠地道战,度过了“五一”大扫荡后的最艰苦阶段。1943年,冀中军区主力部队从太行山返回平原。依靠地道,部队办起了兵工厂、医院。地道医院里有可以抬着伤员行走的干道,有开辟成房间的手术室和病房,还有防水、防毒、防烟设备和紧急疏散的线路。地道里还办起了仓库、电台、报社。地道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坚强巩固的抗日长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