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背景下农合机构:机遇和挑战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农村综合改革,农信社,农村金融
  • 发布时间:2015-08-14 11:55

  ——以佛冈农信社“农村金融便利店”为视角

  2014年11月,广东清远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清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清远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提出通过探索和创新“三种模式”,深入推进“三个重心”下移,稳步开展“三个整合”工作。其中整合“农村土地、涉农资金、涉农服务平台”,发展集体经济,对于破解“三农”难题,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农合机构作为与农村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抓住农村综合改革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使现代金融服务更多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本文将结合当地农村实际,重点探讨佛冈农信社以“农村金融便利店”为载体,积极支持地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深耕农村金融市场的具体做法。

  机遇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信用社要牢牢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清远市政府下发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引是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探索和创新“三种模式”,深入推进“三个重心”下移,稳步开展“三个整合”的工作要求,提出具体做好11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建立和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和规范村级党组织设置、完善和规范村民理事会、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综合服务站、整合涉农服务平台、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稳妥开展村民委员会范围调整准备工作、建立政府工作入村准入机制、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等。此外,《指引》还提出,每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则上只能选择一家金融机构开立一个账户,将集体资产和财务统一转记入集体经济组织名下,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经营、管理和分配使用。通过对《指引》的解读,不难看出建立和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综合服务站、整合涉农服务平台、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等6个方面的工作都直接或者间接与农村经济金融有关。而农合机构作为与农村经济联系最密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综合改革中有着持续、广阔的业务空间和前景。

  截至2014年底,佛冈县农村集体的资金总额约为1.1亿元。而同期佛冈农信社的各项存款余额为40.9亿元。据测算,如果佛冈农信社能将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争取过来,那么存款至少增长2.69%。进一步考虑到农村综合改革给农村集体经济注入持续增长的动力,佛冈农信社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将是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激烈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挑战

  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清远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涉及资源融合、生产融合、渠道融合、组织和管理融合等系统工程,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引起了众多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农村综合改革在给当地农合机构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竞争和挑战: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正由“农信一枝独秀”向多类机构并存发展转变。以佛冈县为例,现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6家,除了佛冈农信社,还有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邮储银行。在参与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各金融机构以及电商企业以物理网点或“互联网+”信息科技的方式,创新金融服务,积极抢滩农村金融市场。可以预见,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目前各金融机构以及电商企业参与农村综合改革的金融业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新设实体网点模式。主体为国有大型银行,通过在重点乡镇设立实体营业网点的方式,快速与当地的农村市场融为一体,以提高对乡镇地区的影响力。如工行在撤并城区的营业网点的同时,在佛冈工业重镇--汤塘镇设立营业网点,导致该乡镇银行机构增至4家(农信、邮储、农行、工行),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设立自助银行模式。主体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城区及重点乡镇以外的区域,通过设置包括CRS存取款一体机、BST转账汇款机、自助发卡机等专用设备的形式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准备把自助银行打造成具备发卡、存取款、转账汇款等多功能的电子网点。

  设立电商服务站模式。主体为电商企业,通过建立村级服务站的方式,对农民的生产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等原始数据分析,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为农民、农村经济组织提供存款、贷款、结算、担保等金融服务,成为迷你型的“小银行”。如电商企业阿里巴巴通过千县万村计划,用3~5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目前已在佛冈县设立了35个村级服务站,未来可能会成为农信社的最大竞争对手。

  助农取款服务模式。由中国人民银行主推,主体是银行业务金融机构,通过POS机向偏远农户提供一定数额的取款及查询服务,满足其对日常基本金融服的需求。目前,佛冈县总共有助农取款服务点125个,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使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得到进一步延伸。

  与政府合作模式。主要为其他金融机构,通过抢先介入地方政府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工作,与地方政府签订排他性协议,取得“三资”管理平台接入权限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银行账户开立资格,直接争抢农村各类资金,对农信社业务产生的影响最大。

  佛冈农信社的“农村金融便利店”

  佛冈县位于广东省中部,是广东清远市下辖的山区县。佛冈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一直以扎根本土、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截至2014年底,各项存款为40.9亿元,约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40.43%;各项贷款余额为28.7亿元,约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51.19%;拥有网点数量19个,已覆盖到镇一级的金融市场,约占全县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51.35%;纳税5600万元,是当地企业纳税十大户之一。2015年初,佛冈县政府根据清远政府下发的指引要求,深入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佛冈农信社抓住机遇,依托现有的营业网点、自助设备和村办公场所为基础单位,创新地推出以“农村金融便利店”为载体的新型业务模式,整合、优化现有农村金融服务资源,实现农信社与农户、农村集体组织的深度融合。

  “农村金融便利店”是指通过金融信息科技,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将各个农村金融服务项目进行整合,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优化、提升,从而形成的便民金融服务新渠道。它的主要作用包括:推动电子化渠道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促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提高服务普惠度;接入地方政府的“三资”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农村财务收入会计台账录入电子自动化和及时性,杜绝农村财务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在金融便利店内设立咨询渠道和载体,听取周边村民意见和建议,开展金融服务社会监督;与地方政府主导设立的农村信用合作部进行定向合作,互利共赢;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加强反假、防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以金融便利店为依托建立农产品小型化垂直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农村消费商家联盟,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大体系。总体功能如图1所示。

  经与佛冈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沟通,佛冈农信社“农村金融便利店”的做法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了佛冈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规划中。目前,“农村金融便利店”已在多个行政村“开张”试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佛冈农信社拟用两年的时间,在全县90个村(居)委会或经济联合社发起设立,实现全面覆盖。“农村金融便利店”对接农村综合改革,要切实取得效果,离不开政府支持,更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并积极挖掘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首先要借力。在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中,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离村民小组经济权和建立“三资”管理平台等工作,由于涉及银行账户的开立和涉农资金整合、使用问题,将对农合机构的业务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佛冈农信社通过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及政府的沟通联系,成功争取到全县1902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对公账户在农信社开立,并通过列席参加县委书记办公会、联合纪委搭建“村廉通”村级组织财务监管平台等形式主动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借助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共资源的力量推动“农村金融便利店”建立工作,及时将全县涉农财政资金、农村集体资金纳入农信系统内运转,为对接农村综合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是整合。在建立“农村金融便利店”之前,佛冈农信社在村一级建立了金融服务站、“村村通”工程、助农取款点、反假反诈骗宣传点等服务机构,就像一个大杂院,每家每户开小灶,各买各的菜,各做各的餐,没有形成竞争合力,服务优势也没有得到体现。通过在全县90个村(居)委会或经济联合社发起设立“农村金融便利店”,佛冈农信社不但整合了包含助农取款、转账、查询、金融知识宣传等功能在内常规金融服务,还通过建立涉农贷款推广渠道、金融服务社会监督平台和农产品小型垂直电商服务站,搭载地方纪委的“村廉通”农村财务管理体系,真正把每家每户的小灶改成大厨房,有效完善了农信社的服务渠道,为村一级搭建便捷、高体验的立体综合性服务平台,使农村金融服务的重心进一步下沉基层。

  关键要打通。建立“农村金融便利店”并不光弄点“吃的”,关键是要通过“农村金融便利店”充分发挥对农信社的业务及服务推广渠道作用,在农村及农业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都注入金融元素,使金融服务及资源惠及更多农业生产组织、农业生产者。特别是通过“农村金融便利店”,实现“政银保”等相关贷款产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合作社、农业公司的融资需求进行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农信社的金融资源优势、现代农业公司的科技引领作用、经济合作社的土地资源碎片化整合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色产业带动能力,构建起包括“农合机构+经济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公司+农户”的完整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带领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重点是提升。“农村金融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将通过引入“互联网+ “的模式,一方面通过建立农产品小型化垂直电子商务平台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撮合服务以及支付结算、资金托管、担保融资的金融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商家联盟“平台(目前有150多户本土优质商家加入了佛冈农信社的”商家联盟“),利用短信、微信等信息手段精准推送商家的农资采购、家居装修、本地消费、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加强农信社的平台聚合功能,进一步促进农信社业务与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深度融合。同时,这个平台还将实现与广东农信数据大集中系统对接,专门提供包括农产品销售,消费信息、惠农政策宣传等服务,使”农村金融便利店“真正成为农村的经济活动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产品交易中心,积极打造”农村互联网金融“大体系。

  总之,农村综合改革对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农合机构是一次重大机遇。农合机构只要充分发挥与地方政府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有效用自身点多面广、长期支持”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人缘、地缘优势,对现有的资源、服务、品牌进行整合,努力打造具有农信特色的金融商务一体化平台,就能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中占领先机,进一步增强深耕农村金融的能力,实现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麦瑞勇

  (作者系广东佛冈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